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乌尔米耶湖战役的结果,是波斯萨法维帝国取得了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次会战胜利。此战之中,波斯人一改以往防守姿态,在数百年的伊土战争中首次获得了大会战的胜利,这也促使双方议和,结束了伊土战争的第二阶段。当然此战之后,波斯帝国在阿巴斯大帝的统治下趋于鼎盛,而曾经繁盛一时的奥斯曼帝国则持续走向衰落......
背景伊土战争这场为期三百多年,发生在伊朗(即波斯)和土耳其(即奥斯曼)之间的战争,在你来我往中耗尽了两大伊斯兰强国的精血,间接导致了近现代伊斯兰世界的衰落。
而在伊土战争第二阶段的前期战事中,奥斯曼帝国尚能凭借苏莱曼大帝的丰厚遗产威压波斯萨法维帝国,不断攻城略地取得对波斯战争的胜利。但以1605年乌尔米耶湖战役为标志,波斯军队开始反败为胜,在阿巴斯大帝的领导下取得了战争的“逆袭”。
1587年,波斯帝国第五位沙阿——阿巴斯一世登基继位。阿巴斯尤其重视巩固中央集权和发展经济力量,所以即位后就先与奥斯曼帝国、布哈拉汗国停战,集中精力平定内部动乱,又推行著名的阿巴斯一世改革,使萨非波斯初步完成军事的“现代化”。
1597年阿巴斯一世从布哈拉汗国手中夺回了呼罗珊;从1603年起又三次对奥斯曼帝国作战,获得对整个外高加索的统治权 。1602年及1622年阿巴斯又接连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回了巴林和霍尔木兹。最终到1623年,阿巴斯一世已经统治着一个西至底格里斯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帝国,使萨非波斯国势达于全盛。由于阿巴斯一世建树颇多、眼界开阔,所以在伊斯兰发展史上,他与苏莱曼大帝、阿克巴大帝齐名,不但影响了伊朗历史,而且对大航海时代的东西方交流也起了很大作用,后世尊称其为阿巴斯大帝!
阿巴斯一世
波斯正是在这位强人的率领下,才取得了1605年乌尔米耶湖战役的胜利。当时阿巴斯一世下定决心要反击奥斯曼人,经他军事改革完成后的新军已大致组建完毕,并且曾经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帝国,也因过度扩张而受到反噬,如此良机就成为了阿巴斯出兵的讯号。
抛开波斯人的改革不谈,单说17世纪初奥斯曼帝国的内外危机,无论是内部虚弱的君权、腐败的吏治、暴动的近卫军、通货膨胀的经济,还是外部欧洲人的压力、大航海时代的冲击,曾经也阔绰过的奥斯曼终于还是手脚拮据。
其实整个奥斯曼帝国最为诟病和最可圈可点的都是它的体制:这是一个完全为征服扩张而搭建的庞大战争机器!所以中前期的奥斯曼人才能精力无限不断扩张,建成了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雄强大帝国。但随着中后期帝国身后负担不断变大,尤其是日益臃肿的官僚队伍与中央军部队,不仅削弱了奥斯曼战争机器的效率,无处释放的压力还摧垮了这架机器的内部结构。加之外部因素的解构作用,尤其是美洲流入的白银资本导致的全球性通货膨胀,彻底让奥斯曼帝国走向死亡。
为了在危机之中讨生活,奥斯曼广大百姓和一些落魄的军人开始掀起杰拉里叛乱,这些叛乱主要集中在帝国东部的小亚细亚,随着叛乱规模扩大,最终演化成为了帝国内部的割据力量。加之从1593年到1606年之间,奥斯曼正在欧洲陷于跟哈布斯堡家族对抗的泥潭,所以帝国大部分的军事资源都被用于和奥地利、西班牙、教皇国、德意志诸侯、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等国交战。对于东方的波斯人就变得无暇顾及。
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才导致了 波斯阿巴斯大帝敢于反攻奥斯曼,当然这也是1605年乌尔米耶湖战役最终波斯人取胜的最根本因素......
战争趁着奥斯曼帝国上述危机之时,阿巴斯大帝瞅准时机,率波斯新军在两国交界处开始了大反攻。这一次阿巴斯不仅要收回旧都大不里士,甚至还要再度控制高加索山脉和两河流域,打通从印度洋到黑海的直接联系,准备彻底将奥斯曼势力从东西方国际贸易中驱逐出去!
于是乎1603年9月26日,数万波斯军队首先在纳哈凡德要塞发难:此处是奥斯曼人设立在幼发拉底河以东的基地,随时可能威胁着萨法维都城伊斯法罕。所以想要全力反攻而无后顾之忧,阿巴斯必须先摘掉纳哈凡德要塞这颗钉子。
一反波斯大军常态的是,这次攻城主力不再是传统的波斯骑兵,而是经过改革后的波斯新军——阿巴斯麾下的新式炮兵!这些操着新式火器的波斯人,在英国教官的指导下,成功炸开了要塞的外墙。本就人数不多的奥斯曼近卫军在失去了城墙的保护下,自然就成为了波斯大军的一盘菜,很快就被大量装备新式火枪的古拉姆部队给迅速消灭(古拉姆(Ghulam)是中世纪中亚、西亚、南亚地区的一种军队,意为“经过训练的奴隶”,是一种职业化的精锐军队,经过改革的萨法维古拉姆部队跟中世纪古拉姆有所不同,是波斯沙阿的“王之密友”)。
随后阿巴斯在奥斯曼人来得及反应之前,迅速率军北上。1603年10月21日,波斯人又包围了同样缺乏守军的大不里士。就跟上次一样,在阿巴斯一世的指挥下,波斯炮兵很快就轰塌了城防设施。城中居民对奥斯曼人的统治早有不满,加之奥斯曼守军数量较少,所以城内立刻掀起大规模暴动,许多来不及撤走的近卫军被斩首。而当阿巴斯率军入城后,命士兵将奥斯曼人的首级插在长矛上,举行了一场血腥的武装游行。
随后又过了一个月,阿巴斯的军队西进并包围了亚美尼亚城市埃里温。另有一支偏师则径直北上,占领了山城第比利斯。见此情形,一向以摇摆为传统艺能的几个高加索山麓上的格鲁吉亚公国纷纷宣布同奥斯曼脱离宗藩关系,再次成为波斯人的附属国。
短短数月,奥斯曼人就失去了好几年才打下来的高加索地区,更不要提此时帝国正两线作战。面对这种打击,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三世甚至暴病而亡。随后他年仅13岁的幼子艾哈迈德一世继位为了新苏丹。
为了解决波斯人的威胁,新苏丹艾哈迈德一世一方面匆忙与哈布斯堡家族签订和约,另一方面赶紧调集资源援助东线。这一次奥斯曼帝国派出了具有意大利血统的约瑟夫-锡南帕夏和10万帝国东部驻军。但因西线战事并不那么快就结束,且具体的调动和部署也需要时间,所以在奥斯曼调军东部之前,阿巴斯就率波斯军在1604年6月攻克了埃里温。等锡南帕夏抵达安纳托利亚东部就已经是11月的事了。
根据传统的奥斯曼战争法则,奥斯曼大军需要在冬季休整,在营地里度过一个冬天。而阿巴斯的军队也需要应对冬季糟糕的天气,所以也停止前进,双方大军便在亚美尼亚的山区形成对峙,待等来年开春转暖再一决雌雄。
锡南帕夏
终于1605年春天来临,阿巴斯的波斯部队已经准备好全面决战,但奥斯曼锡南帕夏却还按兵不动。原来锡南帕夏的部队名义上规模庞大,真正可用之兵却少之又少。加上奥斯曼不断扩编近卫军,导致近卫军因数量暴增而变得质量下降,大部分部队变得难以驾驭,甚至还有哗变的可能。所以锡南帕夏认为大军应该长期集中驻扎,除非波斯人继续西进攻打埃尔祖鲁姆,否则绝不主动出击。但长期驻扎也导致了士兵们的焦躁不安,尤其帝国财政紧缺让士兵们拿不到满意的军饷,所以在军人哗变的压力之下,锡南帕夏不得不消极出战......
乌尔米耶湖战役1605年9月,近10万奥斯曼军队开始向东寻找波斯萨法维部队主力决战,一开始他们沿着安纳托利亚地区的狭小山路艰难前行。二来自克里米亚的鞑靼轻骑兵则不断前突侦查敌军位置。
鉴于此前波斯人跟奥斯曼人在万人级别野战中的经验,波斯人几乎没有占到过便宜。所以即便是率领着改革后的波斯新军,阿巴斯大帝仍旧对决战缺乏信心,所以一直避免主力决战,并开始朝着大不里士的方向撤退。
波斯人的这一撤退,反倒给了奥斯曼锡南帕夏和其他军官以莫名的自信,虽然奥斯曼兵源质量不高,但好歹火枪手的比例高于对手,且庞大的数量优势也能把波斯人冲垮啊,由此奥斯曼大军从焦躁不安的情绪变成了轻敌冒进。
事实上奥斯曼人一直对阿巴斯一世的军事改革有所耳闻,但对于改革后的波斯新军质量如何却一无所知。为数不多的情报显示波斯人除了新的古拉姆近卫军外,还是有不少使用弓箭的传统民兵,乍一看跟奥斯曼士兵也没啥区别啊,所以奥斯曼人就这样一步步踏上了死亡的陷阱......
而波斯人的后撤可不仅仅是怯于交战,阿巴斯是在为自己寻找一片合适的战场:既要发挥己方优势,还要歼灭奥斯曼军队的大部分精锐,以避免奥斯曼人凭借国力优势卷土重来。所以阿巴斯大帝一直引导着奥斯曼大军来到了他的伏击阵地。
1605年9月9日,奥斯曼追兵已经越过乌尔米耶湖——全世界最大的盐湖。此处位于伊朗西北部,属于咸水湖,是中东地区最大的湖泊之一,也是一片荒凉高原的环境所以缩影。所以奥斯曼大军根本无法在这里搜罗到足够的粮草,而后勤的供应不足更让奥斯曼决策层急于决战,至少也要快速通过这片环境恶劣的区域。但当斥候传回发现波斯军队的报告后,锡南帕夏意识到乌尔米耶湖将会是双方决战之所。
奥斯曼的锡南帕夏随即按照经典的布阵模式:让最精锐的近卫军步兵在中央构筑其大车阵地,并在前面部署了野战炮兵。地方上的西帕希骑士担任两翼,并有一些步兵负责掩护。余下人则和帕夏一起成为了总预备队。并且这些部队的周围还有数量不少的鞑靼轻骑兵和征召炮灰,部分人需要在主力决战时防御营地。
波斯萨法维这边也进行了部署:阿巴斯将大部分步兵和炮兵都放置在两座山丘之后,只让麾下大将阿拉瓦迪汗带骑兵露面。所以在锡南帕夏看来,他面对的就是一支和过去并无不同的波斯传统骑兵军队。并且为了彻底骗过对手,波斯还以传统的骑兵冲锋作为战争开始的讯号,阿拉瓦迪汗就带着1到2万骑兵猛攻整个奥斯曼阵线。在波斯骑兵击垮鞑靼人与征召炮灰后,开始猛攻奥斯曼人的两翼。这样既可避开火力最强的中央阵线,也可尽量杀伤没有工事保护的奥斯曼骑兵。
经过一段时间的拉锯后,奥斯曼人的中央阵地依然嵬然不动。而波斯骑兵则很快就无力再战,开始整队向后撤离。见此情形奥斯曼骑兵顺势展开了大规模追击,而为了防止骑兵与步兵在战场上脱节,大部分奥斯曼步兵随即离开阵地,努力跟在骑兵部队身后。
不知不觉中,追击的奥斯曼军队和“逃跑”的波斯人就开始接近两座山丘之间,忽然波斯骑兵马头一转,山丘之间便涌现了大量的波斯步兵,他们在战场上以整齐的队列发射手中的火枪。由于军事改革后的波斯新军已经采用了最新欧洲操典训练,所以他们的火力密度与连续性都远超以往。而集中在道路上正追赶的奥斯曼骑兵则在不知所措的状态下被大量的弹丸击中,前排人几乎非死即伤。
而前排倒地马匹又将有限的空间堵塞,挡住了后续部队的前进路线。波斯步兵则占据高地,使用大炮、火绳枪和复合弓,不断朝着涌上来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射击。一些想要调头逃离的奥斯曼骑兵,却又被赶上来的步兵堵住去路,整支部队很快就乱作一团。
而先前负责诱敌的波斯骑兵,在此时也已经完成了迂回,再次出现于奥斯曼人侧翼。他们的不断冲锋迫使奥斯曼步兵在原地停下防御。这就使得奥斯曼人沦为波斯炮兵的活靶子,还是不会动的那种。
如此一来,奥斯曼主力便被包了大饺子。与此同时,波斯另有一支骑兵预备队从山丘背后杀出,直接攻打防御不严密的奥斯曼军营。此处正防备的奥斯曼民兵既缺乏正规训练,又数量稀少,很快就被波斯重装古拉姆部队冲垮。
乌尔米耶湖战役示意图
攻下了奥斯曼营地后,波斯人并没有忙于劫掠营地,而是转身向着主战场位置继续迂回,堵上了奥斯曼主力最后的退路。就这样,奥斯曼主力完全陷入了波斯军队的合围之中!尽管奥斯曼军官试图重整部队发起反击,但在火炮、火枪的火力压制和波斯重装骑兵的冲击之下,奥斯曼人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反击之力。最终包围圈变得越来越小,空间受限的奥斯曼士兵开始互相踩踏,最终被波斯人全部屠杀殆尽!
此战奥斯曼主将锡南帕夏因不在一线作战,得以率少数骑兵逃离了战场。在收拢了大批轻装民兵后,锡南帕夏组成了境遇落魄的逃亡者队伍。但在回到沿海地区之前,这位来自西西里的奥斯曼高官便一命呜呼。
乌尔米耶湖战役最终以波斯萨法维帝国的胜利而结束,这也是双方大型会战中波斯一方的首次胜利!并且更为重要的是,阿巴斯在此战中大量杀伤了奥斯曼主力有生力量,导致体量更为庞大的奥斯曼帝国在短时间内难以在高加索地区恢复元气,只得跟国力稍弱的波斯议和。
由于乌尔米耶湖战役的胜利,波斯人也打破了自己心中奥斯曼人的“不破神话”,此后再也不怕跟对手发生大规模的正面冲突。所以波斯萨法维部队在取得胜利后,继续进军,于次年完全控制了阿塞拜疆地区,并顺利攻克了埃尔祖鲁姆。
而整个伊土战争的第二阶段也在后续的不断打打停停之中一直持续到1618年。最终奥斯曼帝国在东方的控制区将面临全面瓦解,从前被奥斯曼人占领的领地也被波斯人一一夺回......
可以说整个1605年乌尔米耶湖战役不仅是伊土战争第二阶段的转折点,也是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两大伊斯兰强国之间“国运”的转折点!此后波斯萨法维帝国在阿巴斯大帝的统治下臻于极盛,而奥斯曼帝国则持续走向了的无尽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