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毛主席一生所倡导、恪守的做人准则。他尊敬长辈,爱护长辈,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对于家乡韶山的许多老人,毛主席时常萦念在心,以至几十年后仍能清楚地记起他们的名字,并风趣地回忆起那些往事。
毛主席与韶山亲友
毛主席的嫡亲堂婶陈氏,人称“蔚生六阿婆”,是毛泽建烈士的母亲。堂叔毛蔚生(贻经)在民国八年(1919年)就去世了。陈氏含辛茹苦,苦苦支撑着这个贫穷而破碎的家庭。尤其是女儿毛泽建牺牲以后,六阿婆一家深受迫害,东躲西藏,受尽了苦难,好不容易才把几个儿子拉扯大。毛泽东对这位婶母十分尊敬。
1949年10月,毛主席在北京接见堂弟毛泽连时,回忆起小时候见到婶母的情景,兴奋地说:“婶母会办饭菜,菜炒得好,要是她身体好,叫她到北京帮我办伙食,那就好啰!”
毛泽连说:“母亲也想来看看主席。”
毛主席想了想,遗憾地摇了摇头说:“她有病,暂时不宜到北京来,路这么远,要是路上有一个意外,那就糟糕了!我看还是先请她在湖南治疗一段时间,等病治好后,我再接她来北京住一住。”
毛泽连
毛泽连离开北京回韶山时,毛主席特地托他带了一些礼物给六婶,还托他带去一封信和一笔零用钱。礼物有衣服、鞋袜和补品等。蔚生六阿婆接到这些礼物后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1950年冬,蔚生六阿婆因患肺气肿,由儿子毛泽连送到湘潭医院治疗,治了一段时间不见好转,只好转送长沙湘雅医院继续治疗。当时她家生活困难,经济匮乏,无力支付医药费用。毛泽连便在长沙与远房侄子毛远悌商量,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1951年11月15日,毛主席托进京的堂兄毛宇居带一百元钱给蔚生六婶治病,随即又给泽连、远悌回了一信,并寄去两百元钱作为六婶的医疗费用。
1952年,蔚生六阿婆病逝于长沙。毛主席获悉六婶病逝后十分悲痛,于7月给堂弟毛泽连寄去人民币300万元(旧币),还写信给兄毛宇居,嘱说,以其中“一百万元为六婶丧葬费”,“二百万元为泽连治病之费”。
毛主席
毛主席的另一位堂婶邹氏,娘家住韶山冲南岸,后东茅塘,是毛纯珠、毛泽全、毛泽满兄弟的母亲,也是毛泽东塾师邹春培之女,毛泽东好友邹普勋的胞姐。
大革命时期,邹氏曾帮助毛泽东料理生活。她的丈夫毛喜生,派名毛贻谟,是毛泽东的堂叔,1933年去世。其后,邹氏含辛茹苦,把三个儿子带大。
1954年秋,邹氏到北京,住在当时任总后勤部生产管理处处长的儿子毛泽全处,要求见见主席。毛泽全便和妻子徐寄萍领着母亲一起去见毛主席。毛主席在中南海家里热情地接待了邹氏一家。
邹氏刚走到门口,毛主席便迎了上去,朝年近八旬的邹氏喊了一声:“婶母您好!”邹氏激动得老泪纵横。
毛主席
毛主席听说邹氏来北京很久了,便埋怨毛泽全夫妇道:“婶母到北京这么久了,怎么不早告诉我!”
毛泽全说:“我怕打扰您的工作。”
毛主席摇摇头说:“没关系。”说完,他亲自走上前去迎接婶母。
邹氏年事已高,又是小脚,行走不便,毛主席小心翼翼地搀扶老人缓缓走上台阶,走进会客厅。
中午,毛主席在家设宴招待堂婶和堂弟毛泽全一家,席间频频为邹氏敬菜。毛主席一边吃饭,一边和大家亲切交谈。他指着邹氏对毛泽全说:“泽全,你母亲是个好人,你父亲死得早,她带着你们受了很多苦,现在你们要好好照顾她过一段好日子哪。”毛主席始终记得,当年自己第一次回韶山工作的时候,婶母邹氏看他穿的鞋破,竟连夜为他做了一双新鞋。
毛主席在韶山
1956年4月,堂弟毛纯珠到北京,由其胞弟毛泽全领着去见毛泽东。毛泽东向这位堂弟询问了家乡农业合作社的情况后,又问到他母亲邹氏的身体如何。毛纯珠回答说:“母亲身体还好,还能喂猪喂鸡,只是鸡下的蛋舍不得吃,卖了换钱花。”
毛泽东听说婶母如此节俭,知道乡下生活很不宽裕,便说:“拿两百元去,带给婶母买点吃的补补身体。”说完,叫秘书去拿钱。
堂弟毛泽全在一旁急了,忙说:“主席,不用您管,我们常给母亲寄钱回去。”毛主席这才向秘书挥挥手说:“这就算了!”
从对待这两位家乡婶母的态度上,我们不难看出,毛主席始终是不忘乡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