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请勿抄袭和搬运,违者必究
印度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机遇是因为印度有庞大的人口优势,未来的消费潜力非常巨大。而挑战不仅仅是需要面对各行各业的竞争,还有来自印度官方的“杀猪盘”。
这些年中企没少遭受印度的调查和罚款,甚至还逮捕了中企的高管。然而尘埃落定,印度官方释放中企高管,背后目的已达到?
印度释放中企高管2023年12月上旬,印度执法局将矛头对准了中国手机厂商vivo,逮捕了vivo印度分公司临时CEO和CFO等多位高管,印度执法的理由是进行“反洗钱调查”。事情发生后,vivo发言人表示印度的拘捕行动表明骚扰行动仍在继续,给整个行业带来不确定性。
这件事只是印度针对外企行动的冰山一角,小米也在印度被冻结了48亿人民币的资产,小米上诉以后还失败了。印度扣押小米资产的理由是其违反了《外汇管理费》。
但明眼人都知道,vivo,小米等中企在印度市场经营这么多年,一直都是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而印度突然集中行动,恐怕是看着羊圈里的羊肥了,开始磨刀霍霍。
就在2023年12月底,印度传来消息,当地法院下令释放了被逮捕的vivo印度分公司两名高管,释放的条件是每人缴纳20万卢比(约1.7万元)保释金,同时释放后每人在1月3日之前必须每天到联邦机构办公室报告,这件事也就算尘埃落定了。
印度从逮捕中企高管到释放,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如果只是为了抓人恐怕就不会这么轻易放人了。
印度目的已达到?在这场针对外企的行动中,印度看似给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存在很大的漏洞。
首先是逮捕和释放的时间非常短。通常情况下,调查和审判程序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得出结论。如果在一个月之内就能逮捕和释放高管,那么可能存在着审判程序的违规行为或政治因素的影响。
其次释放条件中的保释金数额可能过低。保释金通常是根据被告的财务状况和严重性来确定的。如果给出的保释金数额相对较低,可能意味着对被告的指控并不太严重或有其他因素影响了判决结果。
所以印度所谓的进行“反洗钱调查”从始至终都是个噱头,否则事情严重的话又怎么轻易放人和开出这么低的保释金。印度只需要随便编造一个理由,就能对外企下手,通过这些方式巧取豪夺,要么是获得中企的罚款金额,要么是把印度籍人士安排到中企高层。
难道印度的目的已达到?至少目前来看,印度的行动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敲打作用。
之前印度就提出要求,要让中企印度分公司任命印度籍人士为CEO,CFO等高管。而且还要让印度公司参与中企供应链的合资运营。
印度做这些无非是想扶持本土企业发展,壮大制造业,但不知道印度有没有想过,如果外企对印度市场失去信心,选择了离开,印度又该如何是好。
同意的请点赞,欢迎转发,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