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叩问人性的《罗生门》
话说“看过的书,走过的路,经历的事,遇见的人,从来都不会白费,随着时间的发酵,将成为滋养你人生的原料!”人生读好书,书香为伴,一路前行。这段时间,又看完一本纸质书香名著短篇小说集《罗生门》。刚看完的《罗生门》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的短篇小说集,由高慧勤译的。本书收录了《罗生门》《鼻子》《竹林中》《蜘蛛之丝》《秋山图》等25篇芥川龙之介从1915年到1923年间创作的广为人知的经典中短篇小说,其中收录的首篇就是用作书名的《罗生门》。
短篇小说《罗生门》,是与夏目漱石、森鸥外并称日本文学三巨匠的文坛鬼才芥川龙之介的叩问人性之作,也是黑泽明导演惊世伟作《罗生门》的原著小说。小说内容以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从而展示了人性“恶”的无可回避,传递出了作者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无奈与绝望。在一个战争年代,一个被主人赶出来的家奴,薄暮时分,罗生门下,家奴正在等候着雨停,思想上正在做着强盗和被饿死之间挣扎。当他茫然不知所措,仿若于生死未决时,这时正巧走到一个到处都堆满死尸的地方,也就是叫做罗生门的地方,他壮起胆子,想进去找到一些财物。结果他竟然发现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正在从一个年轻女子的死尸头上拔头发。他冲上去说你这个没人性的,竟然对死尸也不放过。老太婆解释说她只是想用这些头发做个头套谋生罢了。她说“曾经这个妇人,用蛇肉晒干当做鱼干来卖,吃了鱼干的人们觉得很好吃,妇人得以维持生计。我并不觉得这妇人做错了,她跟我一样都是为了生存啊!”于是,走投无路的家奴邪恶大发,决心弃苦从恶,既然是为了生存,还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他就剥下老太婆的衣服,逃离了罗生门。并且从那以后再也没人见过他了。《罗生门》短篇,情节简单,人物稀少,短短的篇幅,小小的场面。时间、地点、人物、结局全都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文虽短,却被赋予了一定的寓意,描写了社会最底层顽强挣扎着继续生存的民众的人性。人性本没有善恶,但在特定情况下,所处的时间地点不同,也就有了善恶之分。《罗生门》中,就是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在利己主义的驱使下堕落的全过程。而且通过描写“小恶”、“恶”、“最恶”的人物印象,慢慢给人的心理带来冲击。在利己主义影响的基础上,不管是违反道德还是损害别人利益,无论哪个都是利己主义者达到自己愿望的踏脚石。但是,利己者在自己做坏事的同时为了自己的自尊,会把过错的责任都推到外部环境和别人身上。这篇文章就描述了由善变恶,并显示了在利己主义面前人们的价值观的脆弱。因此,如果被利己主义侵蚀,那么当然会认为他人的利益只是满足利己者物质与精神的踏脚石。本书叩问人性,不仅《罗生门》,后面的收集的小说,都在对人性的“善与恶”冲突的拷问,始终对人性中的“丑恶”的鞭挞。本书,其实都在折射人性的善与恶,只是作者用文字来以期引发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究竟是要坚持“善”,还在面对现实时不得不引出的“恶”时要去“去善”吗?或者说这个“去善”的“恶”还算不算“善”?2024/6/29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