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草木壹
编辑|草木壹
提到相声,几乎无人不知郭德纲和于谦这对老牌黄金搭档。
很多人都以为于谦是郭德纲从最初到现在唯一的搭档,其实不然。
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于谦之前,王玥波算是郭德纲更早的“搭档”。
可以说,最开始的郭德纲还是得益于王玥波的“赏识”,才有了后来大放异彩的机会。
甚至多年以后还有人说,郭德纲当初成立“德云社”时身旁的位置原就是要留给王玥波的。
然而等到“德云社”真的做大做强之时,郭德纲的身边却早已不见了王玥波的身影。
“离开郭德纲我不后悔。”二人如今几乎再无交集,十多年过去,王玥波这样提及郭德纲。
当初形同手足、彼此帮扶着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的二人,缘何分道扬镳了呢?
看到大红大紫的郭德纲,王玥波又当真不曾感到后悔吗?
昔日亲密无间后来形同陌路
王玥波和郭德纲关系最要好的时候,是会愿意为了对方丝毫不计较自己利益得失的。
相声和评书想要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下持续传承,其实是个很费脑子的事儿。
二人成为默契搭档后时常一起演出,但收入甚微。
年纪稍长一些的郭德纲以兄长自称,生活上时常会照顾些王玥波,请吃饭都是常事。
早年间郭德纲还没火的时候,为了帮助他渡过难关,二人共同录制节目的报酬王玥波没分。
两千块全给了郭德纲,他直言现在是兄弟最难的时候,自然能帮一把是一把,算不得什么。
郭德纲记在了心里,之后王玥波和妻子结婚时,郭德纲也是激动地上台发言,真心祝贺。
后来郭德纲想创业成立自己的相声工作室时,王玥波虽无法加入却也慷慨解囊,尽力相助。
几年搭档,兄弟情谊早就刻在心底了,对于各自而言,对方如同亲兄长或亲弟弟。
只是这份难得的情谊却没能经得住考验,在郭德纲的“德云社”慢慢起势时,王玥波却离开了。
后来的郭德纲成为一代相声大师,以相声为生存之道,而王玥波则专注于评书,不提相声。
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各自发展本也无可厚非,只可惜二人再也无法同台,逐渐不再往来。
可即便选择了不同的方向,私下的关系也不至于走到形同陌路,甚至说二人“反目成仇”。
明明此后多年的时间里,郭德纲从未说过王玥波半句不好,王玥波也还去过德云社参加活动。
但在外人看来,不再同台、即使同台也不交流、形同陌路的二人一定是因为什么“撕破了脸”。
直到多年之后,郭德纲的事业发展的红火,有人又想到了王玥波,好奇他是否后悔。
毕竟如果当初王玥波加入德云社,如今肯定比自己混的好得多,看看于谦就知道了。
而王玥波坦言,虽然如今的收入比不上于谦,但也足够了,离开郭德纲自己并不后悔。
两人当初关系疏离的背后原因也逐渐浮出水面。
“道不同不相为谋”
其实从一开始,郭德纲和王玥波从底子上来看,就不是同一类人。
王玥波出生于北京,从小就跟着各路名师拜师学艺,自幼学习评书、相声、联珠快书。
从儿时就深受曲艺艺术熏陶,他的心中对于这些个传统曲艺更多的是打心眼儿里喜欢、尊重。
长大后即使要靠着这些混口饭吃,也是发自内心的乐意,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并且由于受到干妈连丽如的影响,后来的王玥波更偏向于说评书,相声顶多算爱好。
可郭德纲就完全不同了,白手起家的他是彻底秉持着“既以此为生,必谋于此道”的观念。
从一开始,他就不是只想着靠相声混口饭吃,他的野心是要让相声成为足够坚固的立足支撑。
在没遇到于谦、李菁等人,没成立德云社之前,他是跟着王玥波四处奔波,只是在等待时机。
和王玥波搭档的日子也挺快乐,两人的确也配合十分默契,且各自有各自的优势。
只是时间久了,郭德纲还是放不下自己真正的念想,还是想要创业。
于是想方设法,集结了几个有同样志向的老曲艺人,于1998年创办了北京相声大会。
这个也就成了后来德云社的前身,郭德纲兴致勃勃,一心想大干一场。
但当时的王玥波却被干妈多次劝阻,连丽如十分看不上相声,也不愿义子掺和过多。
出于自己也更喜欢评书,更擅长评书的考量,王玥波没有加入郭德纲的团队。
但看到兄弟能实现长久以来的心愿,他也是打心底里感到高兴的,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二人依旧会时常见面聚一聚,王玥波还介绍了李菁、何云伟等人给郭德纲认识。
后来德云社逐渐发展壮大,李菁、何云伟等人还成为了社里的“台柱子”。
虽说不能再同郭德纲搭档演出说相声了,但王玥波很喜欢同德云社里的诸多朋友相处。
他也就会时常去到德云社见见朋友,偶尔帮帮忙干些杂活儿什么的。
其余的更多时间,二人各自说着各自的相声、评书。
但那时的郭德纲作为德云社总负责人,正是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没有太多时间社交。
所以渐渐的,王玥波即使是来了德云社,也不再是见郭德纲了,更多的也是和李菁等人往来。
二人的关系原本就逐渐变得平淡了,不似从前那般亲近。
2010年,李菁退出德云社的事儿更是给二人都造成了不小打击。
当时的德云社已经在相声界崭露头角,声名鹊起了,却也经历了不少风波。
那年郭德纲身陷“抢占公共用地修建私宅”的舆论风波,相关媒体前往德云社进行调查。
不料却遭到其弟子的“恶意对待”,就出现了德云社著名的“打人事件”。
而郭德纲因为护短弟子而落了个“帮亲不帮理”的名声,事情平息之后,该走的都走了。
王玥波发觉当初跟自己一起说相声的那个胖黑小子,似乎不仅距离逐渐远了,心也逐渐离了。
2013年郭德纲发行的一本书,更是直接让王玥波彻底认清了二人早已不同路的事实。
这年郭德纲经历了德云社一系列的“风云变幻”后,感触颇多,于是将自己四十年来说相声、发家起势的经历以及他自己对于相声界的诸多感悟总结成了一本书——《过得刚好》。
当时的郭德纲已经有了不小的名气和影响力,这本书发行后销量不错,颇受欢迎。
但王玥波却是相当不喜欢这本书,以至于为了书,甚至首次公开表示了自己对郭德纲的不满。
原因在于郭德纲在书中或多或少地扯了很多相声界的“绯闻”,牵扯到的甚至有德高望重的前辈,虽然书中没有明确说出名字,但但凡在相声界待过几年的,稍微一猜就能猜到是谁。
放着那么多好人好事儿不说,专挑这些腌臜事儿写,是何用心呢?王玥波不能理解。
更无法忍受的是,有观众甚至拿着书找到后台“贴脸”问他书里写的是不是真的、写的是谁。
这简直是胡闹,王玥波感到气愤,却“一拳打在了棉花上”,郭德纲从头到尾选择了沉默。
书继续卖着,郭德纲还是继续卖力地宣传着,丝毫不管兄弟和同行的不满。
这件事之后,二人算是彻底分道扬镳了。
不过想到二人最初的相识、相遇,还是会感到可惜。
从籍籍无名到人尽皆知,终曲终人散
回到最初,郭德纲学习相声、创业的经历其实是相当坎坷的。
出生于天津的郭德纲,在1996年之前三进北京闯荡又三次无功而返。
虽然也是从小就开始学习评书和相声,但直到2004年,郭德纲才正式拜师学艺。
在那之前,他都是靠自己摸索着自学的, 也曾学着别人经营剧场,也都以失败告终。
1996年的某一天,他来到北京琉璃厂一家小茶馆听评书,台上说书的正是王玥波。
在台下听着听着,郭德纲越发激动,一时兴起,他想上台和王玥波配合一把。
王玥波也一早注意到了这个黑胖小子,在台下老是十分捧场,情绪比别人激动许多。
看着跃跃欲试的郭德纲,王玥波不好拒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答应了。
没想到,二人分外地默契,两人你一句我一句,有来有往,现场观众纷纷沉浸其中。
这次之后,王玥波算是交下了这个朋友,郭德纲也因此留在了同一家茶馆一起说相声。
所以说起来,没有成名之前,王玥波是陪郭德纲共患难过的,也在一些时候帮了他不少。
可世事无常,只道人心易变,很多事儿都无法预料,碰到了也只能顺其自然,选择接受。
即便现在很多人都说若不是郭德纲,谁会认识王玥波,可抛开名声不谈,王玥波的评书还是受到了很多观众认可的。
诸如《聊斋》、《隋唐》、《雍正剑侠图》、《侠义英雄传》等多部评书都堪称经典。
2012年,王玥波在北京成立了个人工作室,2023年11月又当选了北京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当初虽然只在那个小茶馆待了两年,但那两年的时光,怕是二人对相声和评书最纯粹的时候。
后来人走茶凉,一个成了相声巨星,功成名就,一个守着自己的评书剧场,同样乐得自在。
不悔
王玥波说他不觉得后悔,大概也是真的不悔。
只是到底是不后悔昔日的好友最后走向陌路,还是不后悔没有留在郭德纲身边享受后来的风光得意,就不得而知了。
到底人各有志,追求不同,二人如今的关系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
两年前的德云社收徒大会上,王玥波还到场了,可见随着时间流逝,该放下的也都放下了。
希望往后也能各自安好,继续在将相声、评书这些优秀的传统曲艺文化发扬光大的路上前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小编,侯耀文还不是~相声大师…
你高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