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多次给中央打报告都不管用,毛主席:你喊的声音还是不够大

史海任我行 2024-01-10 17:10:20

1955年的国庆阅兵中,有一个特殊的方阵,这个方阵的成员多大已经年过四十。虽说不及其他方阵的小伙子们朝气蓬勃,但整个方阵依旧气势磅礴。当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长安街,毛主席深情的朝着他们挥了挥手。

这是军事学院方阵,该方阵的成员各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几个月前的授衔仪式上,他们大多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南京军事学院在我军的历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所学校的成立标志着人民军队走上正规化、专业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军事理论教育上几乎是一片空白,学院的筹建遇到了诸多困难。首任院长刘伯承为了学院的发展倾尽精力,如今这所院校依然是我军高级指挥员以及高级参谋的最高学府。

科班出身的院长

众所周知,在我军的大多数军事干部都是泥腿子出身,原本都是工农阶级,后来被蒋介石逼上梁山。无产阶级之所以能革命成功,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政治上的优势。

“泥腿子”们靠着一腔热血和群众的支持赢得了江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现代战争有较深的理解,这也是党中央决定开办军事学院的主要原因。

但我军的高级干部也并不都是“泥腿子”,比如刘伯承。刘伯承是我军干部中为数不多的接受过系统军事教育的人。

可能有人会举出林彪、陈赓、徐向前等反例,我们不能否认他们的军事才能,但若谈军事理论,还是刘伯承要更胜一筹。

毕竟黄埔军校诞生于北伐战争之前,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初衷是为革命军培养人才。但随着国内形势日益严峻,黄埔军校其实更像是个速成班,就拿陈赓来说,其实只在黄埔军校就读半年的时间。

而刘伯承则是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耗时三年的时间完成了步兵科的所有课程。伏龙芝军事学院与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法国圣西尔军校并称为世界军校“四巨头”,这所学校人才辈出,朱可夫、马利诺夫斯基、切韦列夫等诸多苏军将领均在此求学。

刘伯承接受军事教育的含金量要远远超过我军队伍里的“黄埔系”。所以刘伯承是人民军队中唯一一个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将领。当然,原四野参谋长刘亚楼和刘帅是校友,但刘亚楼从伏龙芝毕业,已经是十几年之后的事了。

刘伯承最早接受军事教育的时间是1912年,当时重庆蜀军政府开办了将校学堂,刘伯承在将校学堂学习了10个月,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品行端正,从未沾染任何陋习,同学都称他是“军中菩萨”。

护法战争期间,刘伯承担任川军第5师9旅参谋长,跟随国民革命军北伐后,与共产主义者吴玉章、杨闇公相识,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

1927年,刘伯承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暂编第15军军长,这是共产党员在国民革命军中被任命的第一个军长职务。

南昌起义时,刘伯承被任命为总参谋长,起义失败后,组织将他派往了苏联学习,最开始是在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之后又转入了伏龙芝军事学院。

出国前,刘伯承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便是语言,当时他已经36岁,早已过了最佳学习年龄,能够克服语言障碍,就已经是人中龙凤,更别说学完专业性极强的军事理论课程。

没有天赋,努力来凑,据一起在苏联学习的李修业回忆:“虽说刘伯承年龄比较大,眼睛在战争中也受过伤,但他比别的学生更加努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伯承只用了两年的时间便克服了语言障碍,他不仅能流利的和当地人交流,还能翻译一些俄文资料。

苏联的生活虽苦,但待遇不错,他每个月能领取100卢布的补助,这基本相当于苏军一个高级干部的薪水。

每到周末,他都会和同在莫斯科学习的中国学员相聚于中餐馆,比如步兵学院的伍修权、王智涛,中山学院的叶剑英等。吃中餐不仅能够加深同胞之间的感情,还能缓解自己的思乡之情。

1930年,刘伯承携带大量俄文军事著作学成归国,担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的同时,刘伯承还协助周恩来开办了短期军事训练班。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在瑞金成立后,刘伯承兼任校长和政治委员。通过总结前四次反“围剿”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刘伯承完成了《现在游击队要解答的问题》、《到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几个教训》等多篇军事著作,这些著作可以被看做是我军早期游击战的理论基础。

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刘伯承坚决反对博古、李德二人的战略错误,因此被贬为红5军团参谋长。

遵义会议后,刘伯承坚决拥护毛主席的主张,带领红军打开了北上的道路。之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所取得的辉煌战绩更是浩如繁星。

所以无论是战功、资历还是对军事理论的研究,刘伯承都是南京军事学院的最佳人选。

“你喊的声音还是不够大”

解放战争末期,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二野进军西南,与四野共同清剿了滞留在西南的国民党残部后,刘伯承担任了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

由于战争年代曾负过伤,刘伯承对西南地区的气候并不适应。1950年7月,党中央曾征求过刘伯承的意见,是否愿意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

由于年事已高,刘伯承本意是想退居二线,于是他说道:“总参谋长这个职务我已经担任过三次了,这次就不要再去咯,这个职位留给年富力强的干部吧。中央不是要办学校嘛,就让我去当个教书先生吧。”

对于刘伯承的这番话,毛主席十分重视,两个月后便致电西南局,邀请刘伯承来到北京商讨筹建军事学院的事宜。

参与协商筹建军事学院的小组除了毛主席和刘伯承,还有周恩来、朱德、罗荣桓、聂荣臻四人,经过众人商议,决定将军事学院的校址定在南京。

因为原国民党军政干校位于南京,这所学校随着国民党的战败逐渐荒废,但校区的建筑、设施比较齐全,如果在老校区的基础上进行翻新,能够节省不少人力物力。

刘伯承提议,由陈毅担任军事学院的政委,因为陈毅曾是三野的总司令,在当地有很好的人脉基础,如果陈毅担任政委,有助于筹备工作的顺利开展。

虽说因为个人原因,陈毅没能和刘伯承共同筹建军事学院,但他依然在资金方面给予了军事学院很大支持。

“钱”和“地”的事解决了,“人”的事最难解决,办学校最难招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由于军事学院也教授其他文化课,所以文化课的老师一般由各大高校毕业的高材生来担任。

至于军事理论的教员,刘伯承想到了投诚的国民党将领,他们大多都有在国外留学的经验,虽说打了败仗,但都有扎实的军事理论功底。

军事学院的第一批学员中,不乏兵团级干部,比如杨得志、陈锡联、韩先楚等,在战场上,他们个个指挥十万雄兵,无往不利,但他们还是心甘情愿的当刘伯承的学生。

随着志愿军出兵朝鲜,彭老总对军事学院来了个釜底抽薪,抽调了50名学员和领导干部前往朝鲜战场,刘伯承感叹:“鸡雏尚未孵出,鸡蛋却已经被取走。”

第五次战役后,志愿军基本已经和“联合国军”形成了对峙状态,双方很少出现较大规模的战役,于是有许多高级指挥官被调回了军事学院继续学习。

朝鲜战争结束后,前往军事学院学习的学员越来越多,于是学院再次出现了教员不足的问题。刘伯承多次向中央军委汇报工作时提及此事,但均未收到回应。

直到第七届五中全会期间,刘伯承直接向毛主席提出,可以从其他军事类院校中抽调教员来解决军事学院教员不足的问题。毛主席说:“既然有这么好的办法,为什么不早点提出来呢?”

刘伯承无奈的说:“我之前提过,但是没有得到回应。”

“那是你喊的声音不够大,下次大点声。”毛主席幽默的说。

眼看学院面临的问题被解决,刘伯承十分欣慰:“行!下次我一定大点声。”

学生比教员军衔高

电视剧《亮剑》中有这样的情节,新中国成立后,李云龙前往军事学院学习,发现教员竟然是淮海战役被自己俘获的少将师长常乃超,为了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李云龙带头在课堂上起哄。

影视作品中的剧情往往来源于现实生活,军事学院成立初期,我军很多学员都对此表示不满,甚至私下议论:“打了败仗的人凭什么教打了胜仗的人如何打仗。”

廖耀湘曾在辽沈战役时被四野官兵俘获,之后一直在功德林中接受改造。1926年,廖耀湘就已经是黄埔军校第六期骑兵科的学员,毕业后又前往了法国军校深造。

考虑到廖耀湘的履历,刘伯承主动向中央申请,希望能够让他来担任军事学院的教员。

廖耀湘来到军事学院后,很多学员对此比较抵触,尤其是四野的学员,辽沈战役期间,有无数战友牺牲在了他的手上:“让个败军之将当老师也就算了,我们干革命出生入死这么多年,难道还要给一个战犯当学生?”

刘伯承也看出了学员们有些不情愿,于是主动找了几个“顽固分子”谈话:“虽然我们在战场上胜利了,但并不代表我们的敌人一无是处,你们作为指挥官,没有专业的知识,是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朝鲜战争就是例子,我们且不可取得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解放军发展的路还长着呢。”

经过刘伯承的劝诫,这些人虚心的拿起了课本,为了让学员们发自内心的尊重教员,刘伯承时不时还向廖耀湘请教一些军事问题。

除此之外,刘伯承还制定了严格的校规,老师走进课堂,全体学生必须要起立向老师敬礼,无论之前身居何职,进了学院的大门,人人平等。

有一次上课,教员名叫黄剑夫,此人原本是国民党的一名少将师长,当他走进教室时,所有人都置之不理,黄剑夫只能尴尬的站在讲台上。

开国上将杨勇也是这一期的学员之一,他喊了一声:“起立!”然后腰杆笔直的朝着黄剑夫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一期的学员里,无论是战功还是资历,杨勇都是最高的,见杨勇都主动向教员敬了礼,其他学员即便再不情愿,也纷纷起立敬礼。

值得一提的是,黄剑夫当年正是被杨勇率领的第5兵团俘获的。事后黄剑夫在给朋友写信时还提到了此事:“共产党人虚心求学的精神真的很让人敬佩。”

俗话说,慈不掌兵。对于学员的成绩,刘伯承要求更为严格,所有人都必须参加结业考试,每人有一次补考机会,如果补考再次不通过,无论之前军衔多高,战功多么卓著,一律直接退役。为了留在部队,“泥腿子”们个个埋头苦读。

结语

刘伯承为了军事学院的发展倾尽心血,1957年,刘伯承因为身体原因主动辞去了院长职务,并向毛主席推荐陈伯钧接替自己的职务。

刘伯承是为数不多我党在国际所认可的军事家,他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担任院长期间,他以身作则,严谨治学,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军事人才。

1986年,刘伯承因病去世,在他的悼词中,胡耀邦用大量篇幅来描述他在军事教育方面的贡献。今天的解放军军事学院依然是将军的摇篮,刘帅的奉献精神将会永远传承下去。

30 阅读:14404
评论列表
  • 曹操 12
    2024-02-09 05:43

    人品,眼光,心胸,气度,不愧元帅之才。

  • 2024-01-27 02:40

    刘伯承元帅千古!

  • 2024-03-14 16:55

    军神

史海任我行

简介:每一段历史都该被铭记,我要做的就是让历史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