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湾记行(下):无锡的全球化,是一种天命

麴义看金 2024-08-12 18:30:37

01.

飞地的力量

这次粤港澳大湾区之行,印象颇深的还有一个:双湾融合创新中心。

前几年,无锡提出打造科创飞地,突破区域限制,充分对接资源。这样的“创新中心”,无锡在大湾区一口气布了18个。

其中一个是前海国际健康科技人才技术转化中心,暨江阴临港前海国际联合创新中心。

图:江阴临港前海国际联合创新中心,由伯乐产服负责运营

由伯乐产服和院士共同发起,知名基金支持。作为面向港澳地区及全球的双湾融合链接物理平台,通过基金+国际朋友圈+全程服务,配合港澳及全球优质项目,实现在双湾区融合共同发展。

这个中心的运营方叫伯乐产服。

很有意思,这又是一家从深圳落地于无锡的产业服务生态圈企业,反向又回到深圳前海,通过物理平台链接双湾区。伯乐产服在精准服务优质项目、利用资本、资源等招商落地方面有着相当独特的优势。

一个数据证明:中心成立短短8个月内,入驻了医疗设备、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方向的11家企业。

在“基金+国际朋友圈+全方位、全程服务”的运营模式下,已有7个科创项目顺利落地江阴临港。

另一个是无锡香港科创中心。

这里不仅是飞地,更是投孵联的国际化平台。

图:香港科创中心内部办公场景

无锡国联集团全球发展总部锡洲国际有限公司是科创中心的实体运营单位,用锡洲国际董事长彭焰宝的话说,在香港要做无锡的代言人,同时也要做无锡在香港链接全球的窗口。

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

近5年来,无锡每年都有境外上市公司产生,多数都是港股,特别是去年新增3家港股上市公司,数量全江苏第一名。

据权威人士估计,2024年新增境外上市数大概率超过境内,也是近10年来无锡首次。

今年6月,一家叫云工场的公司登陆港交所,他们目前是国内领先的数据解决方案及边缘计算服务提供商。香港的朋友告诉我, 云工场就是在与无锡香港科创中心的产学研资合作中迈入国际化进程的。

飞地,不仅仅是引入资源,更是桥梁和纽带。

一方面,无锡香港科创中心与多所香港高校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并与数百个申报港府创新科技署的“产学研1+”项目建立了对接;

另一方面,无锡像云工场这样的还有很多,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有了出海的需求。借助无锡这座制造业强市的生产优势和产业链优势走向全球,在这个过程中,像无锡香港科创中心这样“国际化”色彩浓厚的平台责无旁贷。据了解,目前他们陆续已经和 60多家无锡企业建立了联系,正在服务7家企业出海的各类事项。

02.

像“shopping mall”的科创载体

香港两个大科创载体,这次都去了。

一家是香港科学园,是香港最大的科技、科研及智能生活基地,2019年获得亚洲企业孵化协会颁发的「年度最佳孵化器大奖」。

图:在香港科学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情况

这次我们探访的园区企业意领科技,创始人郑永平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创始系主任,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他们的旗舰产品——Liverscan C系列弹性成像超声诊断系统,以其手提箱大小的精巧设计和自带续航的便捷性,成为了肝病早期筛查与诊断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

图:意领科技CEO贾晓嘉接受采访

另一家是香港数码港,去年刚过完20岁“生日”,20年来,数码港的落户企业共计2000多家,其中2018年到2023年的五年时间里企业增加了近1000家。目前园区公司有超过70%是香港本土企业,数码港也是香港规模最大的数码创新社区和金融科技基地。

令我吃惊的还不是这些数字,而是香港的这两个科创载体,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一些载体相比,简直就像一个“超级综合体”。

比如香港科学园靠近海边,通过空间和氛围的设计,在园区中央沿着人工湖打造生态休闲核心,布局展览厅、露天剧院、大广场、滨水商业、音乐喷泉等各类小而美的公共空间。

香港数码港,里面简直就是一个商场,有一堆像金记冰室这样的地道港式美味,还有电竞馆,适合周末遛娃及室内团建项目;甚至还有电影院。

去的时候正好是午饭时间,里面的人熙熙攘攘,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高冷型”科创载体迥然不同。

外表的热闹下,是这些科创载体一些独特的打法。

比如香港数码港,初创公司只需要提供一个好的商业计划就有可能获得10万港元,这个资助计划叫做“数码港创意微型基金”。

到目前为止,数码港投资创业基金(CMF)已投资28个初创企业项目,基金投资连同共同投资,投资总额超过19亿港元,引资比率达到1:9。

此外,Web3(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由用户社区主导的去中心化组织管理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已在香港数码港加速发展。去年,香港数码港成立了“数码港Web3基地”,截至目前,数码港园区内已有超过190家Web3企业,约80%来自香港本地,涵盖应用、系统工具和数据基础设施等领域。

这些信息,对于致力于发展数字经济的无锡来说无疑富有吸引力。

03.

全球化,天命所归

一家叫威迈商贸服务(WeMatch)的公司,这次吸引了我的注意。

听到这家的名字,是在位于珠海的横琴粤澳协同创新中心,这个中心由无锡经开区与澳门新经济协会一起设立。

威迈商贸就是这个中心孵化的企业,在南美洲有很多买家资源,这次他们干了一件漂亮活:

在今年的广交会上,威迈商贸牵线搭桥无锡知名电动车企业台铃总部,成功组织100多位巴西客商进行采购,极大提升了台铃的外贸订单量。

这个故事从新闻的角度来看,“点”不算大,但它给我的启示在于:

双湾融合,对于无锡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打开了一扇全球化的窗口。

我们可以看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格局,这个区域拥有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城市,其中香港是金融中心(现在也瞄准了科创中心),深圳是科创中心,广州是经贸中心,澳门是文化休闲中心,两种制度、三种货币,与国际市场对接紧密。

特别是香港,现在在科创上有明显优势,但在产学研上存在成果转化困难的瓶颈。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本地土地供应不足限制了高校自行设厂转化。

香港土地限制之严重超乎想象。

曾经看到一个资料,香港目前最大的超市占地面积居然才4700平米左右,无锡的山姆超市面积多少呢?

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将近8万平方米。

无锡所在的太湖湾,优势产业主要集中于先进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中间品多,技术工艺实力强、配套体系和能力更具优势。专家早就分析过,太湖湾、大湾区两个区域在产业创新链上合作发展,将更加有利于合作建设全国重要创新策源地,打造若干个世界级产业集群。

无锡是有当“开路先锋”的勇气的。这不仅是因为多年来无锡与粤港澳地区的合作基础——

仅举一个小例子,无锡苏南硕放机场直飞深圳的航班之密集,是国内罕见的,更重要的是,无锡这座城市的工商精神和眼界格局,是能突破一些“先天条件”的束缚,是能在大湾区,在世界发展的前沿实现“太湖湾”和“大湾区”之间对话、交融的。

从香港科创中心到横琴粤澳协同创新中心,从港科大、港理工到香港江苏社团总会、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双湾的融合,越过南中国的蓝天碧海,无锡的目光在不断投向更广阔的远方。

0 阅读:29
猜你喜欢

麴义看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