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感受春天的美,就来读这首诗,句句都让人沉醉

一号诗巷有诗词 2024-04-13 15:18:50

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毫无疑问,在一年四季之中,唯有春天的美最具生机与活力,也唯有春天的美最具多彩性与丰富性。

几点花萼,几串莺语,几尾燕影,几叶画船……,皆是春天诠释与人们的旖旎、浪漫与活泼。

匆忙的日子里,若抽不出时间去踏春,就来在古诗词的幽香里与春邂逅吧。

在本期,诗巷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宋朝诗人汪藻的一首《春日》。

这首诗一句一画卷,句句美得让人沉醉,尤其适合在这个春光正好的季节去细细品读。

春日

宋·汪藻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汪藻,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我国宋代文学家、诗人,与李邴、楼钥共称为“南渡三词人”。

早年的时候,汪藻曾向徐俯学诗,中年以后,他又拜韩驹为师。不过汪藻的诗却并无江西诗派的瘦硬之风,反而比较接近于苏轼;在汪藻的诗作中,往往可见触及时事、蕴意深刻的作品。

就名声来讲,汪藻之前在诗坛上一直都是“不瘟不火”。据记载,直到这首《春日》亮相以后,汪藻的名声便在一时间被人们所周知。

由此可见,这首《春日》的确是一首了不起的经典之笔。

诗的首联在切题的同时,将天气情况予以描写: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整个春天算下来,大概还没有连续十天晴朗无雨的日子,天空中到处都是蕴含着雨水的云朵。

首联一出,就让人感受到了来自春雨的那种湿润与清凉,也感受到了来自春日的那种清新与浪漫。

“一春略无十日晴”,充分说明春日的雨水量很足;这一句是对春日天气的典型概括,它尽管不属于对具体画面的具体临摹,但是却已然将独特的画面呈现出来,让读者在感知春意的同时,也不由联想到了一幅幅关于春雨的美妙画卷。

“处处浮云将雨行”,这一句对前一句做出补充,在体现“雨意”的同时,又将富有动感的独特画面予以呈现,让读者欣赏到了浮云载雨而流动的那种轻盈与舒卷之态。

从颔联开始,诗中的画面感就丰富起来了: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野田外的春水绿油油的,就如一面镜子镶嵌在那里一样。人从古都边经过的时候,水边的鸥鹭居然显得很淡定,完全没有受到惊吓。

在这一联中,作者妥当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水比作一面镜子,不但形象地临摹出了春水的平静与清澈,而且还在“碧”字的加持下,把春水碧绿无尘的养眼之色也体现得更加鲜明。

后面一句虽然也未离开“水”这类物象,但因为作者的侧重点不一样,所以诗中的画面又一次触动到了读者的眼眸。

“人”过而“鸥”不惊,这种景象可谓将王维《画》中“人来鸟不惊”的场景予以上演,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这种情景的背后,也流露处一种淡泊洒脱、闲适无争的高尚情怀,诠释了一种接近禅机的奥妙理趣。

样藻的这首诗并没有按照严谨的七律形式去走,这一点在颈联体现得尤为鲜明: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桃花探出篱笆,显出一副嫣然的模样,这种尚未完全开放的状态最是有情。

一般的七言律诗,中间两联都需要遵循严格的对仗形式。而此诗却放弃了对仗上的工整性,直接使用了流水句将内容顺畅地贯通起来。

作者用一联两句来着重描写桃花的形象,将其半开半合的嫣然模样裁剪下来,为画面增添了另一种精巧之美。而作者之所以要将笔触落在桃花之上,是因为他在看来,桃花“似开未开”的样子最“有情”,最能打动人的内心、牵引人的视线。

作者的这一审美,恰恰充分彰显了我国古典艺术的审美倾向与审美标准。

“一两枝”“半开”的花朵不但能够有力体现春意,而且还象征着生命最强的力量和艺术最含蓄的韵味,已成为历代诗人们笔下的“宠儿”。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茅屋边烟雨蒙蒙,将行客的衣服打湿,午后的鸡鸣声又将睡梦中的人唤醒。

尾联再次以一种含蓄的方式回到“雨”意上面,在结构上与首联形成呼应的关系,使诗的整个布局显得愈发紧凑和稳固。

如果从画面感来讲的话,尾联因为人物的添入,而变得富有了烟火气息,让诗中的田园色彩显得更加真切和充分。

而作者在写这一联的时候,还分别从视觉、感觉与听觉三个方面下笔,把田园风景的幽静与优美,把田园生活的恬淡与安逸生动地诠释出来,带给读者不尽的视觉享受与精神享受。

春雨连绵村落静,午窗睡起听鸡鸣;读此一首,久久沉醉。那么对于此诗,不知各位看官认为写得如何?有请在评论区畅言。

诗词为梦笔为马,将读写进行到底;欢迎大家关注一号诗巷,我们下一期精彩不见不散!

0 阅读:2

一号诗巷有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