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排骨”,大用处

沈宁的笔记 2024-08-31 20:20:31

今天,吕医生做门诊宫腔镜手术的麻醉。

门诊宫腔镜手术,都经过了麻醉门诊的评估,大都是一般情况良好,年龄不太大的病人,而且手术相对简单短小,麻醉方式通常是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全麻。

这是今天的第一台宫腔镜手术,患者是45岁的健康女性,体重80kg,身高158cm,因阴道异常出血接受这台手术。患者肩下垫薄枕,截石位仰卧于手术台上,吕医生依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0mcg,丙泊酚120mg,患者入睡,手术开始。

这时吕医生发现,患者只有呼吸动作,但没有呼吸气流,这是常见的上呼吸道梗阻,通常是由于舌后缀导致的。于是吕医生轻轻使患者头后仰,有呼吸气流了,但有些许喘鸣音出现,患者虽然在麻醉状态,但有“用力”呼吸的表现,说明梗阻没有完全解除。

托起患者下颌,喘鸣音消失了,但是鼾声如雷。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仍是鼾声不断,但不用托下颌了。吕医生打算先处理到这一步,也许手术很快就结束了呢。

在追加一次药物后,患者需要托起下颌才能维持满意的通气,而且手术看来一时难以结束,于是,吕医生给患者放置了口咽通气道。效果很好,梗阻解除了,吕医生觉得手术室里监护仪以及膨宫泵的声音都显得悦耳了。

这时,手术医生说:“你们这个‘小排骨’真好啊,放上之后,手术都好做了。”原来,当呼吸不畅时,机体为了能维持比较满意的通气,肋间肌和膈肌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导致呼吸动度增大,腹部起伏的幅度会增大,从而对手术操作造成影响。这个被术者称为“小排骨”的小小的口咽通气道,不仅解除了呼吸道的梗阻,还提供了良好的手术操作条件,可谓一举两得,更不用说它那简单的放置方法以及极低的价格,值得麻醉医生青睐。

手术顺利结束,病人醒后没有任何不适。

口咽通气道是麻醉医生的“老朋友”,它的放置方法:从右侧口角反向放入,然后旋转180°到达功能位置(弯曲部分下面压住舌根,弯曲部分上面抵住口咽后壁)。

但应注意,口咽通气道型号不宜过小,否则可能会将舌体推向咽后壁,加重梗阻,放置时应当有适当的麻醉深度,否则可能会引起咽反射,咳嗽,呕吐,喉痉挛甚至支气管痉挛。

保定市妇幼保健院 麻醉科 吕林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

0 阅读:1

沈宁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