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最有气势的一首诗,雄浑壮阔波涛汹涌,颔联传唱千古

长风文 2024-07-24 05:37:02

孟浩然是唐代诗坛上一位不容忽视的大家,他出生于襄阳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才华出众。

年轻时他便在诗坛崭露头角,后更是漫游于各地,和许多著名文人诗人交游唱和,使得他诗名远播。

可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年代,才华横溢,诗名卓著的孟浩然,竟然一生都未能踏入仕途。

在他的前半辈子,没有强烈的出仕愿望,年纪轻轻就隐居在襄阳鹿门山,又或者到处漫游,过着自由闲适的生活。

等到他四十多岁想出仕做官时,去长安参加科举,或许是对时事和热点认识不足,导致发挥失常名落孙山。

本来凭借他的诗名和才华,可以走走后门不用笔试混个一官半职的。

有次王维成功引荐玄宗面试他,可他蹦出一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惹恼了玄宗,功亏一篑。

后来襄州刺史韩朝宗出面,让玄宗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可到了约定的时间,他竟然和朋友喝的酩酊大醉,放了韩朝宗的鸽子,白白错失机会。

其实孟浩然下半辈子看到自己的好友都当官了,心里也痒痒的。

他也渴望能够有所作为,能够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才华和力量,所以才会多次前往京城谋求官职,还写诗干谒过权贵。

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便是来干谒当时的宰相张九龄,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的举荐和重用。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的首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描绘了洞庭湖八月水势浩渺、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水天一色的壮阔景象。

“八月”点明了时间,此时正值湖水上涨,湖面开阔,水天相接,营造出一种宏大而悠远的意境。

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茫茫云梦泽水汽蒸腾,给人一种整座岳阳城都在瑟瑟发抖的感觉。

“气蒸”二字写出了洞庭湖上云雾缭绕、水汽蒸腾的景象,仿佛整个云梦泽都被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气之中;

“波撼”则形象地表现了洞庭湖波涛汹涌、声势浩大的气势,连岳阳城似乎都在波涛的冲击下微微颤抖。

这两句诗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洞庭湖的雄浑壮阔和磅礴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这气势磅礴的一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也是洞庭湖诗史上最绝的一联诗。

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由写景转入抒情。

诗人面对浩渺的洞庭湖,产生了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的感慨,这里的“舟楫”象征着进入仕途的途径和机会。

因为诗人觉得在这样一个圣明的时代,自己如果无所作为、每天闲居在家,那简直是一种耻辱,内心很惭愧。

这两句诗表达了孟浩然渴望入仕、一展抱负的急切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怀才不遇、无人举荐的无奈和苦闷。

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诗人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情感。

“垂钓者”指的是那些已经在官场中有所作为的人,“羡鱼情”这里巧妙地化用了《淮南子·说林训》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的典故。

这句的意思是诗人很羡慕那些能够入朝为官、为国家效力的人,自己也很想这么做,可是却没有机会,只能徒然地怀有向往之情。

这两句诗言下之意就是表达自己希望得到张丞相的引荐和赏识的愿望,让自己能够入朝为官,为国为民做出贡献。

孟浩然的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将写景、抒情、言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又抒发了自己渴望入仕的政治抱负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语言凝练,是唐代山水诗中的佳作,也是孟浩然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

可即使写下如此优秀的干谒诗,孟浩然也没有如愿踏入仕途。

毕竟像他和李白那种豪爽、大方、直率、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行不为饰,动以求真”的性格,根本不适合官场的繁文缛节,以及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

李白只是当了几天翰林供奉,就被赐金放还了。

后来张九龄被贬荆州长史时,召孟浩然当幕僚。就这孟浩然也胜任不了,仅干几天就溜回家过悠闲日子了。

0 阅读:260

长风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