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恋母情结”究竟有多可怕?看完云南的案例你会知道答案

忆雪感感 2024-07-18 15:14:4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纵观历史上曾犯下血腥大案要案的罪犯,大多数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疾病。

有的仇富,有的自卑,还有的是典型性反社会人格。

然而你听说过,有罪犯因患“恋母情结”而奸杀两名中年妇女的惨案吗?

罪犯为何会犯下如此令人惊骇的案件?背后有何隐情?

杀人惨案告破,凶犯竟刚成年

“警察吗?我要报警,我家人昨天外出一直没回家,今天被发现死在小湾村变电站的小树林,请赶快出警。”

2005年4月,云南省凤庆县警方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出警前往案发地。

经过对现场的勘察,判定死者为小湾村村民彭某,女性,39岁,平日以回收废铁为生。

彭某的死状极为凄惨,身上共有近20处利器所划伤口,脖颈处还挂着一根布绳。

村民发现彭某时尸体全身赤裸浴血,被凶手抛尸在小树林,衣物散落在距离尸体20米处的草地上。

更令人揪心的是彭某被撕碎的衣物上,不仅沾有血迹,还有他人体液,经法医初步判定,彭某死亡前曾遭遇强奸。

彭某的死亡,令当时办案的民警立刻想到一年前当地也曾发生过类似案件。

2004年6月,曾有人报警,在当地变电站附近的某处土堆中,发现一具女性尸体。

与彭某不同的是,这具尸体已经高度腐烂,经技术鉴定,死者大约45岁左右,死亡时间已有近6个月。

尸体脖颈处也挂有一根布绳,双手则被一根铁丝绑于胸前。

经过DNA技术比对,以及对当地失踪人员的排查走访,死者为附近村民姚某,平日在村里的废品收购站打零工。

同样的年龄段,相似的作案手法,相同的职业经历,生前均有过被强奸的事实,且都发生在同一个工业区,两起命案的高度重合,引起警方极度重视。

再对两起案件的进一步勘查中,办案人员又发现更多相似之处,初步判定凶犯应为同一人,且对当地极其熟悉。

由于两名死者居住地很近,且都曾与废品收购站有相关联系,警方则首先将视线放在排查该地所有从事废品收购的相关人员。

再对近100人比对过DNA后,无一人符合,且经过走访确认,两名死者生前并不认识,也没有任何交集,更不存在有相同仇人。

案件调查一度陷入僵局。

直到彭某案件发生的三个月后,警方再次接到报警电话。

对面的中年女人声称自己前几日被人勒索强奸,由于自己拼命挣扎,惊动了他人,才得以侥幸逃脱。

当时由于害怕不敢报警,没想到今天竟在街上无意中碰到该男子,本想偷偷报警,却被发现,害怕日后被打击报复,所以赶紧报了警。

在警方询问更多细节时,发现报警人的经历与前两起命案几乎一致,同样从事废品收购,年龄相似,且有被强奸经历。

根据女人提供的线索,警方很快锁定犯罪嫌疑人,一周后,办案人员在其住所将正在吃饭的嫌犯茶平文抓获。

面对审问,茶平文倒显得很平静,很快交代了自己强奸三人,并杀害其中两人的犯罪事实。

但令所有人吃惊的是,落网的茶平文,竟只是一个刚满18岁还略带孩子气的青年。

年少缺爱,“恋母情节”成罪魁祸首

根据茶平文的供述,其实他与被害者均无仇无怨,甚至完全不认识,而他强奸杀人的动机,也仅是因为童年所受的伤害。

茶平文出生在云南某小县城,家里条件不好,父亲常年酗酒,性情暴戾。

在茶平文的回忆里,童年就是在父亲的暴力殴打中度过的,不仅如此,父亲也经常家暴母亲。

可怜的女人不仅要赚钱养家,还要承受丈夫的怒火,长时间的压抑令她无法忍受,终于在茶平文11岁那年,决心独自一人离开家。

母亲的一去不返,令年幼的茶平文生活更加水深火热,他每天都在盼望母亲回家,毕竟那是他童年唯一感受到爱的存在。

可日复一日,他始终没有等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也正在这段无比煎熬的日子里,他心中对于母亲的依恋和憎恨同时达到了顶峰。

这种情感的拉扯,让茶平文的内心逐渐变得扭曲,同时也让他对同龄女性不感兴趣,反而对中年女性有了某种特殊情感。

在第一次作案后,茶平文畸形的心理得到彻底释放,尝到甜头的他,继而选择再次作案。

其实归根结底,茶平文犯案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患有严重的“恋母情结”。

即希望可以与之亲密接触,同时却又从内心极度不信任,从而反感排斥。

在心理学上,也被称为“俄狄浦斯情结”。

从心理学的角度,“恋母情结”并不是单指对母亲的依赖,而是对母爱的渴望。

很简单的例子,有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一方的爱,这种对父爱或母爱的渴望,会投射在以后寻找伴侣的身上。

而这也正是茶平文犯下奸杀案的主要心理动机。

如何及时预防“恋母情结”

根据弗洛伊德理论,“恋母情结”的首次出现,会在男孩3-6岁这个阶段,主要表现在对母亲的依赖。

在青春期,则会出现第二次“恋母情结”。这时他们的对象会发生转移,可能是母亲的朋友,长辈,或女性老师等。

然而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这一心理也会发生变化,正常人会将视线转移到同龄异性身上,与之产生感情。

而茶平文从小的经历,则让他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偏离原本的轨道,产生畸形“恋母情结”。

究竟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以防“恋母情结”发生变质呢?

首先,培养孩子独立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要过度干预,也无需太过谨慎,遇到挫折培养孩子独立解决的能力,减少对长辈的依赖。

其次,帮助孩子拥有基本的生活能力。

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己洗漱穿衣,学会照顾自己,拥有与人交往的能力。

最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学会鼓励和放手,让孩子明白如何更好的生存,有面对一切挫折的自信。

结语

“永远不要用他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茶平文的童年经历或许很多人都曾有过,童年阴影是一辈子挥之不去的伤痛,但学会放下,与过去告别,才能实现自我救赎。

0 阅读:0

忆雪感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