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小西
来源 | 林小西(ID:mrlinxiaoxi)
本文共计2751字,预计阅读7分钟。
你好哇,我是林小西。
之前看到过这样一个词:社交牛X症。
像我这种资深社恐人士,也不禁产生了好奇,想要一窥其深意。
在网络上看到这个词的释义:
社交恐惧症的反义词,形容在社交方面毫不胆怯、游刃有余的人。
“社牛患者”不在意成为人群的焦点,更不害怕他人的眼光,不担心被他人嘲笑,拥有极佳的心理素质。
在同一个话题下面,看到很多像我一样的社恐人士对这种「病症」的羡慕之情,恨不得自己也能拥有这种神奇的能力。
诚然,我们所羡慕的,是他们身上「无论什么场合都能游刃有余地发挥自己社交能力」的能力。(这里只探讨社牛好的方面)
但是,社交恐惧症,就真的比社交牛X症差吗?
换句话说,社恐是一种缺点吗?
这就是我今天想要说的。
也许看完这篇文章,你会对「社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也能够更好地与自己达成和解、实现自洽。
更重要的,你完全有正当的理由,不必去羡慕「社交牛X症」。
01.
你可能只是“社交厌恶症”
首先,你不一定就是社交恐惧症,还有可能只是社交厌恶症。
什么是社交厌恶症?
简单来说就是:
对社交不感兴趣,只喜欢一个人待着;
也并非不愿意与人相处,只想把精力放在喜欢的人和事上。
我之前也以为自己是社交恐惧症。
后来偶然有一天看到这样一个概念,才醒悟,原来自己并不是社恐,而是社厌。
我虽然比较慢热,但彼此熟悉之后,和朋友之间相处完全没什么大问题,很融洽。
我所讨厌的,是浪费时间在无谓的人和事上,也就是所谓的无效社交。
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150定律(Rule Of 150),即著名的“邓巴数字”。
该定律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出:
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一生能够维护的强关系人脉的人数,大约是150。
所以,你可以思考一下,周围需要维护的强关系有哪些人。
而理所应当的,我们也应该把另外一些人,主动地请出生命中,避免无效社交。
相比于低效、无意义的社交,我是一个更喜欢、也更享受独处的人。
有可能是孤独上瘾了,我能够很好地处理独处的时间,达到自洽。
其实很多人也是如此,我们并不是社交恐惧症,而是某种意义上的社交厌恶症。
02.
社恐/内向≠性格缺陷
说完非社恐的社厌,那来说一说真正意义上的社交恐惧症。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可能现代社会环境下,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症状」。
与社恐常常挂钩甚至划等号的词,是这个人太「内向」了。
拿我来说,和普通朋友相处,必须有2人及以上在场,否则我会不知道该和对方说什么;
走在路上迎面看到熟人我都要装作低头玩手机;
还有一个朋友,平时准备出门时听到门外有室友活动的声音,一定要贴着门仔细听门外的动静,安静了之后才放心出门。
说了那么多社恐人不好的方面。
其实也不是不好,只是被大多数人认为不好。
但是,从来如此,便对吗?
接下来夸一夸社恐/内向的人都有哪些优势。
看过一条TED演讲视频,美国著名作家苏珊·凯恩的《内向性格的力量》,然后又看了她的书《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
让我再一次想起了李笑来老师常说的那一句: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这条视频让我明白了,我真的并不孤独:
这个世界上,有1/3的人是内向者。
但,内向不是性格缺陷,只是性格的一种罢了。
在心理学中,内向从来就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
内向和外向之间并没有任何高下之分,只是选择不同而已。
内向的人,会把生命力指向探索和建构内心世界的和谐;
而外向的人,把生命力指向了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
但两者都可以创造和通向幸福。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
之前看过这样一个段子:
小偷被抓到了之后,说这个世界上,就是需要有人扮演好人,有人扮演坏人/小偷。
同样的,这个世界上,有人扮演着外向者,就会有人扮演内向者。
就像之前毛不易在一个访谈中说的:你要允许一些人,有安静的青春。
03.
内向性格的典型优势
还有一本书,是德国知名性格咨询专家西尔维亚·洛肯的《内向高敏者》。
作者分析了内向者拥有的典型优势,包括:
谨慎、专注、自我探索、善于倾听、安静独立、善于分析、擅长写作、持之以恒、有同理心等。
说起写作,还是拿我举例来说。
我曾很多次引用宋小君的这句话:
我有一个观照自我的方式,写作。
将所有的郁结于内,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发乎于外。
在书写中,我得以探索和了解自我,以此抒发内心的抑郁,达成自我的和解。
写作,也是我探索更大的世界、看到生活更多可能性的方式。
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村上春树,也曾坦言自己是一个典型的内向者。
他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面这样写道:
我这个人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或者说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
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跑步也罢,写文章也罢,我都不感到无聊。
和与人一起做事相比,我更喜欢一个人默不作声地读书或全神贯注地听音乐。
只需一个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许多来。
这种内向者所独具的内敛而深沉的力量,能够让我们在做事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习惯于深度思考。
除此之外,内向者更加追求稳定且高质量的社交关系。
周国平先生说:
外倾性格的人容易得到很多朋友,但真朋友总是很少的;
内倾者孤独,一旦获得朋友,往往是真的。
内向者不喜欢广泛社交,所以他们的交友圈很小。
可是他们一旦建立友情,就会以一颗真挚的心去对待。
这也就是我前文所说的,我的朋友可能并不多。
但每一个深交之后,都是经年累月的交情。
04.
写在后面
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社牛也好,社恐也罢;外向也好,内向也罢,它们都只是只是性格的一种罢了,各有优缺点。
重要的是,要学会接纳自己,并主动去强化自己的优点,发光发热。
内向者不擅长社交,会拥有更多的独处时间,这就是最好的自我增值时间。
我的很多成长,都是在孤独中完成的。
读书、写作、冥想、运动、学习一项新的技能……
我拥有很多独处时间,也尽我所能利用好这些时间。
爱因斯坦曾说:
人的成就,就取决于他晚上八点到十点在做什么。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生产着人才,也生产着懒汉、酒鬼、牌迷、赌徒。
由此不仅使工作业绩有别,也区分出高低优劣的人生境界。
我们人生中很多改变、甚至决定此后人生的时刻,正是那些无人问津、默默无名但没有被我们浪费掉的业余独处时间。
马蒂·奥尔森·兰妮在《内向者优势》的最后一节,送给内向者一段生活寄语。
也是最后我想要表达的,和你共勉:
多玩耍。
好好休息。
欣赏自己的内心世界。
诚恳地生活。
享受好奇心。
保持和谐。
品味孤独。
心存感激。
做好你自己。
记住,让你自己的光芒闪亮。
送给每一位曾经或者现在因为社恐、内向而否定自己的朋友。
希望我们都能学会接纳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然后让自己的光芒闪亮。
参考资料:
1.《永远不要低估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樊登读书
• End •
作者简介:
林小西,一个坚信长期主义的终身成长者。2022年开始觉醒,大量阅读大量输出。践行用生命影响生命,通过自律和行动获得自己想要的富足人生!
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57/100 天。
近两年个人成就事件:
年均阅读100本书,累计阅读时长1400+小时
简书S1日更王者,累计输出60w字,目前全网粉丝10000+
逆熵增共读营第4期个人积分排行榜季军,并顺利加入逆熵增合伙人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