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祖父周福清:鲁迅一生不愿提他,死后所有日记都被鲁迅烧了

陋室文史 2024-05-14 16:20:57

来源:中国知网 原创稿

提起鲁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凭借着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思想洞察力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鲁迅的作品对于我们来说也早已耳熟能详,鲁迅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他的家庭状况,浅显的了解他的父母。

可有这样一个人,他与鲁迅有着骨肉亲情,却几乎从未在鲁迅的作品中出现过。

鲁迅对他的不喜欢,甚至上升到了烧掉他的遗物,这个人就是鲁迅的祖父。

意气风发少年郎

鲁迅的祖父名叫周福清,又名周致福,号介孚,因此人称介孚公。

虽说鲁迅和祖父性格十分合不来,甚至鲁迅有些鄙夷他,神奇的血缘却使两人十分相似。

和鲁迅一样,周福清自小痴迷读书,小小年纪却目标坚定,有着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在那个封建年代,穷苦的家庭使他上不起昂贵的私塾。

即便如此,周福清也没有放弃读书。反而跑到了家附近的私塾,当起了旁听生。

当时这些私塾里有个规定,为了使大族子弟能够更好的学习到知识,考取功名,允许各私塾间子弟来回走动,流动学习。

这对周福清来说,无疑是个绝佳的机会,他趁机伪装成大族子弟一个私塾,一个私塾的听讲。

他天资聪颖,同一节课经常比同其他大族子弟收获的都多,老师们也十分喜爱他。

即使后来知道周福清并不是私塾的学生,私塾的教书先生,也十分欢迎他来听课。

面对自己在读书上的天赋,周福清也并没有浪费。

他坚信求取功名就可以改变自己和家人穷苦的命运,认为科举仕途,进朝为官是十分光宗耀祖的事情,因此他的生活也始终围绕着科举两个字转动。

皇天不负有心人。周福清靠着自己数年来的辛苦耕耘,终于考中了庶吉士。

所谓庶吉士,就是指新中士子能力超群的一批人,并且要皇帝亲自挑选,能入选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当周福清得知自己被选中时,心情十分激动。

这对于一个自小以来就信奉着读书科举改变命运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励。

与周福清同一批的庶吉士奉旨进入翰林院学习,由翰林院有经验的老师传授知识,三年后进行考核。

考核成绩优异者可以留任翰林院,其余的人则被分配到六部担任主事或担任地方官职。

最后的考核中,周福清考了第二等35名,无缘留任翰林院,但他心想能够去地方做个一官半职也是极好的。

当周福清怀揣着意气风发的少年之气,渴望在官场上大展宏图时,现实却给了他重重一击。

黑暗的仕途

周福清被分配到四川,奉旨当了个知县,正七品,也就是现在的县长级别。

家中母亲已经年迈,周福清并不想远离家乡,跑到四川,于是他就以亲老为由,跑到了江西省金溪县担任知县。

当时的知县,掌管着一方的政治钱财,有着大把的中饱私囊机会。

加上晚清的官僚政治及其腐败,官官相护,剥削百姓的事情并不少见,不少人都是抱着发家致富的想法担任官员。

周福清却十分不耻这种观念,认为自己要做个清廉的父母官。

他既不贪赃,也不枉法,在处理民情案件时,都是坚持公事公办的原则。以法律为依据,争取为百姓主持公道。

他在治理一方时,经常遇到流氓恶霸或富商买通官员的情况。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执法的公平公正,周福清规定所有案件必须即刻处理,不可拖沓。

周福清为人清白正直,根本不懂得官场上那些阿谀奉承之道,他自视清高不屑与晚清官员为伍。

然而,做官并不是独善其身就可以,至少在晚清 ,腐败的清政府不允许周福清这么做。

作为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他很快引来了同僚们的嫉妒,上司也看他十分不顺眼。

有一天,他的直属领导,两江总督沈葆桢上书弹劾他,导致周福清丢了自己的七品芝麻官,被贬为教职。

一身正直之气的周福清终于明白,如果不想办法融入这些官员,那么他的仕途之路必定不会顺利长久。

周福清想尽一切办法挽救自己现在的局面。

他变卖家里的田产,买通上层官员,在他40多岁时,他担任内阁中书。

内阁中书虽然官职不大,但是日后晋升途途径非常多,担任乡试主考官或军机处官员等。

周福清在这个位置上,一待就是十几年,虽然没有晋升,但他也学到了不少为官的圆滑之路,家境日渐充裕起来。

就是这一年,周福清的一个错误决定让他的仕途生涯就此结束。

为儿子仕途花钱买官

为官多年的周福清深谙官场之道,在晚清动乱的社会环境下,他便想儿子考取功名,入朝为官。

有他在朝中多年的苦心积累,儿子在朝中做官,想必也是十分容易。

周福清的大儿子,就是鲁迅的父亲周伯颐,自从考上秀才之后,每次科举考试都狼狈而归。

这让周福清急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终日替儿子感到忧愁的他,希望能够快速的找到一条捷径,帮助儿子入朝为官。

巧合的是,周福清从五个同乡口中得知,今年乡试的主考官是和周福清同日考上进士的殷如璋。

同乡和周福清在一起吃饭时,不约而同的都聊到了儿子的科举事业。与周福清同病相怜的是,他们的儿子也同样不争气。

同乡便商量着拿银子打点一下主考官,为儿子的科举之路,谋求一条捷径。

这年正逢慈禧太后五十九岁,马上就要到了她的六十大寿,为了表达慈禧太后举国同庆的心情,按照老祖宗的规矩,可以在这一年多开一次科举考试。

同乡们得知这个消息后,觉得不能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打起了走后门的主意。

多年官场摸爬滚打的周福清虽然不如以前那样刚正不阿,但对于这类掉脑袋,诛九族的大事心里还是有些害怕。

他又转念一想,儿子愚钝,家族同龄之辈又无人可以依靠。

自己如今也只是一个七品小官。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以后恐怕儿子就无缘仕途了。

对他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政局的腐败,世家大族科举作弊对他来说已经屡见不鲜。

想到这里周福清在内心告诉自己,出淤泥而不染不会得到赏识,眼下最要紧的还是为儿子谋求个一官半职。

于是,周福清开始行动,亲自谋划了这场科举徇私舞弊案。

周福清给考官殷如璋寄去了一封信,一同塞进信封的,还有一张一万两的银票。

同乡介绍说:“陶阿顺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比较机灵,相信一定能够帮助周福清顺利完成此次行贿。”

周福清带着从同乡家里借来的长公陶阿顺,一同从浙江赶赴苏州。

为了避免别人怀疑自己,周福清决定将这件事完全的交给陶阿顺去办。

陶阿顺临走之前,周福清紧张的不行,千叮咛万嘱咐:“这事情十分关键,是几家人掉脑袋的大事,千万不要出错。”

陶阿顺没想到周福清竟然这么信任自己,顿时觉得责任感油然而生。

他看着周福清郑重的神态,内心也十分感激他的信任,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任务完成,不辜负老爷的信任。

陶阿顺经过一番奔波,兜兜转转终于来到了殷如璋所在的船上。

船上并不只有主考官殷如璋一个人,副主考官和其他的官员都在,像是在说些什么。

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成功,可以松一口气的陶阿顺,把信封交给了殷如璋,说道:“多年不见,我家老爷很想念与您同窗的日子,特地让我来写信问候。”

周福清与殷如璋两人多年没见,偏偏这个时候联系殷如璋,这让殷如璋怎么能不多想呢?

为了不让别人起疑心,他回答陶阿顺说道:“知道了,你回去吧,替我向你家姥爷问好。”

副主考官怎么会不知道信封里装的是万两银票呢?多年以来,在官场摸爬滚打,他察言观色的能力已经炉火纯青了。

可他没有明说,一是因为自己受制于殷如璋,只是个小小的副考官,二是为自己仕途谋划,官大一级压死人,殷如璋不是他能得罪起的人。

副考官只好装作什么也没看见,与殷如璋闲聊几句之后,就打算打道回府。

到这里事情进展得十分顺利,只要陶阿顺顺回去向周福清汇报即可。

谁成想陶阿顺又杀了个回马枪,他想:“该怎样向老爷证明,我把这万两银子交给考官了呢?”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如果老爷不相信我说的话,认为是我私吞了这万两银子该怎么办呢?”

思来想去,他决定再回去找殷如璋一趟,请他给自己写个回执,自己好拿回去向姥爷交代。

陶阿顺一路小跑,再次回到殷如璋的船内。殷如璋和船内的副考官见到陶阿顺都十分惊讶。

还没等两人过神来,陶阿顺就高声喊道:“我是回来证明自己将那一万两银子交给您,还请主考官给我写一个回执。”

听到这里,殷如璋和副考官的脸色都十分难看,为了摆脱自己的嫌疑,殷如璋大声呵斥他。

殷如璋说道:“满口胡言!我什么时候收了你家一万两银子?”

头脑呆傻的陶阿顺依旧没有被殷如璋的这句话点破,他手指着桌上的信封说道:“一万两的银票就在这个信封中。”

为了自证清白,殷如璋只好在副主考官面前打开了这个信封,发现信封里果然有一张一万两的银票。

殷如璋心想:“周福清派来一个这么不长脑子的下人,我也帮不了你了。”

殷如璋当场把自己撇的一干二净,声称对此次行贿的事情并不知情。陶阿顺被官兵抓进了监狱。

大祸临头仕途不保

殷如璋转头和旁边的副主考官说道:“刚才兄台一直在场,兄台可要为我作证啊。我没有收受他们的贿赂,也不知道信封里有一万两的银票。”

殷如璋为了自保,选择牺牲周福清,他将这件事捅了出去,告知官府。

周福清得知陶阿顺被抓的消息,知道事情败露,大事不妙,急忙之下,他准备跑路。

他走了,他的家人跑却跑不了。

周福清的儿子周伯宜被官兵抓进了监狱,从小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周伯宜十分不适应监狱里的生活,没下狱几天就染病了。

周福清知道自己的宝贝儿子被抓进了监狱,放弃了日的逃亡生活,到上海官府自首。

为了救出作为一家之主的周福清,周家便卖了大量的田产房屋,没过几天,曾经富甲一方的周家落魄不堪。

好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经过周家人坚持不懈的打点,在朝堂上终于有官员肯为周福清说话。

这样周福清才免去了死刑,被判为死缓。

在监狱里的八年,他的家人每年都要筹措大量的钱财保住周福清的一条命。

也是因此开始,周家一落千丈,一步一步走向了落败。

八年的牢狱生涯,不仅周福清过得苦不堪言,他的家人也同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最后,周福清刑满出狱。出狱后的他整日意识消沉,喝大酒,骂骂咧咧。

童年时的鲁迅对这位爱耍酒疯的祖父,印象非常不好。

那么鲁迅为何会烧掉周福清的日记呢?

鲁迅刚刚出生时,正逢周福清官场正盛,一家人过得幸福美满。行贿一案之后,鲁迅的父亲从此撒手人寰。

鲁迅将父亲的死全部归结在祖父周福清身上。

再加上鲁迅本就是个一身正气,厌恶官场黑暗腐败的人,这从他的过往作品中也可见一斑。

所以,鲁迅一直都对祖父“行贿”的行为深恶痛绝,以他为耻。

对他来说,家族落败没关系,但决不能是因为这种“腌臜事 ”落败的。

正因如此,鲁迅才从不在作品中提自己的祖父,更是将他的遗物和日记,几乎尽数烧毁。

结语

这场科举舞弊案不仅毁掉了周家人原本幸福美满的生活,也毁掉了鲁迅原本单纯美好的童年。

后来有记者采访鲁迅说:“对祖父有着怎样的情感?”

鲁迅并没有直面回复,只是说道:“他走后,我烧掉了他的日记,满本子记着些姨太太,有什么好留着的。”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鲁迅祖父周福清研究》——陈龙波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FC2wxXHna7p_aNGqNiK9agltV9rqMEveuQlMKH3krW58yB4ZexpWiCRA6no0z3nArmNtaQHLt9cLUi0SC1Ons1_76ipbSwaoK1PNH_uPor20aYUMpMjIILZBfVb7M5vxPKxyOnGtPbScCvEGSpCFDQ==&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中国知网《鲁迅祖父贿考案始末》——郭宇一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FC2wxXHna7p9tGqxUyS5ieuaZ_aWnhGhdEMT9-qM7OG02CX-j5B5vE84JXZELVYbHIc0m1Rh645_qO-NLrHSac0Adqn0sAhfhGA_ecg4lDOs6Q543stJjc10GX_p17Lyy8gp3-PAeA8=&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0 阅读:23

陋室文史

简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