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被骂了,因为她上了一档小年轻的综艺《脱口秀大会第五季》。这次她当领笑员,也就是裁判,有给选手留灯或灭灯的权利。但随便一搜评论,都是骂她的。大家的愤怒集中在几点:1、几次替大张伟拍灯,不尊重规则、也不尊重别人;
2、不好笑、没有梗,不适合喜剧节目;
我看下来倒觉得那英没那么差,顶多算走错片场了。这次那英和周迅一起来的,其实周迅也被骂了,因为她忘记拍灯,间接淘汰了一个讲的很不错的女选手。
但周迅好在她能开得起玩笑。李诞、大张伟几次调侃她和马赛克卓越的新恋情,她虽然不愿意多说,也没拦着。
这就是上喜剧节目的“代价”,首先你自己就得是笑料。等到那英出场,我以为串台到《中国好声音》了。
那英最有名的梗“妈的,最烦装逼的人”全场却无人敢cue,猜测可能是经纪公司提前和节目组打好招呼了。
说那英走错片场,她大概没搞清楚喜剧节目和晚会式节目的区别。喜剧最怕上价值,不知道是不是那英刚上完《乘风破浪的姐姐》,没事总高喊“女性主义那一套”。有个30+女选手讲身为“老女人”的苦恼。她没打女权牌,而是解构了社会对女性年龄的奇葩要求。先制造女性的年龄焦虑,再用消费主义让女人为这种焦虑买单。
那英应该没听出来女选手的言外之意,只是一听到话题讲“30岁女人怎样怎样”,就直接照搬《姐姐》节目组的那一套。留着齐刘海的那英说:我觉得作为一个新女性...
听的李诞赶紧把话题转到周迅的小男友身上,才勉强稳住场面没变成女权宣誓现场。这波周迅背锅。
《脱口秀大会》办了这么多年,最大困境是选手不够用了。所以这季请了很多“草根选手”,其中有个盲人的段子特别好笑。他没卖惨,只是说出了“为什么街上看不到盲人”背后的荒谬之处。不卖惨,因为喜剧最烦这种虚假的共情。
而那英点评时又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不清楚这是不是《好声音》留下的老习惯?可《好声音》也不再问“你的梦想是什么了”啊?
那英还是那个大姐大,坐在她旁边的大张伟可谓瑟瑟发抖。第一次那英笑嗨了“啪”的就把他的灯拍了。
第二次大张伟试探的小手忐忑的放在灯上,他在看那英的眼色。那英二话没说又“啪”地替他拍了灯。连续两次失去自主选择权,可怜大张伟还得笑着说“您拍的对”。
说白了,那英还是那个“大姐大”。她以为自己做评委是有权利的,没搞清这是个戏谑的场合。越端着越被嘲,越想赢越被骂。“大姐大”一直是那英的流量标签。刚好这几年赶上综艺爱打女性牌,她的“虎”反而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real”。最近那英特别火,除了著名的“最烦装逼”梗,还有句高效骂人的“放他妈个屁”!
(不好意思截糊了,实在是那姐太激动了)别人说脏话会被骂没素质,那英却获得了脏话豁免权。她的“大姐大”气质甚至直接让她变成个喜剧人。《乘风破浪的姐姐》初舞台,别人跳成这样会被骂没实力,轮到那英大家都忍住笑说“不容易”。
“大姐大”让那英重新翻红,同时也限制了她的发挥。这次上《脱口秀大会》被骂的最大原因,就是太端着了。搞喜剧,第一步就是要拿大人物开刀,所以李诞一直在给她挖坑。比如有个50多岁的大妈,说了个自己“想去国外看老头”的段子。李诞就强调那英一听“国外老头”就笑的不行。本来那英自嘲一下也就过去了。没想到她紧张了,先强调自己不爱国外老头;
反而教起台上的姐妹如何安度晚年,“别天天跳广场舞”。
这就给李诞逮到痛点了:既然那英最在意年龄话题,拿就拿年纪开涮。果然等王建国上来说段子,不小心提起年龄时,李诞又开始找茬。王建国说自己搞脱口秀的“工龄长了”,李诞就提醒说“那姐可是89年就出歌了”。
那英明显被噎了一下,然后尴尬把话题从敏感的“年龄”,转到了纯属废话的“好好工作”上。当然这也不能怪李诞,干喜剧就得这样,他吐槽起来也不把自己当个人,台上随便什么人都能讲他离婚的段子。而那英的困境在于,她想与民同乐,又不能真的放下面子。这可能是她同时代艺人共同面临的问题。旧传统中资历、前辈这些概念,在新的传媒语境中都被消解了。甚至新一批观众首先看不爽的就是曾经掌握话语权的那批人。
如果那英不想再被骂,我也有几条建议:1、学习于谦大爷的自嘲精神,说我抽烟喝酒烫头完全没问题。只要底线够低了,也就没有人设崩塌的空间了。
2、学习张雨绮,黑料也是笑料。你说我看男人眼光不行,我说没离三次婚都没法进好莱坞。
3、最后一招属于摇滚教母梁龙的,轻易不建议使用:直接占据主动权,在你们拿我写段子之前,我先把自己“糟践”了。毕竟一个疯起来连自己都怕的人,别人还能拿你咋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