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变好了,为什么还有人老想回到过去?

我喜欢四处溜达 2024-04-17 19:55:16

2024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同比名义增长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

这个数据看上去是很不错的,三口之家平均每月可支配收入达一万一千元以上,除去少数一、二线城市,在全国其他地方都算的算是不错的收入,对大部分家庭来说,如果能一直稳定获得这个收入,用不了几年妥妥的小康之家。

按这个数据推算,一个三口之家除去小孩正在读书没法创造收入之外,还有两个成年人可以工作,两人的平均税前工资在5600左右,几乎不用上缴个人所得税。

这一收入水平在我家乡(一个十八线小县城)也可以达到,因为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

我大妹夫妻俩就在老家县城上班,俩人都是初中毕业就踏上了社会,没啥特殊技能只能进厂做最普通的工作,好在俩人还算勤快,在县城电子厂上班,俩人每月收入在12000~14000之间。

这么看还超过了统计局给出的平均水平,但如果把条件放宽点再看呢?

大妹的公公婆婆都接近60岁了,农村人没有退休一说,都是活到老做到老,可是年纪大了能干的活确实有限,只能在家种点地,收入勉强维持自己的温饱。

如果按统计学来算个平均的话,大妹家人均季度可支配收入在7200~8400之间,按月算人均只有2400~2800之间。

这么一算问题一下子就看出来了,所以说虽然整体数据是好的,但那是被平均后的,用高收入人群来平均低收入人群,用经济发达地区来平均经济落后地区。

富人和穷人的收入平均后,穷人看似收入提高了,那只是被平均的结果,实际收入一点变化都没有,富人被平均后,收入看似降低了,实际财富也没一点缩水的迹象。

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平均后,经济发达地区的平均收入被稀释了,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家庭收入普遍高过平均值,但却没有提高一点幸福感,因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实际消费水平并没有降低。

经济落后地区被平均后,生活在这些地方的家庭收入普遍低于平均值,但却没有给生活增加一丝烦恼,因为经济落后地区的实际消费水平还是那样,没有任何变化。

所以说,这一统计数据对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或查看相关政策实施后的效果有一定参考作用,能反映出整体的变化趋势,却代表不了某个具体某个家庭。

统计的数据确实不能代表某个具体的家庭,但能反应出社会整体的变化,这点毋庸置疑,所以国家发布的这个数据肯定没有问题。

不排除人个被平均的事实,也不能否定这些年整个社会的收入水平确实提高了不少,大众的生活水平变好了很多的现实。

这就是统计数据的意义,社会整体有向上发展的趋势,个体也就会随着这一趋势发生变化,能力强的人变化的快些,能力弱的人变化的慢些,不管走的快还是走的慢,总之大家都在向上走,只有极少数人会向该趋势相反的方向走。

既然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条件变好这是事实,那为什么大家的幸福感没得到普遍的提升,甚至还有不少人怀念过去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

造成这个原因的主要问题是“创造的财富没有用在提高自己生活享受的事情上”。

大家看是不是这个道理,八九十年代虽然偶尔会有吃不饱饭的时候,但那时候的人依旧活的开心快乐,就是因为他们大部分的努力方向是专注于提高个人或家庭的生活享受。

比如今天能吃饱饭很开心,吃饱饭后还能有保暖的衣物穿同样很开心,除了吃饱穿暖外大家很少会去想其它的物质需求。

现在不一样了,吃饱穿暖已经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要吃的好穿的好才算有面,除此之外还要住大房子开好车子,简单说现代人对除提高个人生活享受外的物质追求太大了。

这里面除了和个人的欲望有关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要想实现这一目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刺激房地产,制造一个“刚需”的需求,而所谓的“刚需”就是个阳谋,事实是市场上根本就没那么多所谓的“刚需”。

什么叫“刚需”?

有房住才是刚需,买房子不是。

买房子是一种投资行为,所谓的“刚需”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一个阳谋。

制造这个阳谋最重要的一环是将房子和学校挂钩,你家小孩想要在城市上学必须要有房子,要想上好的学校同样必须要该地段的房子。

于是大家纷纷拿出所有积蓄去城市买房子,有钱人在一线城市买,普通人掏空六个钱包付首付,一线城市买不起就回家乡城市买,大部分人为此不惜背上未来几十年的时间来还贷。

结果就是房价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焦虑,为了缓解大家的焦虑,各地纷纷出台新的限购政策,将房价与社保进一步挂钩,就像烈火烹油越烧越红火,房价再次上涨,大家的焦虑情绪进一步提升,幸福感进一步下降。

最后一大堆新房子被建造出来,很多地方出现在“空城”现象,看似房子建了很多却没什么人住,有的人在外地打工,一年也就回来两三次;有的人有两三套房子,住也住不过来只能空在那;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除一线城市外大部分城市的房子都不是“刚需”,而是一种投资行为,买它就是为了增值而不是为了自己住。

收入水平提高了,生活水平变好了这是事实,公众幸福感降低了也是事实。

收入增长的同时个人债务也在提升,当债务的增长速度大过收入的增长速度时任谁都不会感到快乐,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在社会的发展趋势内个人的努力是没太大意义的,我妹在十八线小县城电子厂上班,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一个月休四天,才能拿到6000~7000的工资,而当地房价却在10000左右,你说这能感到快乐?

都说物极必反,面对这一情况新一代的年轻人开始了自己的反抗,这才有了“躺平”一说,既然没法改变自己的处境,不如就此躺平吧!

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这是当前很多年轻人的选择。

房价太高买不起房,那就花上几万块钱去东北边境小城鹤岗买房安家,在哪不是生活。

生养小孩的成本太高,干脆就不结婚了,连婚都不愿结了更别谈生小孩了,从我开始就“断后”又怎样。

身体无法做出改变心理也可以幻想下,于是就有人开始怀念过去那个并不富裕但很快乐的八九十年代,开始批判正常的剥削现象。

这没什么大不了,都是自然现象,而且是极其合理的自然现象,也可以说是回归事物本质的现象。

人生短短几十年,本不该全部用来追求外在物质的水平的提升,更多的应该是专注自己的生活享受。

为什么说发达国家的人普遍具有松弛感,而我们大多充满紧绷感,就是这个原因,我觉得我们最后也会达到这个状态。

就是个人收入除去小部分用于房子外,大部分还是用于日常提高生活享受方面,比如旅游、消费、娱乐,这才是符合人性的选择。

有了这种认知后我觉得没必要太过关注房价的变化,对普通人来说关键它没意义,很多事情也不是你关注就能改变的了的,有房住就行。

0 阅读:24

我喜欢四处溜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