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时期,一个英国人镜头里的上海,这些景象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老照片聊历史 2024-09-20 15:15:15

英国人乔治·阿尔弗雷德·约翰逊(George Alfred Johnson)是一名建筑师,他于1905年漂洋过海来到上海,当时口袋里只剩下十英镑。八年之后的1913年,他在上海外滩锦江路建立起了自己的土木工程师公司。

以本组照片为乔治·阿尔弗雷德·约翰逊在1906年至1911年间拍摄的,再现了清末时期上海民众的生存状态。

城门

门扇半掩的上海城门。斑驳陆离的墙面和城楼前长着的小树,都说明城墙的古老以及当时社会的颓败 。一个小孩子站在城门洞前,显得越发渺小了。

大境阁

上海于元代建县,一直没有修筑城墙。明代时因多次遭到倭寇袭扰,便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赶筑了一座方圆九华里,高两丈四尺的城墙。大镜阁是建在城墙上的一座阁楼。

商业街

上海的一条购物街,路边还是传统带有马头墙的两层木楼,近景处左侧是“丰合烟号”,门头挂着“本号自运各国香烟”的横匾,很显然,这在当时是一个卖点。右侧街角处则是“上海江浙怡乐旅社”。

看热闹

乔治在街头拍摄的一张百姓照片。上海早在1843年11月17日便已正式开埠,尽管已过去62年,但街头的百姓们依然对面前照相的洋人发生了浓厚兴趣。

扇铺门前

一大群打扮不同,神情各异的人聚集在一家专门卖扇子的铺面前面,男女老少都有。而最为抢眼的,莫过于人群中间一只编号“496”的红色消防栓。

两名穿着围裙的妇女和一名年轻男子,妇女正在一块门板上用浆糊处理布料的碎片,制作布鞋鞋底的材料。其中一名妇女显然并不高兴被拍照,用手臂遮住了脸。

一群人

摄影师镜头里的上海表情:小孩子的好奇,青年人的迷茫以及中年人的忧心忡忡。

底层百姓

街头的两个男子,身上身穿打满补丁的衣服,蓬头垢面,衣衫不整,当一个人不得不为每天不挨饿而奔波时,是没有心情注意自己的仪表如何的。

裁缝家庭

尽管当时上海的洋人非常之多,但普通百姓对这些人还是心存戒心的,当这户以裁缝为生的人家看到洋人把相机对准自己的时候,脸上,露出了诧异与戒备神情。

木工的妻子

坐在门前洗衣服的木匠妻子,身下坐着木凳,面前摆着木盆和木桶,身后的房间里摆着各种木料。简直就是一个木头的世界。

刺猬

洋人和一名妇人站在街头正在讨论脚下的刺猬,旁边站着一位拿着烟斗的男子,显然是听得津津有味。不用担心语言沟通的问题,因为有些洋人已经在上海生活了几代人了,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

挑夫

这名男子一看就是一个老实本分且勤劳干活的人,然而,即便是在当时经济最为活跃的上海,也依然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是他不努力吗?显然不是。

人力车

人力车是当时平民出行的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最初叫东洋车,1870年最早在日本出现,1894年1月,由一个洋人从日本引进到上海。

男孩还是女孩

一个年轻人坐在一处拆迁地的大石条上,虎视眈眈地看着摄影师。照片原注释说画中人是一个姑娘,看脸庞很像,但是却拥有一双大脚。是男孩还是女孩呢?

大生号

南京路与福建路交叉口的“大生号”商铺,外墙上刷着大号的字体,写着“两洋海味”、“闽广洋糖”、“浙宁茶食”等字样,非常醒目。

城隍庙

上海城隍庙正门前的几名年轻人,身后的对联今天仍存,完整的内容是“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旁边还挂着“募捐修葺”的告示。

天后宫

天后宫又名妈祖庙,坐落在河南路桥桥堍处,建于1884年,内有戏楼、厢房、看楼、钟鼓亭、大殿、寝宫楼等建筑。1980年大殿整体移至上海方塔园内,改名为“天妃宫”。

葬礼

街头一支送葬队伍,女眷站在一个白幔帐内跟随队伍往前走。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各地风俗兼容并蓄,单就送葬的礼仪来说就是五花八门,并没有固定的模式。

船家

黄浦江边的木船,层层叠叠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江面,仿佛是一个由木船组成的社区。木船既是他们的谋生工具,也是他们的家。

0 阅读:4

老照片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