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为何没有成为五代后的第六代?赵匡胤压垮武将,却留下隐患

雁芙说历史 2024-05-03 11:24:39

五代十国实际上是唐朝藩镇割据的延续,而赵匡胤彻底解决了藩镇问题,加上他在位的时间比较长,有充足的时间去消除隐患。

所谓的藩镇问题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我们看看从唐朝灭亡到五代十国政权轮替就大概能了解了。

唐朝是亡于藩镇,被藩镇军阀朱温给灭掉的,朱温灭唐后,建立的后梁政权最后是被割据在山西北部的沙陀人李存勖灭掉的,而李存勖的父亲叫李克用,是唐朝末年著名的藩镇军阀之一。

李存勖灭后梁之后,建立后唐政权,但是很快,李存勖的后唐发生内乱,由于他后期荒废朝政导致民不聊生,连军队也受到严重影响。

由此连续引发邺都兵变、兴教门之变,李存勖也死于兵变中,事发后,由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继承了后唐王朝的帝位。

这些重大兵变属于地方叛乱,反对朝廷,跟唐朝时代的藩镇叛乱本质上是一样的。

李嗣源死后,他的儿子李从厚登基为帝,但李从厚却寝食难安。

因为先帝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是凤翔节度使,手握重兵,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是河东节度使,也同样手握重兵。

这两个节度使跟唐朝的藩镇本质上是一样的,他们都拥有能够对抗朝廷的武装。

但是李从厚这个新任皇帝,实在是缺乏政治头脑,他想直接削掉这些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因此直接下旨将李从珂调离凤翔,改任河东节度使。

这个意图再明显不过了,凤翔是李从珂的老巢,他手下的兵将只认他,一旦离开了凤翔,调到别的地方,尽管还是节度使,可新的地方,那些兵将都不是自己的,相当于无形中就严重削弱了他的兵权。

李从珂当然是不愿意的,于是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讨伐朝廷,皇帝李从厚也不愿示弱,随即调集大军讨伐叛军,结果朝廷大军被打得大败。

叛军随即挥师直指后唐都城,不久之后杀入京师,干掉了李从厚,然后李从珂自己登上了皇位。

但李从珂在皇帝的位置上也寝食难安,因为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也手握重兵,对自己来说是个威胁。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李从珂显然头脑不够发达,犯了和李从厚一样的错误,他也采取了和李从厚当初对待自己一样的办法,下旨将石敬瑭调离河东,改任天平节度使。

一模一样的操作啊,简直了.......

石敬瑭当然不愿意离开老巢,于是也想举兵反抗朝廷,但是石敬瑭的实力不是很强,他担心凭自己的力量干不过李从珂,所以干了一件十分可耻的事情。

他向契丹称臣,认了比自己小11岁的契丹国主耶律德光为义父,并献上燕云十六州,以换取契丹出兵帮自己。

耶律德光收了好处后,亲率5万骑兵南下进攻后唐,与石敬瑭一块儿攻灭了后唐政权。

所以,后唐的结局和唐朝一样,也是亡于藩镇。

而且在后唐版图中又分裂出两个割据政权,荆南节度使高季兴也趁后唐内乱,自立为帝,建立南平政权。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在李嗣源时代于蜀中自立为帝,建立后蜀。

这这种内部的分裂,跟唐朝的藩镇一个道理,都是地方节度使宣布脱离朝廷的控制,自立为王。

注意,这里面有个关键名词:节度使。这个词汇在后面还会反复出现。

石敬瑭引契丹人灭了后唐以后,建立后晋政权,这个后晋的灭亡就比较特殊了。

石敬瑭死后,他的儿子和契丹人闹翻了,结果耶律德光再度率大军南下,一举攻灭后晋,但契丹人在中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抵抗,不得不北还。

后晋王朝以前任命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趁契丹人北还时,挥师占领了后晋所有地盘,并宣布称帝,建立后汉政权。

刘知远死后,他的儿子刘承佑太年轻,所以刘知远临死前给他儿子指定了几个辅政大臣,除了文臣之外,还有掌握兵权的大将郭威。

没想到的是,刘承佑登基后,认为辅政大臣掣肘了自己,于是先后干掉了几名辅政大臣。

最关键的是,刘承佑还认为郭威手握重兵,对自己是个威胁,所以试图干掉郭威。

没想到事情泄密,被郭威收到消息,为了保命,郭威于是率领军队反抗朝廷,刘承佑一怒之下杀了郭威全家,这也是郭威后来为什么传位给柴荣的原因。

郭威干掉刘承佑后不久,宣布称帝,建立后周政权。

几年后,郭威病逝,传位于柴荣,但柴荣仅仅在位五年便英年早逝,所以在死前也给自己7岁的儿子柴宗训指定了几名辅政大臣,其中就包括掌握兵权的赵匡胤。

可柴荣怎么也想不到,他死后不久,赵匡胤就发动陈桥兵变,夺了他儿子的皇位,建立宋朝。

赵匡胤篡位后,后周的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先后起兵反对赵匡胤,结果都被镇压。

看到了吧,直到赵匡胤篡位的时候,节度使这种藩镇首脑都还有能力起兵对抗朝廷。

所以,通过以上这一连串的政权更迭,我们大致能找到唐朝中后期到五代十国期间,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地方藩镇手握重兵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朝廷中手握重兵的大将心怀异心的问题。

这两大问题既是唐朝存在的痼疾,也是五代十国以来的痼疾,最早的时候,唐朝也在解决这俩问题,只是治标不治本。

安史之乱以后,为了能与地方藩镇对抗,唐朝组建了中央嫡系军队,就是著名的“神策军”,这支军队直接隶属于朝廷,是皇帝与藩镇对抗的资本。

这是解决藩镇问题而采取的方案。

另一方面,为了防备朝中武将谋反,唐朝对武将的兵权采取了特殊的处理,就是将神策军的兵权交给宦官。

武将没有兵权,自然就没有谋反的资本,而宦官掌握了兵权,则又引发宦官专权的问题,唐朝中后期,宦官废立皇帝,杀皇帝,都是常有的事,就是因为宦官掌握了朝廷嫡系军队兵权,才那么嚣张。

但是,唐朝的这种解决方案治标不治本,既无法铲除藩镇割据问题,也无法从根源上防止武将谋反,却反过来导致藩镇不断坐大,宦官专权越来越严重,最后亡于内忧外患。

内忧就是朝廷内部宦官专权,大臣之间又形成朋党,互相攻击,陷于内耗,外部则是藩镇对朝廷步步紧逼,最后被藩镇军阀朱温取代。

而赵匡胤要做的,就是找出新方案,从制度上彻底解决这两大痼疾。

赵匡胤是如何解决藩镇和武将问题的?

首先是对于藩镇问题这一块,其实早在柴荣时代就已经开始解决。

柴荣曾经展开一次大规模改革,而军事方面的变革就是交给赵匡胤来负责的,当时赵匡胤针对中央禁军的兵源进行了重大调整。

以前的中央禁军,都是在京城附近的地区征兵,而且也没有太严格的筛选条件,毕竟五代十国的军阀们天天忙着打仗,有兵就行,根本没工夫去管兵源的问题。

后来柴荣继位之初,北汉进犯,柴荣御驾亲征,结果在高平之战中,中央禁军不堪一击,甚至出现了临阵投降的一幕,这令柴荣十分恼火。

因此回来以后就对禁军展开了整顿。

最关键的就是在兵源问题上动了刀,根据新的募兵方案,赵匡胤在中央禁军的选拔上,直接在后周控制的全国范围内进行海选,广征天下壮士,吸收优质兵源。

而且还要求各地的节度使从地方藩镇军队中挑选精壮战士送到京城,编入中央禁军。

中央禁军的待遇好,福利高,工资也高,此方案已经发布,很快就吸引了广大青年壮汉踊跃参加。

当然了,筛选条件也是提高了很多的,青壮年男子报名参加选拔后,还要通过严格的筛选条件,才能正式成为禁军的一员。

从此以后,后周的中央禁军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暴增。

最关键的是,此举直接从民间将天下壮士收入禁军,而且还抽调了藩镇军队中的精锐战士,这样以来,中央禁军的兵源十分优质,而藩镇军队却因此缺乏优质兵源,军队战斗力也被削弱。

这场军事变革,就是针对唐朝以来藩镇问题的第一次调整,在兵源方面削弱了地方藩镇。

几年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但藩镇问题并未彻底解决,依然出现了节度使起兵反抗朝廷的事件。

所以,赵匡胤在镇压了叛乱之后,立马就开始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在藩镇问题上,赵匡胤采取了宰相赵普的建议: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这12个字就是解决藩镇问题的精髓。

唐朝中后期到五代十国,藩镇军阀为什么尾大不掉?

因为地方节度使一个人就掌握了辖区内的大小官员任命,控制了辖区内的财政收入,完全掌握着军队,这是相当可怕的权力。

相当于节度使一个人就完全掌控了当地的财权、兵权、行政权,集财、政、兵三种权力于一身,俨然就是当地的土皇帝。

所以,解决藩镇问题,就是围绕着财、政、兵三种权力来进行的。

所谓的“削夺其权”,就是削弱甚至剥夺节度使在当地的行政管辖权。

根据新的制度,节度使不能再私自任命官员,辖区内的一切大小官员都必须由朝廷任命,这是收回行政管辖权。

然后,由朝廷派官员到当地州县担任知州、知县等地方官,在知州和知县以外,再设立通判一职,用于制衡知州。

在宋朝,通判与知州同领州事,很多时候,辖区内的公文必须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才能生效,而且通判还担负起监督知州的职责。

这样一来,不仅节度使没有了任命官员的权力,就连当地知州、知县,他们的权力都受到通判的制衡。

所谓的“制其钱谷”,就是从节度使手中收回财政大权。

以前唐朝中后期的时候吧,各地节度使中,有些就把地方的赋税等收入少量交给朝廷一点,自己留着大头,有些比较嚣张的干脆就将财政收入全部据为己有,然后用这些钱养兵。

节度使们私自扣留了当地赋税收入以后,拒不交给朝廷,那么朝廷就会缺钱,没钱就不能扩充军备,不能干其他大事,这样就会使得藩镇坐大,朝廷势微。

因此,赵匡胤在这方面的改革就是,出台新制度,剥夺节度使的财政权,再由朝廷设立“转运使”一职,专门派官员负责当地的财务,节度使无权插手。

以后每年的地方收入,都会预留少量一部分来维持地方开支,其余大部分都要运往京城,充入国库。

如此一来,节度使的财政大权被剥夺,没有钱,就无法招兵买马,更没有能力起兵对抗朝廷了。

所谓“收其精兵”,就是弱化地方藩镇的兵源素质。

这个问题在前文已经讲过了,就是从柴荣时代就开始干的事情,只不过赵匡胤称帝以后,进一步加强了。

大致就是从宋朝控制的全境范围内海选天下壮士,并且从地方藩镇的军队中抽调精锐战士编入中央禁军。

为了让地方上能贯彻到底,朝廷甚至在中央禁军中专门挑选最精锐、最精壮的士兵,以这些士兵的体格、身高、体重等条件作为标准,将士兵们送往各地,要求他们按照这些送来的士兵为标准,选拔精锐壮士,送到京城。

就这样,地方藩镇的兵源也被彻底弱化,别说节度使已经没钱招兵买马了,就算有钱,由于精锐都被招募到中央禁军了,剩下的都是歪瓜裂枣,没有优质兵源,他也招募不到精锐军队,顶多能拼凑出一支乌合之众而已。

这种做法也被称作“强干弱枝”。

以上这些是针对藩镇割据问题而制定的新制度。

另一方面,针对朝中武将谋反的问题,赵匡胤也在制度上进行了复杂的设计。

首先是针对军队的权力机构进行改革。

宋朝建立之初,还是采用后周时代的制度,赵匡胤的改革就是从中央禁军的管理和权力分配开始的。

原本,中央禁军由殿前司和侍卫司两支军队组成,赵匡胤的改革首先就是将中央禁军拆解整编,改组为殿前都指挥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三支队伍。

三支队伍被称作“三衙”,而三衙的长官分别称为殿帅,马帅,步帅,合称三帅。

如此一来,中央禁军的权力被一分为三,三支军队互相制衡,没有人可以做到一家独大,要是其中一支发生变乱,另外两支随时可以将其扑灭。

紧接着,在军队最高权力方面,赵匡胤也从制度上进行了优化。

根据新的制度,朝廷的枢密院作为最高军事机构,枢密使就是最高军事长官,并且拥有调动全国军队的权力。

但是,枢密院和三衙之间形成了一种制衡关系。

按照新的制度规定,枢密院虽然有权调动全国兵马,但这种调动必须有皇帝盖章签字的诏书才能生效,这么一来,枢密院实际上就成了皇帝的秘书,没有皇帝的诏书,枢密使也无权调兵。

其次,枢密院尽管有调兵之权,却没有统领军队的权力。

所谓统领军队,就是军队平时的管理、训练等,不归枢密院管,而是由三衙长官负责。

这样的话,枢密院有调兵之权,却不能掌管军队,而三衙平时掌管军队,却没有调兵的权力,两种机构互相形成制衡关系。

按照史书的话,就是“兵符出于枢密,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

还有个关键的地方是,如果需要打仗的时候,三军统帅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平时一般是没有军队统帅的,而是打仗之前,由皇帝临时任命一个合适的人选作为军队统帅,授予其兵符,统兵出征。

等战争结束后,这名被临时任命的军事统帅必须回朝将兵符交还到枢密院。

也就是说,在军事机构互相制衡以外,军队的统帅也只是临时工,在这种制度下,朝中大将是不可能长期统领一支军队的,兵和将是分离的,所以几乎不可能出现武将专权或者武将谋反的事情。

此外,就连普通士兵也受到了制度上的制衡。

根据宋朝的制度规定,中央禁军要分一半驻守边疆,一半驻守京城附近。

最关键的是,各部驻军要定期换防,驻守京城附近的禁军要定期和驻守边疆的禁军轮换,防止军队长期待在一个地方拉山头形成独立派系。

而且这么做还有个好处,可以形成京城与地方互相制衡的局面。

就是说,如果京城发生变乱,驻守外地的禁军联合地方武装可以随时进京勤王,如果地方发生叛乱,驻守京城的禁军也能及时出兵平乱。

就这样,宋朝的军队由此形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现象。

可以说,宋朝在针对军事方面的制度设计,从顶层制度到基层,从最高军事长官到底层士兵,都被制度所限制,形成复杂的制衡体系。

最后提一点就是,赵匡胤最开始为了防止武将篡位的事情,整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戏码。

在酒桌上把话挑明了,他手底下那些昔日追随他征战沙场,立下赫赫功劳的大将,纷纷主动交出兵权,然后被封了一些地位高的虚职,给其荣华富贵,既解除了朝中大将的兵权,又保全了这些功臣。

所以说,宋朝为什么能避免唐朝的藩镇之乱,为什么没有成为五代后的第六代,就是因为赵匡胤从制度层面,进行了最彻底的改革,形成了复杂的制衡体系和对武将的权力限制。

使得武将基本不再有能力搞事情。

但是宋朝在针对武将问题上也是矫枉过正,宋朝因此从整个社会层面形成了严重的重文轻武风气。

虽然说重文轻武在历朝历代都存在,但其他朝代的重文轻武只是权力制衡的一种手段,一般只限于朝廷中顶层掌权者的博弈。

而到了宋朝,就完全变了,所谓的重文轻武,实际上演变成了一种十分“畸形”的社会风气。

在这种风气下,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对武将普遍有一种歧视的心理,宋朝的士大夫阶层甚至给武将起了个蔑称,叫做“赤佬”。

武将的地位具体有多低呢?

我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宋朝名将狄青,当年在北宋名臣韩琦麾下,与西夏作战期间,狄青的战友焦用有个部下对他不满,于是向韩琦诬告焦用克扣军饷,结果韩琦当即就要将焦用斩首。

狄青知道后,立即赶去为焦用求情,说焦用在战场上身先士卒,多次为国立功,是个好儿郎,因此请求赦免他的死罪。

谁知,文官韩琦当即嘲讽道: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

言外之意就是,焦用只是个臭当兵的,区区武夫而已,怎么配得上好儿郎这个称呼?

这是对武将赤裸裸的歧视。

第二个,狄青时代的北宋,有个叫尹洙的文官,此人曾经公开表示,就算一个人统领数十万大军,收复燕云十六州,驱逐胡虏于漠北,凯旋而还,献捷太庙,这样的功绩也比不上状元及第风光。

想想看,收复燕云十六州是什么样的功绩,打击周边胡人政权,驱逐胡虏,追亡逐北,封狼居胥,自古以来是多么耀眼的功勋。

然而在宋朝的文人看来,这都比不上考中状元风光。

第三个,宋仁宗曾经开办过一次军事学校,结果报名人数寥寥无几,因为做武将没有前途。

宋朝的朝廷权力机构绝大多数都被文官掌控,武将是属于从属地位的,即使再厉害,战功再多的武将,就算做到最顶层,也只能屈居于文官的领导之下,永远做不了朝廷权力机构的主官。

因此,在宋朝参加军事学校,做武将,当兵,是没有前途的,而读书考中状元,则可做到位极人臣的地步,两者差距甚大。

所以,在宋朝,从整个社会层面,上到朝廷大臣,下到普通百姓,对于武将是有歧视心理的。

此外,到了后面,宋朝在发生战争时期,对于兵权这块又演变成了文官领导武将,战时由文官担任军事统帅,武将为副的权力架构。

这样又导致不懂军事指挥的文官去指挥军队作战,往往多败绩。

总而言之,宋朝时代就是武将的地位被无下限贬低,文官的地位被无上限拔高,宋朝的武将实际上是被踩到地上无法翻身的地步。

这也是自从赵匡胤时代开始矫正唐朝以来藩镇割据和武人称雄,无法无天这种局面,最后矫枉过正,留下后遗症导致的。

矫枉过正的结果就是适得其反,到头来反噬了自身。

当然了,宋朝虽然武德不行,但宋朝能够活过300年,超越历代王朝300年周期律,这跟宋朝复杂的权力制衡架构是有很大关联的。

参考文献:《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搜索,侵删。

0 阅读:7

雁芙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