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为何失去皇位?成为太子那一刻,悲剧注定

人文之光 2024-07-29 19:24:35

唐高祖李渊在位第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大唐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李建成被杀。之后不久,李渊册封李世民为太子,并在不久后禅位给李世民。而李世民的嫡长子也从原本的宗室子弟,成为了唐朝新的太子。

外界看来,李承乾因为父亲的业绩得以一步登天成为了新的皇位继承人,大唐第三任皇帝。但是从后来的历史来看,这恰恰是李承乾悲剧的开端。因为倘若李承乾的父亲李世民始终是秦王,那么将来李承乾的命运不外乎是以秦王的嫡长子身份继承爵位。而他的兄弟也不会因为秦王的爵位而和他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

而李承乾成为太子以后,最终开始了堕落,并遭到了李世民的废黜,命运以悲剧收尾。

1、李承乾的童年

西元619年,此时是大唐开国第二年,李承乾出生了。李承乾的名字是当时的皇帝李渊给取的。不过,当时李承乾的命运倒也并不明朗。因为当时的唐朝和王世充、窦建德等人的势力一样,都是割据一方的势力,到底谁能取得天下还是未知数。如果唐朝没能成为最终的赢家,那么,李承乾也会因为大唐的覆灭遭到诛杀和迫害。因为唐朝在击破其他割据势力的时候,对于失败者的惩处也并不手软。

其实人生在世,命运的走向往往取决于太多不可抗因素。李承乾就是例子。对于童年的李承乾来说,他会继续成为宗室子弟,还是沦为阶下囚,决定性取决于自己的祖父、伯伯和父亲掌舵的大唐帝国,能否打败对手。所以命运不在李承乾手里。

李承乾一岁的时候就被册封为恒山王,五岁的时候改为中山王——当然,李承乾成为中山王的时候,天下局势已经明朗,大唐已经完成统一。但是李承乾的命运依旧充满叵测。因为自己的父亲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的斗争已经处于你死我活的斗争状态。后来李世民诛杀了李建成的所有后代。倘若李世民被李建成害死,那么,李世民的后代也未必能保全。

在李承乾七岁的时候,李承乾不再是中山王——因为这一年,李世民搞了玄武门之变,李承乾也由此成为了新的太子。

李承乾的童年,在被动中处于跌宕状态。

2、李承乾的精神危机

李世民也确实按照储君的要求培养李承乾。甚至李承乾13岁的时候,李世民还偶然让李承乾监国,在李世民的培养之下,少年时候的李承乾也一度被视为有明君风范的人。当时多数人也意识不到,有一天,李承乾会以十分荒唐的状态退出唐朝的政界。

但是偏偏,李承乾的命运出现了变化

说起李承乾命运的变化,小编倒是想起了高考。其实高考不光是学业的比拼,同时也是体育和健康的比拼。因为脑力消耗太大,如果体能跟不上,也很难坚持下去的。比如高中三年,有人刻苦三年身体变化不大,而有的体质弱的,高中三年把自己身体熬垮了。

所以说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其实也非常重要。

李承乾自小体弱多病,而成为太子以后,因为很多事情需要操劳,这意味着李承乾得不到太好的休养,所以李承乾经常得病。而这种痛苦,也让李承乾的心态开始扭曲。并且李承乾还得了足疾,走路一瘸一拐的,这对李承乾的形象无疑非常不利,这也导致了李承乾有了自卑心理。

并且,因为玄武门之变的缘故,李承乾的嫡母弟弟李泰,对皇位也有觊觎心理。于是李泰业组织一群人培养势力,打算和李承乾来一场“皇位内卷”——宛如综合条件(包括天赋、体能、健康成都)不够,即便是把自己内卷致死也考不上清华一样,李承乾的综合条件不如李泰,所以在皇位内卷大赛中,李承乾不断处于下风。而李泰也觉得,李承乾除了是自己的大哥之外,实在没有任何理由比自己更有资格当大唐的皇帝。

一方面是自身条件太差,一方面是对手太强大,在这种内忧外患之下,李承乾爆发了严重的精神危机。

3、李承乾的悲剧

在庞大的精神压力面前,李承乾选择放飞自我。于是李承乾开始做了太多的荒唐事。比如为了自己的男宠不惜和皇帝李世民产生冲突,因为讨厌老师的絮叨,而派人暗杀自己的老师。当然李承乾这样做也清楚,按照常规的状态来说,李承乾已经不可能继承皇位了。但是,李承乾也觉得,自己没必要通过常规手段来继承皇位——毕竟,大唐的皇位传承,可有剑走偏锋的传统。

所以李承乾认为,想要做皇帝,就得抄自己父亲的作业。于是李承乾派人暗杀李泰,当然这场暗杀最终失败了。李承乾在暗杀失败以后,于是又策动发动政变推翻李世民,不曾想消息被李世民发现,李承乾遭到了废黜,并被流放。

其实很多人把李承乾的失败归因为教育失败,事实上本小编也是看到其他历史作者持有此类观点的文章以后,才决定写本文,表达一下自己的观念。

其实个人觉得,李承乾的悲剧并非教育失败,更多是赶鸭子上架的结果——和李泰相比,李承乾确实不适合接手唐朝的皇位。但是,李世民强行让李承乾承担自己所无法背负的重担,最终只能导致李承乾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精神危机,李承乾的悲剧由此产生。

说到这小编倒是想起以前有个邻居家的孩子:父亲是做铸造工的(很辛苦的体力劳动),母亲是从事机械加工的女工(满手油污那种),总之赚钱很辛苦,而邻居家孩子从初中二年级开始补课,但是普高还是缴纳的择校费(N年前,中考分数不够,可以缴纳择校费买学位读普高),因为分不够。尽管父母对他寄予厚望还给予最大的经济保障,也敦促他好好学习(事实上邻居家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很满意,认为孩子很努力,很爱读书,学习成绩也还行),但是高考的时候,邻居家孩子喜提高考总分280的成绩。

原来这就叫很爱读书,学习成绩还行。当时本小编可谓大开眼界。

其实,很多人不明白:许多事情,是不能勉强的。

0 阅读:7

人文之光

简介:为文史爱好者提供一座象牙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