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士兵衣服上,为何写着“兵、丁、卒、勇”?有什么区别?

小双聊国际 2024-07-18 04:25:22

在看清朝古装剧时,经常会看到小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疑惑过,为什么同样是清兵,有的人胸口写的是“卒”字,而有的是“兵”字、“丁”字和“勇”字呢?有什么区别?

首先我们要知道,胸前写字这个习惯,以前是没有的,明朝士兵胸前就不写这个,这是清军入关后开创的。

清朝在没有入关前,就创立了八旗制度,这个八旗制度很有意思,可以看成是军队编制的划分,同时又夹杂着身份阶级划分,像印度的五大种姓一样。八旗子弟统称“旗人”,是清朝皇室的基本盘。

清朝入关前设立八旗制度,目的是在关外搞统一战线,当时还没有满族的概念,只有满洲人,而八旗中有汉人也有蒙古人。

在入关之前,八旗子弟只有几十万,入关以后,旗主们带着这帮人圈地,在领地内建造满城过着优渥的生活。刚开始八旗还有战斗力,后来就不行了,康熙老年时,八旗士兵拉不开一石弓的比比皆是,还有的人连马都不会骑。于是朝廷需要依靠汉人来维持统治,只能靠绿营兵。

八旗和绿营组建的早,在清朝的武装力量中地位高,所以他们胸前写的都是“兵”字。待遇上,八旗要比绿营高一些,八旗兵从一品武官,俸银每年一百八十多两,绿营兵是每年八十一两,大多驻外,但是绿营兵还有四十四两的补贴。

“勇”字兵是在清中晚期组建的,太平天国起义后清政府无力镇压,绿营兵也腐败化了,八旗兵上阵两杆枪,一杆红缨枪一杆大烟枪。朝廷征讨不了汉人起义,于是熟悉的剧本又来了,军权下放,各地方招募乡勇讨伐起义军。

乡勇的军饷一部分由朝廷供应,一部分由地主乡绅筹集,没钱就抢百姓的。待遇没有统一标准,有的时候比八旗和绿营还要高,毕竟财权相对独立。前期乡勇还要由八旗和绿营辖制,后来直接独立。湘君、淮军都是由乡勇组建。这些部队士兵大多是亲戚同族、师生、好友,比较团结,打仗也足够猛,当然对朝廷就没有那么忠心了。

乡勇的出现瓦解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武装力量落到了汉人手中,前期清朝的总督或者军机大臣这样的高官除了张廷玉、刘统勋外,没有其他汉人。后期清朝高官实权人物全部是汉人,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李鸿章包括后来的袁世凯都是,手上都按着清政府的命脉,权力与军事都沾边。

“卒”和“丁”的组建比较早,这两个按照现在的标准算不上兵,更像是警,在清朝有正式编制。

“卒”字兵主要是日常巡逻、维护治安,升堂时给县太爷喊“威武~”,另外负责羁押看管犯人,充当狱卒。清宫剧里要是牢房出现了“勇”字兵,那大概率是不对的。

“卒”字兵年俸很少,差不多六两,只够一人活命。不过“卒”字兵的生活水平可能比前两个还要好,不在前线没有风险,只与行政挂钩,顺带可以敲诈勒索一下犯人、商贩和百姓的钱财。坏一点的“卒”字兵一年捞个上百两不成问题,一家老小都能过得美滋滋。因此这个职位也是清政府卖官鬻爵最严重的一个,很多地方衙门官差都是明码标价的。

最惨的是“丁”字兵,准确来说他们不是兵,也没有编制,属于被朝廷强制征召的杂役,在军队里是干杂活的。运送军粮、帮士兵喂马、抬着长官出行、修筑军事工程等等,干的是牛马牲口一样的活。

“丁”字兵都是穷苦老百姓,每年地方有摊派,一个村子要出多少人去军队或者衙门服徭役,一服就是三年,在军队里属于最底层的下人。很多老百姓为了免服丁役,卖儿卖女凑钱贿赂抓丁的人,因为在农村家里要是没有主要劳动力,妻子老母结局往往很悲惨。

清朝秀才以上的读书人、地方的乡绅家庭是不需要服徭役的,在雍正年间搞过一段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制度,后来被乾隆给废除了。实际上,即便是官绅家庭成员去服丁役,他们也有法子躲掉,无非就是多给些银子。

从“兵”、“勇”、“卒”、“丁”可以看出,清朝的制度有多落后,师夷长技以制夷根本就是一个笑话,制度不改会造洋枪洋炮没有任何用。

实际上,即便是太平军底层士兵的生活都比清兵要好,至少没有阶级歧视,光王就封了上万个,谁打仗厉害谁就能获得王爵。

当然了,这也不是清朝一个朝代的问题,这是封建王朝的通病。

0 阅读:373

小双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