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全球油气领域经历低油价、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能源转型等因素交错叠加的深刻影响,百年变局下的全球油气勘探开发仍然活跃,伴生资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低碳化进程加快推进。自2017年起,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作为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的牵头单位,连续8年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油公司动态》报告。今年发布的《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油公司动态(2024年)》报告认为,全球油气资源开发潜力依然巨大,我国石油公司做优做强的前景广阔,践行国际化战略依然大有可为。
全球油气勘探投资回到疫情前水平 海上常规油气勘探投资多于陆上
全球油气勘探投资主要受2014—2015年国际油价暴跌和2020—2021年新冠疫情影响,出现2次大幅下降。目前,勘探投资逐年稳步提升,已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除2014—2015年每年新发现的常规油气储量超过30亿吨油当量外,2016年以来每年新发现的油气储量基本维持在15亿—25亿吨油当量;虽然大中型油气田数量占比不足10%,但是储量占比高达70%—80%,主要来自前沿盆地和新兴盆地。
国际石油公司持续深耕成熟盆地、紧跟热点、抢占前沿、进军非常规领域,不断培育大发现,“双轮驱动”强化传统油气勘探业务。一方面持续深耕成熟盆地,开展精细勘探,10年来成熟盆地新增储量占比达64.4%;另一方面紧跟热点盆地,抢占前沿盆地,特别是加大“两环”(“环非洲圈”和“环拉美圈”)海域勘探区块的获取力度,七大国际石油公司(壳牌、艾奎诺、埃克森美孚、埃尼、道达尔能源、bp、雪佛龙)在“环非洲圈”海域作业者权益区块面积占比达99.6%,在“环拉美圈”作业者权益区块面积占比达77.3%。
借鉴国际石油公司的做法,我国石油公司可以做好“四个坚持”,积极进入“两环”重点盆地,超前布局海外非常规与油气伴生资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资源有序接替。
一是坚持上游投资。持续强化上游业务,坚定油气业务的战略地位,聚焦海外优质油气资产。
二是坚持油气自主勘探。既需要深耕已有探区的成熟盆地,开展精细滚动勘探,不断发现规模储量,又需要紧跟热点盆地,超前优选有利勘探领域,不断拓展新项目,开展风险勘探。“环非洲圈”重点关注莫桑比克、索马里、贝宁等国家,潜力领域为白垩系斜坡扇/盆底扇和生物礁滩体;“环拉美圈”重点关注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潜力领域为白垩系深水重力流砂体和生物礁滩体。
三是坚持融合发展。通过常规和非常规并举,加快布局陆上常规富油气大盆地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同时加强评价油气伴生资源的潜力与分布,通过与油气融合发展实现突破。四是坚持科技创新。目前,“人工智能+”勘探技术正重塑油气勘探未来,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石油公司新的竞赛场。我国石油公司应持续推进油气领域人工智能的研发应用,赋能产业焕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球油气开发聚焦“两深一非”领域 国际石油公司回归油气基本盘
当前,全球经济逐渐恢复,国际石油公司主动调整全球油气业务布局,快速增加油气开发投资。此举不仅体现了国际石油公司对油气行业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心,也标志着国际石油公司强势且稳健地回归油气基本盘。其中“两深一非”领域是规模效益开发和增储上产的重点。
鉴于深水油气资产高投资回报的特点,今年将要做出最终投资决定的深水油气项目加权盈亏平衡油价进一步下探至47美元/桶,七大国际石油公司加快布局,投资热情持续回升,深水成为重要的开发领域,深水油气产量持续走高,预计2032年将达到产量峰值(8.2亿吨油当量)。
在深层超深层方面,目前全球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探明率低,我国的深层原油资源探明率为11%、深层天然气资源探明率为13%,勘探开发潜力大。2019—2023年,全球深层井年均完井406口,其中超深层井137口;我国境内年均完井187口,其中超深层井123口,为全球深层井尤其是超深层井的主要聚集地。
致密/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前景可期。七大国际石油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对致密/页岩油气领域的投资,预计在2029年达到峰值,届时年总投资额将达到297亿美元。美国石油公司采取更为积极的本土化战略,聚焦其国内丰富的致密/页岩油气资源。
欧洲石油公司在致密/页岩油气领域的表现相对稳健,约占其权益产量的10%,显示出在追求能源多元化与环境保护平衡中的谨慎态度。在拉丁美洲,通过借鉴美国页岩油气革命经验开辟实现能源独立的路径,阿根廷对页岩油气产业高度重视并出台扶持政策。
我国石油公司需要突出深水与深地领域(简称“两深”领域)油气勘探开发,积极获取深水领域区块,有效弥补自身短板;加快对深地科探井的探索,有力支撑深部资源的发掘;持续推进“两深”领域的地质理论、勘探开发技术、工程技术与装备科技创新和数智化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面对全球致密/页岩油气的发展趋势,我国石油公司应立足自身页岩油气地质条件,深化开发基础理论研究,优化配套工程技术,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页岩油气效益开发之路,支撑我国石油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国际石油公司通过并购交易 多元化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年来,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国际石油公司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呈现多元化趋势,重点聚焦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包括伴生资源开发、新能源发电、CCS/CCUS,以及油气产业链延伸等业务,“油气+”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国际石油公司通过并购交易实施低碳业务布局,助力实现能源转型目标。
自2015年《巴黎协定》签订以来,国际石油公司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并购交易逐渐活跃,交易数量快速增加。2023年共达成交易239笔,较2022年增长70%;2023年公开交易金额达到约428亿美元,较2022年增加1倍。预计未来交易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美国石油公司低碳并购聚焦CCS/CCUS和生物质能源,欧洲石油公司更加重视发电和配电,包括海上风电、气电等。
在油气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方面,埃克森美孚通过在卡塔尔天然气公司的股份间接控制其氦气生产,埃克森美孚位于美国怀俄明州雷利岭气田的LaBarge工厂提供了全球20%的氦气供应;沙特阿美和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尝试从油田卤水中提取锂。
在油气产业链延伸方面,bp从一家专注于生产资源的国际石油公司,转变为一家专注于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综合性能源公司,开始积极探索全产业链开发范式,构建一体化产业链、绿电产业链、二氧化碳产业链等。在CCS/CCUS领域,壳牌在加拿大的Quest项目和挪威的Northern Lights项目中,成功实施了CCS技术,捕集并安全储存了数百万吨二氧化碳,并在直接空气捕集技术(DAC)方面进行研究和开发。
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些布局还将继续深化和拓展。我国石油公司可以积极延伸油气产业链,加大油气与伴生资源协同开发的力度,并加快布局CCUS技术及二氧化碳产业链。同时,积极拓展发电、输电、售电等绿电全产业链,以绿电替代实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的。
全球能源转型在曲折中前行 步伐依旧铿锵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全球能源行业在地缘政治、气候变化、低碳转型等因素影响下,发展环境日趋复杂,能源安全成为各国能源发展的优先议题。与此同时,各国积极推动能源转型,促进清洁能源、低碳技术、能效提升等领域快速发展。
在煤炭向石油的转型过程中,以煤炭业务为主的矿业公司的转型经验可总结为“整合、剥离、扶持、拓展”。整合指整合强化规模发展,增强发展韧性;剥离指关停剥离低效资产,实现减负和可持续发展;扶持指利用国家扶持政策,实现平稳有序转型;拓展指顺应转型趋势,拓展非煤业务、创造新利润点。在此轮能源转型中,多数国外石油公司也采取了此前矿业公司的上述应对策略,值得我国石油公司思考和借鉴。
国际石油公司以调整投资结构与资产结构为基础推动能源转型。我国石油公司需基于能源转型目标,持续加大在具有优势的低碳与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力度,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打造低碳、低成本油气资产组合,增强油气资产抗波动性和低碳与新能源业务的盈利性,满足多样化的能源市场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为保障能源转型的顺利进行,需要强化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一方面,我国石油公司可合理采用不同方式培育技术能力,对发展前景好、具备优势的技术以自主研发为主,对发展前景好、不具备优势的技术以联合研究为主,对技术成熟但不具备优势的技术,以合资/并购和风险投资为主。另一方面,需要以创新商业模式为手段,拓展油气-风光电、油气-CCUS、油气-氢能、油气-伴生资源等“1+N”综合能源业务。
来源:经燕化工平台网络综合整理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