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犯最后一天会经历什么?死刑流程有多复杂?带你体会追悔莫及

老烟斗评过去 2024-11-07 11:44:41

在大众的印象里,死刑犯的标配,是追加一副脚镣,身着一席黄马甲,上面印着编号,只等待刑期的到来,死刑犯便会被押赴刑场,早些年是枪决,后来改成了注射死刑。

只是,死刑犯的最后一天,究竟会经历些什么呢?2018年,多位参与过执行死刑的武警,包括有枪决经验的在内的,为人们揭露了真实的执行死刑流程,不仅有死刑犯等待末日前的心路历程,还有武警们最真实的感受。

本次,就让我们来回顾,如何以武警的视角,带你体会死刑犯的追悔莫及。

死刑前的心路历程

法院终审的执行死刑命令一旦下达,死刑犯就要换个牢房了,需等待最高院的核准,定下来具体的行刑日期,接着就是将他们押赴刑场,验明正身后执行死刑,这一过程并不复杂,但生命的逝去,永远是最震撼人心的,尤其是临刑前一天。

死刑犯在被执行死刑之前,部分要求是可以被满足的,比如给家人留下遗书,曾经有一名37岁的死刑犯,就给母亲写下了一封令人心酸的绝笔信。

作为儿子,他从小到大,一直被母亲深爱,只要是他想要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哭闹和撒娇的方式获得,闯了祸,也有母亲负责帮他摆平,以至于后来欠下巨额赌债,还是母亲为他偿还,掏空了几十年攒下来的钱,包括老母亲的棺材本在内。

等到了儿子37岁那年,再次张口向老母亲要钱,可母亲却已经掏不出钱来了,也没有劳动的能力,只能无奈拒绝了儿子,岂料儿子却选择走上不归路,犯下抢劫杀人罪,被依法判处死刑,死前含泪写下了遗书。

这是典型溺爱导致的犯罪案例,通常这一类犯人在写完信后,内心会被悔罪的情绪填满,如果自己当初没有犯罪该有多好……

而忏悔之后,大部分死刑犯的情绪都会产生巨大的波动,因为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所以管教和干部,都要提前进入班房内,采取相应的措施,通常是让轻刑犯,负责看住死刑犯,防止他们情绪崩溃时自残,或者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

当然,也有特别例外的存在,比如枪决河南死刑犯张金柱的前一晚,该监区的所长亲自出动,就怕这个疯狂的罪犯,在死前一晚做出什么未知的举动来。

写信,是死刑犯人生最后一晚,几乎都会去做的事,正如前面提到的那名罪犯一样,不管文化水平高不高,临刑前想尽办法给家人写遗书,实在不认识字的,也会找他人帮忙写,因为这是他们最后能给家人留下的东西。

只不过,有些死刑犯也会做出其他举动,比如一言不发的看着窗外,或者是嚎哭个不停,渗人的哭声,在牢房内四处飘荡,尤其是在夜间,显得格外刺耳,死前一夜,几乎没有死刑犯会睡觉,都是若有思索的看着窗外直到天亮。

剩下的,就是重头戏的断头饭了,通常都有两顿,一顿是前一晚的,一顿是当天早上的。

对于断头饭,又有什么样的规定呢?

执行死刑的具体流程

其实,断头饭除了不能喝酒,犯人基本上是想吃什么都会被满足的,比如死刑犯想吃红烧肉,专人狱警就会想办法安排满满当当的一顿,可实际上,没有犯人吃的下去,特别是在临刑前一晚的时候,大多数犯人都是不停抽烟,而烟不限量。

只要死刑犯愿意抽烟,无条件供给,等到天亮的时候,大多数犯人也是饥肠辘辘的状态,这一顿断头饭,也会尽量满足他们,但犯人基本上都是没有心情的,因为在这之后还有会见家属的流程,在整个过程中,犯人的情绪更是一个未知数。

然后便是死刑的具体流程了,这里先说枪决的。

过去的行刑人员,会从武警中挑新兵,要求心理素质够强,各方面必须达到出类拔萃的评价,因为执行死刑也是他们的特殊任务之一,执行前的所有流程,一般会排练个两天进行模拟,尽量保证执行时不要出现失误。

此外,武警会在夜间先找好刑场的位置,但为了不引人注目,开的不是法院的车,要求道路交通好,不能离公路近,保证不被围观,同时最好有障碍物,防止飞弹伤及无辜,必须确保万无一失,而且最好是找两个刑场,另一个当作备用。

行刑期间,武警会在刑场需要配备3道封锁线,尽量保证枪声不要传出去。

负责扣动扳机的武警,仅负责执行任务,他们只知道有几名犯人要执行,不知道犯人的身份和姓名,单纯是根据编号认人,这也是执行前验明正身的目的。

对于死刑犯生前的刑具,也是有严格要求的,因为这群人基本都怕死,有些胆小的,在法院听终身判决死刑时,就直接尿了裤子,也有晕倒口吐白沫的,所以在执行死刑的时候,武警都会用绳子扎紧他们的裤腿,防止大小便失禁。

等到犯人被押赴刑场,会被武警控制在一个区域跪下,有的地方是让犯人张开嘴,因为能保证不补枪,也有的地方会瞄准犯人后脑勺,还有的地方会不爆头,但不管哪种方式,都是为了让犯人伏诛,如果一枪没死,就需要进行补枪。

比如一名武警遇到过一个死刑犯,生命力强的吓人,补了8枪才死,而确认犯人死亡的工作,由法医负责,只要确定了死者没有生命特征,就可以直接拉去火葬场了,有些没人认领的尸体,则会被医院的救护车拉走,取下可用器官。

再谈谈注射死刑的流程。

注射死刑,一共只需要三针即可,第一针是麻药,第二针是肌肉松弛剂,第三针是氯化钾,整个过程相比起枪决,要简单很多,等第三针打完后,再等待30秒钟左右,犯人便彻底死亡了。

不需要再去找刑场,也不愿考虑补枪,都是固定在一个封闭的行刑室,等到死刑犯被验明正身,押往行刑室时,由专人执行,犯人会被固定在一个床上,脚踝部位照样会栓紧,防止大小便失禁,等到三针注射完,死刑便全部执行完毕。

那么,或许有人会问了,注射死刑会不会让犯人死的太便宜,没有枪决的震慑力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参与执行死刑的武警们的真实感受。

死刑的要义何在?

在武警的眼里,注射死刑是非常人道的举措,因为中国只采用了两种死刑方式,古代那么多极刑,仅是名词的描述,就让人不寒而栗。

对于武警而言,他们也是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遇到那些穷凶极恶的人间恶魔,恨不得将他们千刀万剐,但纪律不能违背,因为死刑的要义,是在于让犯人受到惩罚,世间再无比剥夺生命,更重的刑罚了,没有死刑犯是不怕死的。

而且,枪决犯人后带来的影响,也是武警心中的心理负担,在对死刑犯执行死刑的时候,由一名武警负责控制住犯人,另一名武警负责扣动扳机,如果是打后脑勺部位,脑浆蹦到脸上武警也是常有的事,试想一下那个场景,该是多么恶心?

当然,让武警更加心情复杂的,是那些需要补枪的犯人,当法医确定犯人没死,武警就要对一个半死不活的犯人补枪了,这时候他们的心里会产生无法描述的感觉,等到好不容易执行完毕,众人当场沉默了,因为都觉得人命很脆弱。

此外,在公开宣判的时候,犯人会被绳子勒紧,此时脸上的表情十分扭曲,到了执行死刑的时候,现场十分安静,武警从没有遇到过无的放矢,或者张狂乱叫的死刑犯,随着医生枪响划破夜空,武警会感叹,就这么轻而易举结束了生命?

再者,还有一点是让武警们难以接受的,虽然他们不会去了解死刑犯的身份,但犯人被押赴到刑场的那一段距离,通常都会恳求武警,给个痛快的,让他少受点罪,如果这话落在武警新兵的耳朵里,那一般都会出意外了。

训练时出类拔萃的新兵,在本就压抑和恐怖的刑场中,想着要扣动扳机,还要保证不能打歪,心理负担会变大,有的武警会怯场,这就很容易导致行刑的流程被耽误,尤其是对多名死刑犯执行死刑的时候。

死刑犯被从车上押到行刑地点,再到枪响传来,整个过程也就一分钟左右,可是这一分钟的时间,却能给许多武警带去一年都无法抹除的心理阴影,正常人都是有恻隐的,虽然不会同情死刑犯,但是心里那一关,很难跨越过去。

所以,武警对于注射死刑,还是相当认可的,这不仅仅是司法的进步,也是对死刑犯的人道主义,更是对武警的心理压力的减轻,法律在不断地完善,为的就是把必要考量的因素,争取面面俱到。

其实,纵观整个世界,中国对于死刑执行方式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打个比方,美国部分州保留死刑,但整个是个电椅,用三万伏的高压电针对死刑犯,虽说震慑力是足够了,但万一出故障,只是烧焦了犯人,却没有执行完毕该怎么办?

甚至,像是一些第三世界国家,采取的死刑方式,就更加违背人道主义了,比如非洲的石刑,用石头活活把人砸死,如果能直接爆头,犯人死去的痛苦还能少点,但万一先把犯人砸个半死,那场面可就太难以想象了。

因此,关于死刑,还是那句话,刑罚的要义,是让受刑之人付出应有的代价,但更应该考虑执行者的心理,血腥的东西,应该成为过去式,就好比很多人希望恢复的凌迟一般,确实有些犯人真的该凌迟,只是由谁去实施呢?

义愤填膺,对凶手的愤恨,都是人之常情,因为谁都希望罪大恶极之人,能够早日伏法,但更应该向着长远的方向考虑,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引起争论不休,到头来还是一场口水战。

对于刑罚而言,只要不废除死刑,就是对罪犯最大的震慑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犯罪之人也是怕死的,亡命徒在这个年代已经很少了,所以法律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更加完善的调整,但维护公平正义的底线,永远不会改变。

武警在回忆他们印象中的死刑犯时,无论是语气,还是用词,都是非常严肃且沉重的,法度严明,方能安人心,从枪决进化为注射死刑,是法律工作者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只要是死刑,罪犯就会在死前感受到深深的恐惧。

结语

在武警揭秘死刑流程的最后,还留给了后人一句话,永远不要犯罪。

纵观死刑犯生前最后一天的经历,不禁让人觉得触目惊心,都是在铸成无可挽回的大错后,才明白追悔莫及,只是没有人知晓来生是否存在,所以,一定不要触碰法律的红线。

0 阅读:605

老烟斗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