今日寒露,有空没空,记得:1不露、2不吃、3不去、4要做

大麦看文化 2024-10-09 03:08:46

在阅读之前,温馨提醒您,本文仅供参考娱乐,不可迷信!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的时刻而定。在中国传统的农历中,寒露标志着天气转凉,露水凝结成霜的开始,意味着秋季的结束和冬季的临近。

“寒露”这一名称来源于自然现象与古人对季节变化的认知。在中国古代,人们根据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划分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寒露”的字面意思是指寒冷的露水,它反映了这个时期气温下降,早晚的露水会变得更加明显且带有寒意。

寒露作为秋天的一个重要节气,对于农民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农作物收获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提醒人们注意保暖,防止秋凉引发疾病。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这句流传千年的民间谚语,随着秋风的渐起,又一次在耳边回响。寒露,作为深秋的节气,不仅预示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的过渡,更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智慧与民俗传统。

10月8日寒露,在这个被金色落叶铺满的小径上,让我们一同探寻寒露时节的独特魅力,以及那些代代相传的生活智慧。

一、寒露至,1不露:脚不露,寒从脚下起

寒露至,秋意浓,气温骤降,早晚温差如过山车般起伏,让人不禁想起那句深入人心的民间俗语:“寒露洗脚,胜吃补药”。这句话虽简短,却蕴含着深厚的养生智慧,提醒我们在这一时节应特别关注脚部的保暖与健康。

古人对于寒露时节的养生之道,有着独到的见解。

《本草纲目》中记载:“足,人之根也,寒从脚下起,病由足生。”这句话明确指出,脚部作为人体的根基,一旦受寒,便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在寒露时节,保护脚部免受寒气侵袭,成为了养生的重中之重。

晚上睡前用热水泡脚,这一看似简单的养生方法,实则蕴含着大学问。

热水不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感到温暖舒适,还能有效驱除一天的疲惫,让人在睡前享受到片刻的宁静与放松。这一养生小妙招,既经济又实用,是秋季养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家中,我们更应注重脚部的保暖工作。即使室内温暖如春,也应穿着袜子,以防“寒从脚下生”。尤其是对于体质偏寒者而言,脚部保暖更是重中之重。一双柔软舒适的袜子,不仅能为脚部提供温暖的保护,还能让人在行走间感受到满满的舒适与安心。

说起脚部保暖,不得不提历史上那些注重养生的名人。如清代名将曾国藩,他不论行军打仗多么繁忙,每天都不忘用热水泡脚。这一习惯不仅让他保持了良好的身体状态,还成为了他养生益寿的重要法宝。曾国藩的泡脚养生之道,至今仍被后人传颂和效仿。

在寒露时节,我们除了注重脚部保暖外,还应结合现代文化气息,将养生之道融入日常生活。比如,在泡脚时加入一些中药材,如艾叶、红花等,既能增强泡脚的效果,又能让养生变得更加有趣和多样。

还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脚部按摩技巧,通过按摩脚部穴位来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健康。

二、饮食调,2不吃:生冷不吃,辛辣不过量

在探索健康生活的奥秘时,我们不妨回望古代,从《黄帝内经》这部千年智慧宝典中汲取灵感。这部古籍,犹如一位穿越时空的智者,向我们娓娓道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其精髓,在于饮食调和,顺应四时,方能固本培元。

秋季,天干物燥,饮食之道,在于温润平和。

正如《黄帝内经·素问》所言:“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寒露已至,秋风瑟瑟,生冷之物,如冰淇淋、生冷海鲜,虽一时之快,却易伤脾胃,寒气内侵,影响机体之阴阳平衡,实乃大忌。此时,应效仿古人智慧,远离生冷,以免寒气阻滞,影响健康根基。

辛辣之物,虽能驱寒暖身,然过犹不及。

《黄帝内经》提倡“热无灼灼,寒无沧沧”,意在告诫我们,饮食需适中,不可偏激。辛辣过量,易扰动体内之火,致咽干咳嗽,甚则伤及肺气,违背秋季收养之道。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常借辛辣以解压,却不知适时适量,反受其害。故应如古人般,懂得节制,让饮食成为滋养身心的良药,而非负担。

在此,我们不妨借鉴历史上几位名人的饮食哲学,为现代生活增添一抹古典韵味。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强调“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倡导根据季节变换调整饮食,秋季尤重润燥养肺。又如宋代文人苏东坡,虽仕途坎坷,却以豁达之心,创制诸多养生食谱,如东坡肉,肥而不腻,温润滋补,恰合秋季饮食之需,展现了其在逆境中仍追求生活品质与健康的智慧。

梨之清甜,柿子之甘润,皆是自然赋予秋季的恩赐,既能润燥生津,又富含营养,助我们安然度过这金秋时节。

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同时,不妨放慢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让每一口食物都成为滋养身心的源泉,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绽放新的光彩。

三、出行慎,3不去:人多不去,湿地不去,夜风不去

古人云:“行谨则能立,言谨则能崇德。”这句话告诫我们,在行动上要谨慎,方能立足;在言语上要谨慎,方能彰显德行。

人多不去

“众人拾柴火焰高”,但人多之处,亦是病菌传播之温床。正如《黄帝内经》所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在流感季节,人群密集之地如同“虚邪”汇聚之所,应尽量避免。

历史上,苏东坡亦曾有感而发:“人间有味是清欢”,意在强调简朴生活中的真正乐趣,避开喧嚣,方能享受内心的宁静与健康。俗语云:“人多病多,人少安乐。”在疾病易发的季节,选择人少、空气清新的地方活动,不失为明智之举。

湿地不去

湿地,虽为自然之肺,却也易聚寒湿之气。《本草纲目》中提到:“湿地伤人,多生痹病。”长期处于湿冷环境中,易使湿气侵入体内,导致关节疼痛、身体困重。

相传,古代名医华佗曾告诫村民,雨后湿地行走,需穿厚袜以防湿气入侵,此即为“华佗教诲,湿地慎行”。

民间有谚语:“湿地坐久,病从脚入。”因此,在寒露之后,尤其是雨后初晴,应避免长时间停留在湿地,以免湿气缠身,影响健康。

夜风不去

夜幕降临,寒风渐起,古人有云:“夜风伤人,不可不慎。”夜晚外出,易受风寒侵袭,特别是对于体弱多病者,更需格外小心。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生命之脆弱,如同草原上的草木,经不起夜风的连续吹拂。俗语说:“夜风如刀,伤人无形。”故而在寒凉的夜晚,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长时间暴露在冷风中,以免遭受风寒之苦。

古语云:“顺应天时,方能养生。”在自然的节奏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方为真正的智慧与健康之道。

四、养生道,4要做:润燥养肺,添衣保暖,喝粥养胃,登高望远

《伤寒论》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言道出了秋季养生的核心——润燥养肺,顺应自然。

润燥养肺,菊花银耳润心田

秋季干燥,空气仿佛能抽走人体内的每一丝水分,此时,养肺便成了养生的首要任务。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肺部易受环境污染和情绪波动的双重夹击。

不妨效仿古人智慧,饮用菊花茶,其性微寒,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润肺去燥;或是品尝一碗银耳羹,银耳性平味甘,滋阴润肺,补益气血,仿佛给干涸的肺部注入一股清泉,让呼吸之间,尽显畅快淋漓。正如民间俗语所说:“秋饮菊花茶,润肺又解乏。”

添衣保暖,护好腰背防寒凉

随着秋风渐凉,气温逐日下降,现代人虽身处温室效应加剧的时代,但防寒保暖仍是不可忽视的养生法则。《伤寒论》有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意在告诫人们要根据外界气候变化,适时调整衣着。特别是腰部、背部这些人体阳气汇聚之处,更需细心呵护,以免寒气入侵,引发感冒等疾病。

及时添衣,尤其是选择保暖性能好的衣物,是秋季养生的重要一环。正如老辈人常言:“秋冻不冻背,暖背心自安。”

喝粥养胃,小米百合暖人心

在秋季的饮食调养中,粥品以其温和细腻、易于消化吸收的特点,成为了养胃的不二之选。

小米南瓜粥,色泽金黄,香甜可口,小米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南瓜则富含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视力,两者结合,既暖胃又养心;百合莲子粥,清甜淡雅,百合润肺止咳,莲子补脾止泻,共同作用于脾胃,滋养身心,让人在品味之间,感受到秋日的宁静与温暖。正所谓:“秋粥一碗,暖身又暖心。”

登高望远,心旷神怡情自舒

寒露时节,天高云淡,秋风送爽,正是登高望远、亲近自然的最佳时机。古人有“秋登高,以畅神志”之说,意在通过登高望远,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开阔心胸,陶冶情操,使人心旷神怡,烦恼尽消。现代人生活于钢筋水泥的森林中,更应珍惜这难得的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让心灵得到真正的释放与净化。

正如现代流行语所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寒露,作为深秋的使者,不仅带来了季节的变换,更提醒我们顺应自然,调整生活习惯。不露脚以防寒,慎饮食以养胃,慎出行以避疾,行养生之道以强身。

在这金风送爽的季节里,让我们遵循古人的智慧,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每一份馈赠,以健康的身心迎接冬日的到来。记住,今日的每一个小习惯,都是明日健康的基石。

0 阅读:0

大麦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