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看她的穿着,朴素得像个农村大妈。

栀子沧桑史 2024-10-17 02:09:30

毛泽东一生都在践行勤俭节约,他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人习惯,更是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日常饮食方面,毛泽东从不讲究山珍海味,一日两餐或三餐,粗茶淡饭。吃饭时,掉在饭桌上的一粒米、一根菜,他都要捡起来吃掉,他的饭碗里从来没有剩下过一粒米。他常说:“我们国家还不富裕,人民群众生活还有一些困难,我吃那么好,心里不安呀。”

在穿着用度上,更是节俭至极。他的衣服鞋帽,许多都是补了又补。一件睡衣打了 73 个补丁,从 50 年代初一直穿到 1971 年,整整二十多年。尽管越来越旧,毛泽东却总不舍得扔掉。还有那双从建国时开始穿的皮拖鞋,破得不能再用了,工作人员劝他换一双新的,他仍坚持补一补。鞋匠不肯修,经反复请求才勉强接了活儿。有一次还被值勤人员扔到垃圾堆里,工作人员赶紧找回来,他继续穿。他从小养成穿长筒袜的习惯,袜底破了剪开加一层新袜底再用,一双袜子能穿多年,袜筒松了经常滑落在脚踝上且露出补丁。

毛泽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勤俭节约的高尚品质。他的这种风范,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屹立在后人心中,激励着我们在生活中珍惜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份资源。

二、艰苦奋斗,本色不改(一)革命时期的拼搏精神

在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敌人相比,物资条件相差极大,敌人拥有飞机加大炮,而我们的军队则是小米加步枪。然而,正如毛主席所说,人民军队 “好在苦惯了”,他们能吃苦、能拼搏。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战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员提出三大要求,其中之一便是 “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这一要求不仅是对学员们的期望,更是对整个革命队伍的要求。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艰苦奋斗成为了革命队伍的鲜明底色,激励着无数人奋勇前行。

(二)建设时期的坚持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主席深刻认识到中国的现状。他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但现在还很穷。“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 在全国革命即将胜利时,毛主席提出 “两个务必”,其中之一就是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无论是在革命胜利前后,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毛主席始终强调艰苦奋斗的重要性,这种作风贯穿始终,成为了推动国家建设的强大动力。

(三)团结奋斗的力量

毛主席深知奋斗的力量在于团结。全面抗战开始的那一年,毛主席在给他的表兄文运昌的信中写道:“家境艰难,此非一家一人情况,全国大多数人皆然,惟有合群奋斗,驱除日本帝国主义,才有生路。” 信中的 “合群奋斗” 就是团结奋斗。在毛主席的诗词中,也处处体现着团结奋斗打败敌军的理念。例如,“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等。

毛主席认为,没有团体,力量是散的、零碎的;有了团体,心就齐了,力量就结合起来了,就能齐心合力干大事。他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题的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的八字校训,头两个字就是 “团结”。在统一战线中,毛主席重视以斗争求团结;在党内斗争中,发明了 “团结 — 批评 — 团结” 的公式。毛主席所倡导的团结,是有原则、有气量的团结,是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团结。

三、谦虚谨慎,胸怀博大(一)自评作品的低调

毛泽东作为独领风骚的诗人,诗词艺术成就举世公认。然而,他对自己的作品却始终保持着低调的态度。他在致臧克家等人的信中说自己的作品 “诗味不多,没有什么特色”;在《对〈毛主席诗词十九首〉的批注》中,称自己的作品为 “我的几首歪词”;在致胡乔木的信中说《七律・到韶山》《七律・登庐山》两首诗 “主题虽好,诗意无多”。他还谦称自己的诗词为 “蹩脚诗词”,即便暮年,对自己的诗词仍不满意。这种低调的自我评价,充分展现了他谦虚谨慎的品格。

毛泽东不轻易发表作品,对作品修改精益求精。他收到友人诗作时,虽满心欢喜并热情称赞鼓励,但对自己的作品却极为审慎。他与友人谈诗论词时态度平和,对别人的意见建议从谏如流。例如,他曾请郭沫若为自己的诗词 “加以笔削”,并根据郭沫若的意见多次修改。这种对作品的严谨态度,体现了他对诗词艺术的尊重和追求。

(二)发表作品的慎重

毛泽东深知 “诗难,不易写”,强调 “要有诗意,才能写诗”。相对于一些多产诗人,他的诗词数量不算多。他的每一首诗都是在诗兴的激发下,有感而发的佳作。

毛泽东发表作品极为慎重。当外宾称赞他的诗在拉丁美洲流传很广时,他回答自己是少产作家,“没有准备我的诗在国外得到赞成”。在会见法国前总理富尔时,他也表示自己写得很少,因为政治问题把诗意都赶到九霄云外去了。

1941 年,毛岸英要他写诗,他因一点诗兴也没有而写不出。柳亚子评价他 “日理万机,不可能多所吟咏,因此,他的诗词‘质胜于量’”。毛泽东的这种慎重态度,源于他对诗词艺术的敬畏和对读者的负责。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真正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随意发表一些未经深思熟虑的作品。

四、深入群众,团结一心(一)贯彻群众路线的理论与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更加重视群众路线的贯彻实施。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他总是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贯彻实施的新内容。在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 “两个务必”,指明了密切联系群众、贯彻群众路线的关键。他还提出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等六项规定,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制止歌功颂德现象。

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转移,毛泽东明确指出城市工作应该依靠工人阶级,要向干部做教育,明确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并将其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同时,他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如为解决大城市房屋缺乏问题,指示有计划地建筑新房、修理旧房以满足人民需要。

毛泽东还坚持不懈地反对贪污腐败和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他提倡党员干部以普通劳动者姿态出现,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真正把群众路线落到实处。此外,他制定和建立了下基层调查研究、蹲点、参加体力劳动、整风、重视人民来信等一系列规定和制度,从根本上保证群众路线的有效贯彻实施。

(二)群众路线的成熟与发展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逐步探索并完善了群众路线思想。早期领导红军时,他就提出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之一是做群众工作。1929 年,在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中,他强调红军打仗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1934 年,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他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应当注意的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不断完善和成熟。他提出并系统阐发了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根本方法,强调 “兵民是胜利之本”,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游击战争中尤其依赖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支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1943 年,他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正式提出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工作方法。1945 年,党的七大召开,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和《愚公移山》闭幕词中着重阐释了群众路线,标志着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成熟,七大党章也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问题。

五、不骄不躁,高瞻远瞩(一)重庆谈判的担当

1945 年抗战胜利前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当时很多人表示不相信蒋介石有和平、民主的诚意,也极为担心毛泽东的安全,但毛泽东却以 “弥天大勇” 毅然决然作出决定:“重庆是可以去,必须去。”

毛泽东认为,当前国内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存在的所有迫切问题,都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这充分体现了毛主席在重大历史关头积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他深知此次谈判的艰难与风险,但为了国家的和平、人民的幸福,他毫不畏惧。

在重庆期间,毛泽东分别访晤宋庆龄等民主人士,展现了他的谦逊与大度。此次会面,也给宋庆龄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她后来回忆在重庆的初次会见,评价毛泽东 “思想敏锐,识见远大,令人钦佩”。毛主席在重庆谈判中的表现,充分体现了他不骄不躁的品质。面对复杂的局势和潜在的危险,他始终保持着冷静与坚定,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谈判的进行。

(二)对强国目标的思考

对于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多长时间,毛泽东谈过两种思想准备,一是快一点,一是急不得。总体上他认为,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毛泽东作出了一些判断,主要有 “五十年到七十五年” 和 “五十到一百年” 的设想。他充分考虑到中国自身发展的难题,认识到建设比革命要艰苦,时间更长。过程很长、困难也很多。因此,毛泽东时常提醒人们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要能耐得住艰苦和困难。

尽管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番极为艰难的事业,需要经过五十到一百年的长期过程,但是,毛主席要求大家树立必胜把握和坚定信心。他认为这是可期的目标,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事。

毛主席对强国目标的思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让我们明白,实现强国目标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奋斗,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也要有坚定的信心。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我们应继承和发扬毛主席的精神,不骄不躁,脚踏实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0 阅读:0

栀子沧桑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