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人越胖,美国农民越穷?解读美国农粮复合体

时事是个球 2024-06-15 06:12:44

你有没有发现,美国人都很胖?老美是全球肥胖率最高的国家,没有之一!有一种说法很有意思,美国自诩是自由之邦,但他也是肥胖之乡。更耐人寻味的是,越穷的人越胖。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吗?点个赞,咱们接着往下看。

美国长期以来都被肥胖困扰,无论是男人、女人、老人、小孩,胖起来没分别,简直就是无差别肥胖!肥胖已经成为美国公共卫生的“三最”问题之一:最普遍,最昂贵,最致命。

有这么严重吗?有。

咱们看几组数据,据统计,2014年,美国成人肥胖比例是三成多,到2018年,是四成多,。有专家做出估计,到2030年,美国成年人肥胖率将达到五成,重度肥胖达到两成多。

那么,美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肥胖呢?主要是饮食。看看他们流行的饮食,主要有两个特点:高糖,多肉。

先说说怎么高糖。

美国最流行的食品是啥?面包,可乐,甜甜圈,冰淇淋,哪一样都少不了糖,而且都是含糖偏高的食品。

再说说怎么多肉。

瞧瞧美国人的餐桌,牛奶,牛排,猪排,奶酪,当然最流行是炸鸡块。这些都是妥妥的荤菜。

高糖多肉的“营养套餐”在老美那是最火的,像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店就是典型。汉堡、薯条、炸鸡块、蛋挞、可乐,这样一顿快餐下来,进肚子里的绝对是高糖、油炸、高热量。粗略计算,成人一天摄入热量是2500大卡。要是你,天天吃这些东西,不出一个月,一准变成一个大号的你!

那老美为什么普遍爱吃这些东西呢?便宜又方便。拿麦当劳来说,在美国一份套餐,汉堡+薯条+可乐,只要5美元,食量大的要双份也才10美元。在美国,这绝对是亲民价了,5美元吃好,10美元吃饱!

当然,食品超便宜的背后,是原材料成本极低。为啥原材料成本低呢?产量多,供过于求。这些食品都用啥原材料呢?玉米、大豆、小麦、牛、猪、鸡。一个是农业,一个是畜牧业。也就是说,美国农牧业产能过剩。

那么,为什么会农牧业产能过剩呢?大型企业化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主要有3个方面特点: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化,供产销一体化。

先说说怎么个规模化。

规模化就是通过大鱼吃小鱼,土地兼并实现的。其实美国农业起步时都是家庭农场,每家每户开垦土地,成为农场主。实质上就是小农经营,规模不大,耕种自由。这样的家庭农场有多少呢?在1930年数量最多,达到600多万个。但随后就开始锐减,为啥?全国推进工业化,推崇规模化生产经营。资本和技术进入农业,推动农业由小农种植向大规模生产转型。

这直接导致了农场数量减少,规模不断扩大。1930年,美国农场数量是600多万个,平均规模是150英亩。到2010年以后,农场数量稳定在200多万个,平均规模是400多万英亩。农业集约化经营模式已经定型了。这背后是小农大量退场。

为啥小农退出了呢?答案是不赚钱。从总体收入看,农场平均利润下降,但大企业获得了高额利润。

农场平均利润只有5万美元左右,而且不断下降,但大企业却达到了30多万美元,还在不断上升。老美国内市场没变,大企业销量猛涨,挤压的就是小农的市场份额,结果就是,小农越来越不赚钱,退出也是无奈的选择。

牧场的兼并过程逻辑跟农场差不多,就不多说了。

那专业化又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粮食生产形成专门的分区。

老美按种植粮食类型划分出不同的“农场带”,有玉米区,小麦区,大豆区。畜牧业也是如此,划定养牛区,养猪区,养羊区,养鸡区。

其次,农场生产形成专门的分工。

在特定的农场只能生产一种农产品,在玉米区的农场专门生产玉米,在大豆区专门生产大豆。牧场也是如此,只是分工更细,拿养牛来说,有的牧场专门养奶牛,有的专门养肉牛。

为啥要实行专业分工呢?提高产量。一个农场专门干一行,劳动力越做越熟练,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产量自然就上去了。

那科技化又怎么理解呢?

一是机械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粮食生产分区给机械化生产提供了便利,大型拖拉机、收割机在农场作业,代替大量劳动力,人工效率参差不齐的问题解决了,转化成本省下了。另外,监工成本也省下了。

牧场也是这样,实现了机械化饲养,降低了人工成本。

二是种子培育技术提高,产量猛增。

典型就是杂交品种的应用,使得粮食产量翻番。这个影响非常大,即使耕地面积有所减少,但粮食的产量并没有减少,规模经济关键就在这。

三是农药、化肥加持,粮食产量有保障。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省去了很大一部分田间管理的劳动,机械喷洒省时省力,是粮食增产的助推器。

那产供销一体化又是怎么说呢?

产供销就是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这种模式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上游或下游的大型企业,控制一条牢固的产业链;二是企业自产自销,这就是大型综合农业企业。

这样的模式实际上催生了一批垄断企业,是老美的农业托拉斯。其中上游企业,像掌握杂交技术的孟山都;综合企业,像邦吉集团;下游企业,像卡夫亨氏,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

又是规模化,又是专业化,又是科技化,农牧业产量猛增,怎么卖出去赚钱呢?必须扩大市场,一个是国内市场,一个是国外市场。

先说说怎么扩大国内市场。

主要有两个关键:控制消费端,控制生产端。

如何控制消费端呢?价格战+洗脑式营销。最成功的,就是上个世纪70年代,老美国内刮起的快餐风暴。凡是能看到的广告,十有八九就是快餐广告,加上价格便宜的优势,一下子打开了市场。高糖多肉的营养套餐成了多数人的最爱。市场打开了,还需要保证原料供应,这就需要控制生产。

怎样控制生产端呢?大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浮出水面,谁呢?农业协会。他出面游说政府出台补贴政策,引导农民种植大企业想要的粮食品种。有大企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农业协会屡试不爽。

到这里,一个美国特有的农业利益集团诞生了,就是“农粮复合体”。其中,垄断企业是主攻,农业协会是助攻,政府是核心。

有了“农粮复合体”,垄断企业完全控制了美国的农业产业链,农民也只有被盘剥的命运了。为啥?为了拿到政府补贴,就得种植大企业需要的品种,向大企业买种子能便宜吗?不可能。收购价格完全由大企业垄断,他们能给高价吗?不可能的。

刚才说了,农民的市场份额本来就被大企业挤压得越来越小了,然后种植成本又不低,卖粮价格又不高,农民能赚啥钱呢?不赚钱,他们其实很穷。但穷人也可以凑合过,为啥?吃快餐啊!又便宜又能吃饱。事实上,美国的贫穷群体肥胖率最高。

所以,你看,这就形成了一个奇葩的现象,美国人越胖,农民越穷。

那怎么扩大国外市场呢?

打开国外市场主要靠美国政府,他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向其他国家施压,降低关税,打开市场,让老美的低价农产品进去。

这可不是简单的进口农产品的事,进口国受冲击的是整个农业体系,为啥呢?本国的农产品销量不好,赚不到钱,农民都不想种地了,农业就会萎缩。农业不断萎缩,还谈啥技术提升,还谈啥产量提高呢?农业也就没啥发展了。这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时候没啥问题,但是一旦不好了,美国说不卖就不卖了,粮食安全就成大问题了。

所以啊,咱们国家一直有农业补贴政策,就是为了留住农民,稳住农业生产,保证粮食安全。毕竟,这是关系国家安全的大事,必须掌控在咱们自己手里,你说是不是?

0 阅读:2

时事是个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