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都不缺少能人志士,他们在背后指点江山、分析局势,顺应大势所趋,帮助他们拥护的人登上至高无上的地位。研读历史也可以发现,古来能够获得成功的人,背后都少不了一个“智囊”。
这些谋士在背后给他们出谋划策,一个计划就是一个锦囊妙计,靠着智慧就能争夺江山,因此古代皇帝对于贤士也是十分珍惜,比如刘备三顾茅庐才求得诸葛亮成为他的谋士,又比如齐桓公重用管仲,在春秋时期称霸一方。
然而世上所有事物都有对立面,有锦囊妙计,就有馊主意,历史上有九个著名的“馊主意”,一个比一个馊,轻则战事落败,重则国破家亡,一起来看看是哪九个馊主意。
第一个,当属李斯赵高修改秦始皇的遗诏。这个馊主意可谓是让李斯自掘坟墓。秦始皇统一六国,李斯的功劳也不小,因此历史上对于李斯的评价也是各有千秋,有人说他有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见解,他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秦国各方面的发展都做出过贡献,比如建议秦始皇推行一些有利于统一的政策,郡县制就是在李斯的建议下得以顺利推行。
而此后,李斯还提出了一统的思想,都说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对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和十分重大的意义,然而其实这背后的推行都有李斯的功劳,当时还是李斯提出的建议,并且还帮助始皇帝在货币和法律上统一规则,增强了秦始皇的集权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
这些贡献都是李斯在秦国做宰相,辅助秦始皇时做出的贡献和举动,因此李斯是一个有才能的政治家。然而本来可以顺顺利利度过晚年的李斯,最后却“想不开”听了赵高的谗言,最终自掘坟墓,死在了自作聪明上。
始皇帝在位期间重用李斯,因此李斯帮助始皇帝做了不少事,当然也得罪了不少人,始皇帝过世后,李斯没了最大的靠山,自然害怕那些被自己得罪过的人的报复,于是自乱阵脚,而始皇帝留下的诏书是定了扶苏上位,李斯担心扶苏上位后自己的丞相地位保不住,便每天活在忧愁中,一面担心自己树敌太多遭到报复,一面还得担心自己朝中丞相之位不保。
恰逢此时,奸诈的赵高看出了李斯所担心的情况,于是给李斯出了个馊主意——两人合伙篡改了始皇帝的诏书,并设计让扶苏自尽而死,又一起扶了秦二世胡亥上位。
李斯本以为自己能够控制住胡亥,但显然他自负过头,胡亥最终脱离他的控制,而李斯最终也被赵高污蔑,落得个被腰斩的下场。所谓“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想必就是指李斯这样的人。
这第二个馊主意,可是馊得人肠子都悔青了,那就是三国时期庞统的“铁索连环计”。赤壁之战中最著名的可谓是“周瑜火烧曹操战船”,以至于最后还留下许多千古名句,来感慨这场“东风”带来的东吴的胜利。
具体如何,且看分析。众所周知,三国时期天下三分,群雄逐鹿,互相牵制拉扯,而赤壁之战就发生在曹魏和东吴之间,这场仗是曹操与周瑜的斗争。当时情况是曹操已经占领了荆州,与东吴的孙权隔了一条江。彼时曹操野心大起,想要吞并东吴,但问题就出现在面前这条江上。
众所周知,北方不像南方一样常年雨水多,因此古时候的北方军队常常不擅长水战,曹操的军队面临的就是不善水战的困扰,在战船上会出现行动不便的情况,如何才能打仗?而这时候庞统带着他的“馊主意”冒了头。庞统建议曹操用铁索把战船都绑在一起,这样甲板就十分稳固,士兵在上面就能行动自如。
曹操一听,这主意妙啊,于是立马差人去办了,谁知道这时候曹操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周瑜一看这战船全都连在一起,一把火烧了就能连带着剩下的几艘战船,岂不美哉?于是在铁索的连接下,曹操的战船一个都没得跑,全给周瑜烧了个精光,你说这注意馊不馊?
这第三个馊主意,还得说说历史上著名的“自寻死路”——朱祁镇,这个馊主意是朱祁镇身边的太监王振给出的。当时大明朝遭遇瓦剌进犯,朱祁镇在位,一时间乱了阵脚,而他身边有个宦官叫王振,非要在他耳边吹吹风,说如今外敌来犯,皇上您如果亲自去征伐,一定能够彰显您的英明神武。
至今都不明白,这个馊主意王振是怎么敢提出来的?当时明朝的军事已经十分落后,以至于出现了“重文轻武”的现象,这时候的军队就如同一盘散沙,一打就碎了,怎么带队与强劲的外敌对抗?
更何况,王振提出的建议还是让皇帝亲征,这人可真敢说,而朱祁镇也真敢听。一个敢说一个敢听,俩人一拍即合,二十多岁的朱祁镇当即就觉得自己是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际的英雄,一时间热血上头,非要带兵亲征,朝臣都劝不住。
最后什么结果可想而知,不仅败了,还给敌军掳去做了俘虏,真可谓做了一出精彩绝伦的“羊入虎口”的戏码。
第四个馊主意,刘义隆杀檀道济,落得个国破家亡。刘义隆是南朝皇帝,他在位期间南朝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挡死刘义隆重用檀道济,把他安排在边关镇守,抵抗外敌的进犯。而檀道济也十分有军事才能,很快就平定了外朝来进,维护了南朝稳定的局面。
然而好景不长,刘义隆在位时生了重病,开始觉得自己时日无多,后事都给安排上了。这时候就有人暗戳戳带着他的馊主意登场了,在刘义隆耳边吹了吹风,说如果刘义隆死了,那么依照檀道济与刘义隆的弟弟刘义甫的关系来看,肯定会拥护刘义甫上位,趁现在杀掉檀道济才能够以绝后患。
这个馊主意很快就在后面身体力行地证明了有多馊。当时刘义隆还真的听信了谗言,把檀道济处死,然而上天给他开了个玩笑,刘义隆原以为自己要撒手人寰,谁知道还回光返照了,自己的病莫名其妙好了,但是这之后,外敌入侵,檀道济已经被自己杀掉,刘义隆没了可用的军事才能,最终南朝覆灭,刘义隆也国破家亡。
第五个馊主意,李隆基杀高仙芝,导致八年安史之乱。都说聪明人聪明一世也只能有个功成名就,然而糊涂一时,却可能落得个家破人亡。唐玄宗李隆基就是如此,前半生英明,后半生糊涂。
众所周知,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知名的朝代之一,这一时期的国家发展繁盛,社会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景,后世说起大唐都会带有“盛世”两字,因而“大唐盛世”就用来赞美当时社会的繁华盛景。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盛世,却因为一个馊主意,带来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当时唐朝十分稳定,因而国家就会忽视军事因素,安禄山抓住时机起兵造反。而高仙芝在潼关拦住了安禄山,安禄山无法绕过去,只能在原地与高仙芝对峙。原本高仙芝的计划是拦住安禄山,等援军一到,轻松拿下叛军,谁承想现在长安城的皇宫里,正有人在说高仙芝的坏话呢,李隆基也是一时糊涂,竟听信了谣言,杀死高仙芝。
这一时糊涂就导致安禄山没了阻力,直接带着叛军长驱直入,而唐玄宗也在马嵬坡被迫杀掉杨贵妃,最终家破人亡,导致了八年的“安史之乱”。
第六个馊主意,招抚五胡,中原混乱。这个馊主意发生于魏晋时期,后世对魏晋时期的评价无一不是“最混乱的年代”,确实,魏晋时期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战乱带来的伤亡让人口锐减。这时候就有人给朝廷出馊主意了,说要把五胡招进来,也就是“招抚五胡”之策。
朝廷听了这个计策,于是百年之间,胡人陆陆续续地进来中原发展,然而朝廷却没有意识到汉人与胡人的比例结构,胡人队伍逐渐在中原壮大起来,汉人被排挤得只剩下三分之一。最终在“八王之乱”的时候,胡人趁机夺取政权,“五胡十六国”的乱局就是如此诞生。这样的馊主意可谓是给中原带来了无妄之灾,自己给自己招致了长时间的乱局。
第七个馊主意,当属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耻。靖康之耻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北宋时期,当时金兵攻入北宋,而且马上就要攻到汴梁城外了,此时的北宋危在旦夕,然而钦宗皇帝却不采取有实用的政策,反而听信了一个道士的馊主意。
只见那道士装神弄鬼,然后就命人打开城门,妄图靠着自己“做法”就阻止金兵入侵。这道士怕不是敌国派来的奸细,还真以为自己有魔法,念个咒语就能击退敌兵了。金兵自然也不是被吓大的,城门一开肯定都蜂拥而入,直接掳了皇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不仅是耻辱,还让人搞笑。
第八个馊主意,闭关锁国,国之耻辱。要说这著名的馊主意,清朝的闭关锁国自然得排到前排。清朝皇帝自以为了不起了,别人都高攀不起了,又觉得自己国家什么都有了,何必跟人外交,可他显然如同井底之蛙,只看到井口的一片天空,实际上外面还有大片的天空和财富。
然而井底之蛙肯定没有那么高的眼界,清朝皇帝就听取了“闭关锁国”的建议,国人不出去交易,也不让别国来这里交流,整了个全体井底之蛙。这样的馊主意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国家愈来愈弱,最终沦为人人宰割的羔羊。
第九个馊主意,当属唐高宗的王皇后。唐高宗时期,三个女人一台戏,就是王皇后、武则天和萧淑妃。当时高宗去庙里进香时遇见多年未见的武则天,有人就向王皇后建议,让高宗把武则天召回宫来对付萧淑妃。
本来是想要自己磨一把好刀,结果刀反过来害了自己,最终王皇后也是死在了武则天的设计下,这馊主意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还听吗?
结语,总而言之,历史上有智谋也有一些让人迷惑的馊主意,聪明人也不是总能聪明一世,总有糊涂一时的时候,历史不能改变,也没有如果,这些主意不管有多离谱荒诞,也都是熠熠发光的中国历史。
史上最大馊主意,调休[笑着哭]
第十一个馊主意,核酸检测,行程码,方仓医院
汉末何进为了对付十常侍听袁绍建议调董卓进京开启了军阀混战天下大乱
现在的砖家叫兽们提的都是馊主意!
李斯是真的该死,腰斩一点都不亏[呲牙笑]
馊主意被现在一些专家继承的淋漓尽致
六甲神兵 郭京绝对排第一
馊主意就是收留凤雏,水镜先生说了,卧龙凤雏得一人便可得天下,你得了俩肯定不能得天下了[呲牙笑]
草,拿三国演义当历史!!
城头做法没上榜?
大家都认为你是最棒的!
咳!跟拍板人有关,十计映出,何计堪用?
六甲神兵 不能排第一吗
1938年,黄河花园口
汉末那个已经没救了,黄巾起义后朝廷已经控制不了各诸侯了。苟延残喘而已
专家教授表示不服
高仙芝确实冤,但好像并不是他想去潼关,而且关中没什么精锐,临时招集的一些杂牌军民夫完全不是叛军的对手,一路战败退守潼关吧,这才让人有机会进谗言,而且说什么等援军一来轻松拿下叛军,那香积寺之战就是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