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第一师是皖南事变后成立的,师长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粟裕。一师下辖三个旅,这三个旅也是新四军绝对的主力部队。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三个旅长是粟裕麾下的三剑客,他们就是“叶王陶”。第一位是叶飞,第二位是王必成,第三位是陶勇。三位虎将可谓赫赫有名,尤其是在解放战争期间,威震华东。其中叶飞在建国后获得上将军衔,而王必成和陶勇均获得中将军衔。那么,三位虎将的政委都是谁呢?
叶飞除了是第1旅旅长外,还兼任政委。
叶飞祖籍是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生于菲律宾奎松省,回国求学期间开始参加秘密革命工作,参与领导了霍童暴动。他在闽东参与创建闽东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担任闽东独立师政治委员。叶飞没有参加长征,领导军民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抗战期间,叶飞所部被改编为新四军,他也担任了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此后,他又成为新四军挺进纵队的政治委员兼副司令员,参与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
皖南事变后,叶飞任新四军第1师第1旅旅长兼政治委员和苏中第3分区中共地委书记、副师长,参与指挥苏中地区反“扫荡”、反“清剿”和反“清乡”作战。
解放战争期间,叶飞担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1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1949年2月,叶飞任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司令员。
叶飞是粟裕麾下的一员猛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突出建树。建国后他不仅是福州军区第一任司令员,还曾担任军区政委。
第2旅政委是刘培善
刘培善是湖南茶陵人,1929年参加了红军,并长期活跃在湘赣边根据地战斗,曾担任湘赣红三师第三团政委,湘赣第一支队政委,独立团政委等职。他是一名政工干部,主要负责的是政工工作。红军主力长征之后,刘培善留在根据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刘培善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政治委员以及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政治委员等职。皖南事变后,他升任第一师二旅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打响后,刘培善担任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政治委员,后又任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副政治委员以及政委等职。
1949年部队改编后,他也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28军政委。后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兼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1955年,刘培善被授予中将军衔。在福州军区成立后,他又被任命为福州军区副政委。
第3旅政委是刘先胜
刘先胜出生于湘潭县石潭区一个贫苦农家,他是一位老革命了,1922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被选为工人代表。1924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时间上看甚至比很多开国将军入党时间都要早一些。
1930年10月,湘赣边区红军游击队合编为湘东独立师,刘先胜任独立师第三团三营连长,没几个月又升任营长,参加了湘赣苏区第二、第三、第四次反“围剿”作战。红军长征时期,刘先胜担任主力团政委。
抗战开始后,刘先胜去了新四军,担任新四军教导总队总支书记兼政治三队指导员,后任新四军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政治部主任。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刘先胜任新四军第一师三旅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刘先胜担任了参谋长一职。1947年1月底,刘先胜任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此后,他又先后担任苏北军区副司令员、苏南军区副司令员,参与指挥了1949年渡江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刘先胜担任了苏南军区司令员,在江苏军区成立后,他又担任司令员一职。在1955年,刘先胜被授予了开国中将的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