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为庆祝即将到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湖南卫视拍摄了一部反映反映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于1945年在湘西进行最后一次殊死搏斗的电视剧《最后一战》。
在这部电视剧中,著名演员杨猛在剧中饰演了颇具传奇色彩的抗日名将邱维达,真实再现了他面对日本鬼子的最后一击时,运筹帷幄、正直睿智的大将风范。杨猛也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当年的“飞鹰奖”最佳男配角奖。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邱维达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此人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绕了一个大圈子,最终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一、
1904 年,邱维达出生于湖南平江县献忠乡鹰嘴石一户富农家庭,在家中三兄弟中排行第二。
邱维达的父亲虽然是个农民,但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因此在邱维达很小的时候,便把他送入英国教会在平江县创办的培元小学读书。
邱维达在平江县读书期间,恰逢“五四”运动爆发。受“五四”运动思想浪潮的影响,邱维达和同学们也自发组织起来上街游行示威,宣传革命思想。这种做法很快便引起了英国人的不满,于是将为首的邱维达等几名同学开除出了学校。
被开除后,邱维达怕父母责骂,一时不敢回家。正在这时,他在游行示威中认识的平江县中学学生钟期光找到邱维达,告诉他平江县中学的师生听到他们因爱国而被英国教会学校开除的消息,都非常气愤,欢迎他们转学到平江县中学,继续学业。邱维达一听大喜,从此和钟期光便成了同窗好友。
1924 年,邱维达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两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任六期区队长。当时黄埔军校正跟随蒋介石北伐,邱维达不愿留校,找到何应钦,再三请求赴前线参战,得到了何应钦的批准 。
在北伐中,邱维达被分到叶剑英为团长的教导团一营十连任连长,从此开始了他24个春秋的戎马生涯。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叛变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利用国民党内部的矛盾,组织由我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和警卫团一部以及工农武装在广州举行起义,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
邱维达也跟随叶剑英参加这次起义。后来他曾回忆说:“当时全团人员除共产党员外,均感到突然。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首先将张发奎派来的参谋长朱勉芳处决,然后分兵收缴广州城各反动武装。指挥部设在广州市公安局内,一夜之间,除肇庆第四军留守尚未肃清外,全部解决。”
广州起义失败后,邱维达只身逃到韶关,在黄埔同学会的介绍下,到徐州投奔黄埔时认识的学长王耀武,在王耀武的手下担任连长。之后王耀武升任补充第一旅旅长,邱维达也被提拔为第306团团长。
1934年11月,王耀武奉命率部围追方志敏等人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得知方志敏部当时正在汤口休整后,王耀武在谭家桥设伏,导致红7军团损兵折将,红十九师师长寻淮洲牺牲,红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被俘。
邱维达也参加了这场战斗,但他从心底认为内战是炎黄子孙自相残杀,所以在伏击红七军团时,他只是虚张声势,出工不出力,使得红7军团政委乐少华、政治部主任刘英等8名师以上干部得以冲出了包围。
战后,王耀武虽然也对邱维达有所不满,但一来两人私交很好,二来在战后王耀武马上升任五十一师师长,因此也没有再找邱维达的麻烦,反而还帮助邱维达,将军衔由中校晋升为上校。
二、
抗战爆发后,第51师编入第74军麾下,受军长俞济时的领导。此时的邱维达,与围剿红军时相比简直像是换了个人,在8 年艰苦的抗日战争中,他身先士卒,全力投入,从淞沪战役起到湘西会战止,先后参加了上海、南京、武汉、南浔、长沙、衡阳、湘桂线、湘西等会战,表现得极为英勇。
1945年,邱维达升任第四方面军中将参谋长。同年4月,参与指挥了抗击日军的湘西会战,获罗斯福总统签署授予的自由勋章。
湘西会战亦称雪峰山会战,是八年抗战中最后一次大战。
雪峰山南北横贯湘西洪江、安江、溆浦之间。山的西麓是我军东线空军基地,中美混合飞行团第五团团部所在地,凡长江两岸各省:苏、浙、沪、皖、闽、粤、赣各地,空运军用品均由此起运。基地拥有最新式野马P51型战斗机,B24、B25轰炸机,C43、C47运输机。在几次空战中,P51把日本零式战机打得落花流水望影而逃,日军恨之入骨。
为拔掉芷江空军基地这颗眼中钉,日军纠集了六个师团的兵力,统称为“樱兵团”,由第二十军司令官坂西一郎中将任总指挥,向国军发起总攻。
针对来势汹汹的日军,参谋长邱维达拟定了三个作战方案,上报给司令官王耀武。王耀武选择了一号方案,第七十四军负责武岗到安江地区,第一百军负责隆回地区,第七十三军负责新化地区,九十四军驻洪江监视桂北龙胜之敌,十八军胡琏部与新六军控制安江、黔阳地区,为第二线机动兵团,待机使用。
随后,王耀武将司令部一分为二,他和副参谋长罗幸理在安江指挥全局,邱维达则率司令部其余人员移驻辰溪,指挥左翼部队,在雪峰山构筑工事,诱敌深入。
日军以联队为单位,不顾一切钻隙西进。为捕捉战机,邱维达下令第十八军封锁溆浦县境内公路,将进入雪峰山之敌全部包围在我军预设好的包围圈中。
4月16日,日军进入我包围圈,中国军队与日军恶战多日,日军疲饿交加,只得打出白旗向我投降。
这一战,日军伤亡2.7万人,美军顾问对我中华将士顽强作战、奋勇杀敌的精神十分佩服,称此战可与美军在塞邦岛登陆战媲美。不久后,美国总统罗斯福亲自签署命令,授予王耀武和邱维达自由勋章一枚。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邱维达代表第四方面军参加了在芷江举行的日军投降仪式,这也成为他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三、
解放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节节败退。1947 年,整编第74军在孟良崮被我军全歼后,蒋介石召见邱维达,任命他为第七十四军军长,要他重新整编部队,继续与解放军作战。
从蒋介石官邸出来后,邱维达对儿子邱继说:“蒋介石这是将绳索又套在了我的脖子上。”
1949 年 1 月,淮海战役临近尾声,邱维达知道大势已去,于是顺应潮流,主动向解放军缴械投降。
邱维达投降后,受到了许世友的接见,并在许世友的兵团司令部住了几天。在谈话中,许世友得邱维达与刚被我军俘虏的济南城防司令王耀武关系非浅,于是和邱维达商量说:王耀武现在山东益都县学习,希望邱维达云找他谈一次话,让王耀武彻底放弃幻想,接受改造。
接到许世友的这个命令后,邱维达立即启程前往益都。途中他感慨万千,忍不住赋诗一首:“虚度韶华四十五,分飞劳燕倾巢空,孤舟迷航何处去,祖国山河一片红。”
1949 年 1 月底,邱维达到达山东益都县华东军区解放军官团,在一座四合院的民房里,见到了王耀武。两人畅谈了各自的近况后,邱维达主动向华东军区领导提出,自己也想留在军官团学习一段时间。他的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华东军区领导的批准。
邱维达的这种态度,也给华东军区领导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据说新中国成立后,有人建议将邱维达送到功德林改造,华东军区领导毫不犹豫地否决了这个提议。
在解放军官团学习期间,邱维达得悉他的同窗好友钟期光,现在正担任华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便写信与钟期光联系,谈了自己前半生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和今后的打算,表示“往者已矣,来者可追,要在后半生的岁月里,立志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一切从头学起,甘当小学生, 做一个好国民。”
钟期光很快便给邱维达回了信,并在信中勉励邱维达好好学习,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四、
1950 年 3 月,经钟期光推荐,邱维达调到华东军政大学担任教员。临行前,他去向钟期光辞行,感谢钟期光的帮助。
钟期光对邱维达说:“革命不分先后,黄埔同学参加革命队伍的人很多,你通过改造学习,前途是光明的、灿烂的,望多多珍重。”
1950 年 11 月,邱维达接到刘伯承元帅的邀请,邀请他参加为成立军事学院筹备会议而举行的宴会。邱维达深受鼓舞,从此全身心地投入军事教育工作之中。
从 1950 年3 月到1958 年秋,邱维达在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任教 8 年。南京军事学院在当时是全军最高学府,学员都是解放军的中高级干部。面对这些战场上的胜利者,邱维达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积累的军事知识和实践经验,拿出来与学员们分享,受到了学员们的欢迎和尊重。
2006年拍摄的电视剧《亮剑》中,也有一位在南京军事学院任教的原国民党将军常乃超。而邱维达,正是这个常乃超的原型。
当时高级系的学员虽然实战经验丰富,但普遍没受过正规军事科学教育,对系统的现代军事科学理论知之甚少,教起来难度很大。邱维达针对这种状况,经常加班加点对学员进行特别辅导,甚至连星期天也不休息。妻子心他的身体吃不消,劝他多歇歇,他却说:“要把上半辈子浪费的时光补回来。”
1958 年秋,邱维达转业到地方,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担负军事文史工作。他多次参加江苏省政协举行的文史工作会议,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无能,还曾赋诗一颂扬党和人民军队的丰功伟绩:
文史价值岂能量,纸砚悲欢日月光,勤编苦纂千钧笔,一部春秋万代芳。
为保存抗日战争史料,邱维达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和搜集到的大量一手资料,撰写了多篇抗战史料。他编写的《我对湘西“雪峰山会战”的回忆》,曾刊登在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文史资料精选》(第十册)上的,为社会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真实原始资料。
更令邱维达高兴的是,自己的老上级王耀武经过十年的改造,于1959年得到中央的特赦,成为功德林里第一批被特赦的前国民党高级将领。
特赦后的王耀武,同样被安排从事文史工作,又一次和邱维达成了同行。两人经常通过书信和电话交流心得,探讨问题,都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到自豪。
上世纪八十年代,邱维达以正厅级待遇离休后,又往来于香港、澳门等地,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及台湾和平统一事业奔波。
1998年,邱维达在南京去世,享年94岁。
参考资料:
《湘潮》杂志:《黄埔老人邱维达》
《中国艺术报》:《《最后一战》:在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