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官视角的113条公考面试心经》18-19

岸话公考 2021-12-15 11:35:20

《考官视角的113条公考面试心经》 18-19

接续上文,我们继续...

18.在你擅长的领域发掘例子。

这一条我在当时在面试考场上速记为:XXX、优秀共产党员等例子,不如企业听感好。实际上,这是基于我当时在场上观感得出的直观感觉。

其实我并没有说清楚,这句话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些例子其实很好,正能量十足、经历丰富、发人深省。但很多考生“驾驭”不了,举出例子后给人感觉很空洞、很干瘪、很苍白,辅助佐证观点的作用并不是很强。

我认为,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对例子认识不够深刻、了解不够全面。很难多角度灵活变通运用,把例子用得活灵活现。尽管如此,但受制于面试准备时间短,往往没有时间全面查阅、了解、记忆那么多例子,让大家死记硬背那么多例子,也违背了面试考试的初衷。

那么,怎么破?

我认为,应该结合你的兴趣领域开发一些典型案例,正面、积极、阳光且能用以佐证的例子,行行都有,每个人的兴趣点和熟悉的领域也各有不同,围绕你擅长的领域讲,每个人都可以变成话痨。

挖好、挖深你的“金矿”,让它成为你面试场上的亮点。

有一位考生曾留给我很深的印象,他对历史很感兴趣,对历史人物也很了解,在作答时大篇幅地使用各种史实举例,有的例子很偏、很小众,一些人物事迹我甚至都没听说过。他举例子时很投入,考官们听得也很入神,虽然他的分数不是拔尖的,但也很高。其实单论面试技巧,他的水平其实并不算优秀,但是他真的是在讲自己的故事,举着自己熟知的例子,真正达到了鞭辟入里的效果。

就拿我个人举例来说,我敬重感动中国等优秀人士与优秀共产党员等模范人物,但出于对背诵与记忆近乎本能的反感,我是从不刻意准备他们故事的,一些故事我无法感同身受,亦无法高效记忆。与其我磕磕巴巴地举着这样的例子,不如我找找我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例如,我比较喜欢听读一些财经类的内容,如吴晓波的《大败局》《激荡三十年》、秦朔和刘维明的财经节目、《冬吴相对论(同学会)》以及喜马拉雅、蜻蜓FM、微信读书里面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里面可以挖掘整理的例子不胜枚举,甚至都不需要刻意记忆,因为你感兴趣,记忆效果相对也要好一些。又如,我比较感兴趣的球类运动领域,之于个人层面,有姚明、梅西等大咖的奋斗史,以及与其他天赋异禀如比斯利、巴洛特利等但最后“伤仲永”了的天才球员;之于行业,有竞技体育事业的兴衰和行业的变迁与发展等,不一而足。歌坛、影视圈亦是如此。可能会有人问,举这些合适吗?我认为合适,其实例子是中性的,重要的是你怎么呈现和诠释。

但也不是什么例子都可以举,违背主流价值观的例子,不要举;存在明显争议的例子也不要举,一般这种事情短时间内你很难说清楚,反而容易把自己给绕进去。

19.面试题干涉及专业名词时,请抓你懂的方面谈。

有人会说,这不废话么?我还能抓我不懂的谈?

但是,考场上什么奇葩都有,还真有考生仓惶之下,将专业名词“说文解字”般的掰开揉碎说,涉及到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也不回避,直面困难、不懂装懂。

因为考官手头有答案,瞎说对成绩还是有影响的。这块我简单结束吧,要有所偏废,抓大放小,把你懂的、有把握的说细、说精、说好就足够圆满了。

(未完待续)

0 阅读:16

岸话公考

简介:原创写手,公考趣谈、笔面试经验总结,体制内见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