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仪式上,副军长嫌文化水平不够,主动辞职坚持回家种地

瑛悦谈历史 2024-08-23 16:31:14

1955年,一场新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授衔仪式在北京举行。

国家百废待兴的年代,评定革命事业的功劳,是极为振奋人心的。

授勋的评定等级在参评的将军中引发了很大争议,有人觉得自己评级过高,也有少部分人谦虚表示高估了自己。

但在授勋后,一位副军长级别的军官,竟然直接决定回家务农。这种彰显革命党人本色的壮举,一时间传为美谈。

这位军官究竟是谁?他又为何放弃高级军官的职务选择回乡?

做出这个选择的人,名叫杨锦华,曾是朱德总司令的贴身警卫员。

上个世纪初的那段往事,是每个中国人脑海中最痛苦,最不愿提起的回忆。

饥饿、贫穷、战乱……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在这饱含血泪的纪元里徐徐展开了。

这是个普通人活不下去的时代。

可是,古人讲,火炼真金。同样的,最黑暗的年代,也是铸就英雄最好的岁月。

这时候,湖北省黄冈市黄安县,一个孩子在悄无声息中诞生了。

父母也许觉得他生的不是时候,如果降生在太平岁月,日子或许不像现在这么苦。

但他的父母并不知道,他们的孩子,生来就担负着解放这个时代的使命。

这个孩子,就是杨锦华。

由于档案缺失或是保密的缘由,我们已经无法在互联网上找到杨锦华军长具体的出生年月。

不过根据授衔时间,以及杨军长人生经历来推定,他出生于上一个世纪之交是准确的。

黄安县,在新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永远占据了特殊的位置。

一般人也许不知道这个隐匿于大别山南麓的小小县城。但是如果提起黄安县另一个名字,那便多少有些耳熟能详了。

黄安县如今的名字,叫做红安。这个红,是红军的红,更是中国革命的红。

如果这个名字也并不引起熟悉的话,那么“将军县”这个名字一定会让你想起这是哪里了。

没错,红安县,就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第一将军县”。

作为中国共产党三大起义——黄麻起义的诞生地,这座小县城先后走出了李先念、董必武两位国家主席,以及以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为代表的二百二十三位共和国将军。

一片小小的土地诞生出如此密集的人才,这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如果放眼整个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上一次这样的奇迹还是在汉高祖刘邦出身的沛县。

诞生在这里的人,也许天生就被赋予了改变中华的使命。

杨锦华就是背负着这伟大使命的一员。

也许带着上天委派任务的人,年轻时都是受过不少苦难的。

杨锦华也不例外。

杨锦华出生的时候,红安县已经在长年战乱的摧残下愈发贫穷。农民辛苦付出,终日劳作,在剥削之下并不能成为落在手里的粮食。

作为普通农民的杨锦华和当时大多数中国人一样,连吃饱饭都是一种难以实现的奢求。

但能做出伟大事业的人,天生就显现出了相比于普通人的与众不同。

杨锦华虽然家境贫寒,生活条件十分困苦,但他却有着和身边乡亲们不同的爱好。

他喜欢读书。

在一个认字都很稀缺的年代,读书简直是贫苦人家无法触及的事情。没人知道杨锦华是如何学会的认字,如何克服读书之路上的一道道难关。

后人只知道,他最终克服了,并形成了长期学习的爱好。

平凡人的蜕变就是这么开始的。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用在那个年代果然不假。

杨锦华在那个年代最终得以脱颖而出,绝对和学习知识这个爱好离不开关系。

爱读书在富人家是值得鼓励的长处,但对吃不饱饭的穷人却成了实实在在的压力。

买书需要钱,灯油也不是免费的,如果再算上因为读书而少干的农活,那学习在穷人家就成了结结实实的“浪费”。

所幸,杨锦华生在一个相对开明的家庭,家里人并不反对杨锦华拿出时间用在读书上。

杨锦华本人也很清楚家庭状况,颇为早熟的他很早就成了地主家的帮工,以此多赚点粮食补贴家用。

就这样,杨锦华一边打工,一边种地干农活,余下的时间用来学习。

买不起书就想办法找人去借,点不起油灯就想办法在白天多看一会儿。

有道是,信念和志向决定了一个人未来成就的高低,而杨锦华心中的鸿鹄就在这样的日子里一天天成长起来。

直到1931年,那个特殊的日子。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入侵东北。

日本军国主义把侵略的谋划摆在台面上,试图把那片丑陋的太阳旗插在它曾经宗主国的每一寸土地上。

杨锦华意识到,自己要做点什么了。种地是国家之本,但关键时刻,有些事比种地更重要。

学习给予了杨锦华国家民族的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

他自此立志参军,发誓要让要让家乡的父老乡亲吃饱穿暖,发誓要为挽救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危亡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军已经决定好了,那到底去哪里参军好呢?

他忽然想起几年前家乡的一件事情。

一群说着地道的湖南话人们,在这里掀起了一场历史书上才有过的起义,他们高呼着共产主义,拿起武器武装反抗着那些压迫过自己的地主和官老爷们。

他们中有些自己认识,有些自己没有见过。

但是他们的眼里都闪烁着什么东西,那种东西给了他们力量,让原本穿着破旧的普通人们熠熠生辉。

杨锦华模糊的感觉到,那是一种名叫信仰的东西。

经过多方打听,这支队伍现在正在一个叫井冈山的地方。

那就出发吧,总比这么等着强。

年轻的他就这么踏上了革命的征程,成为了一名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熬过了漫漫长征路。

即使在红军中,能够读书写字,热爱学习也是并不多见的存在。年轻而有点文化的他很快脱颖而出,引起了一位首长的注意。

很快,首长看中了杨锦华,并向他伸出了手:

“来给我当警卫员吧。”

杨锦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他跟随着这个人走南闯北,在战争的硝烟中屡立战功。

直到1955年的授勋仪式上,首长作为第一位接受授勋的人物,站在十大元帅的第一位接过了毛主席递过来的军衔。

那位首长就是朱德总司令。

杨锦华因为曾经立下的赫赫功勋,同样参加了这场解放后评定功劳的授勋仪式,并在授勋仪式结束过后被任命为副军长。

出人意料的是,面对已经拟好的职务,杨锦华找到自己的保护了多年的老首长,说到:

“老首长,我不当副军长。”

“我不当。”

朱老总难得表现出了差异,这种情绪在他长年的军旅生涯中已经很罕见了。

“锦华同志,为什么?”

面对朱总司令的询问,杨锦华说出了心中早已想好的答案:

“我没有文化,当不了这么高的职位。”

“我想回家种地。”

是的,由于战争局势的变化莫测,杨锦华虽然保留了热爱学习读书的习惯,但是始终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他曾想过去往延安抗日大学进修,但是始终没有找到机会。

同时,杨锦华没有忘记当年离开家乡时心理发下的誓言。

“要让家乡的父老乡亲吃饱穿暖!”

革命胜利了,全国解放了,但是社会主义建设才不过走出了第一步。

家乡的乡亲们站起来了,腰杆挺直了,不再受地主老财的剥削,但是仍旧没过上天天吃饱饭的好生活。

自己文化不够,但军队里总有比自己文化高的干部接替自己的工作。

相比之下,家乡的建设事业比副军长这个岗位更需要自己发光发热。

朱老总长久的沉默了。

组织上对于杨锦华的辞呈经过了慎重考虑,最终批准他回到红安,同当地民众一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临行前,杨锦华再次找到朱老总,要和这个看着自己参军的老首长做最后的告别

朱老总没有做无意义的挽留,只是给了他一个称号。

荣誉军长。

原本可以当上副军长,如今却只是当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

杨锦华这个“荣誉军长”的称号和故事,迅速传遍了整个红安。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谁。

杨锦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他已经几十年没有回来过了。

当初离开还是一个年轻人,现在两鬓已经多少有了白发。

有些认得他的人已经去世,有些还活着。但更多的乡亲他不认识,也不认识他。

几十年的时间改变了很多。

但乡亲们很快就知道他是谁了。

他是共产党人!

即便回乡,杨锦华依旧闪烁着光辉,只不过换了个岗位发光发热。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身体力行的支持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以一个农民的身份走完人生的历程。

他是将军,也是农民,更是一个共产党人,一种千千万万新中国革命者精神的代表。

他是杨锦华。

0 阅读:0

瑛悦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