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士:问题变得严重了,仅4个月中企少进口了240亿颗芯片!

小唐的星座故事 2022-05-16 19:26:49

事态变得有趣了!美院士表态:仅4个月中企少进口了240亿颗芯片。

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耗市场,中国市场的动向,直接决定着整条产业链的运转,因此老美想要重新掌控全球半导体市场,是根本绕不开我们的。

现阶段诸多的美企,都需要依靠中国市场,英伟达、英特尔、AMD、高通、苹果等等企业,都承认了离不开中国市场,这也造就了一个上万亿的市场。

在国内经济开始腾飞之后,消费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很多国际企业在颠覆性科技产品诞生后,都会把首发地选在中国,足以见得我们在世界科技体系中的重要性。

也正因为如此,目前能够叫得上号的芯片厂商,基本都会选择在国内设立工厂,一来可以建立更好的市场竞争力,二来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

除了在手机、电脑等等智能设备之外,在5G、汽车、人工智能等等领域,也需要着大量的芯片,然而此前逐年递增的进口份额,却在今年发生了变化。

进口芯片份额在减少

根据数据统计,2022年1-4月份,国内进口集成电路数量为1860亿片,而去年同期却达到了2100亿片,同比跌幅超过了11.4%。

换算下来在今年的前四个月,中企累积进口的芯片,比去年要少了240亿片,造成这样的反差,其中包含有多个方面的因素。

而这一切都是由相关限制引起的,在高通中断了华为芯片供应之后,也让更多的国内手机厂商警惕,不会独家采用骁龙芯片,而联发科的天玑芯片趁机崛起,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之后,直接取代了此前高通移动芯片出货量第一的地位。

美芯片厂商的相继断供,也让国内厂商明白,这样的困境实则就是中国半导体行业的缩影,只要一天没能实现核心技术突破,相关限制就得不到解除。

虽然随后英特尔、AMD等等厂商,相继的恢复了供应,但这样被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感觉可不好受,这也更加坚定了国产技术自研的决心。

美企的芯片研发都是基于ARM架构的,如果国内厂商持续使用这项技术,那注定摆脱不了其技术体系之外,华为的麒麟芯片就是一个例子。

在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目前包括中科院、阿里等等研究所,都开启了对于开源架构RISC-V的研发,相对应的芯片也已经成功发布,并且成功实现了商用。

虽然海思目前无法实现盈利,但华为始终没有放弃继续投资,目前芯片研发设计上更近了一步,相继突破了屏幕驱动、智能汽车、PC电脑等等芯片。

在有了华为的遭遇之后,包括小米、OPPO、VIVO在内的多个厂商,相继启动了自研芯片和系统的计划,种种因素结合起来,将进一步降低对进口芯片依赖。

事情也逐步变得有趣了起来,美院士在看到这样的情况之后,直言:“四个月中企就减少了240亿的进口量,后果已经严重了!”

进口份额下降只是开始

在经历了华为这么一件事,国内芯片厂商虽然还在继续使用美企的芯片,但早已把产能分散开来,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对美芯的依赖,后续进口份额还将持续降低。

毕竟最重要的手机市场,如今已经有联发科递补上来,不仅在性能上达到了需求,而且在价格上也要优于高通,已经连续多个月占据销量榜第一的位置。

虽然英伟达收购ARM失败了,但孙正义正在推动ARM美股上市,美试图控制ARM架构的计划被没有完全失败,留下的诸多隐患也引起了中企的警惕。

在安谋中国被替换了CEO之后,实际的掌控权已经被总部收回,已经阻碍不了赴美上市的计划,因此更多的中企只能把希望寄托于RISC-V架构上。

受到特殊形势的影响,ASML的光刻机产能进一步受到影响,这很有可能导致芯片进一步涨价,而全球缺芯的状态将进一步延迟。

美芯片厂商的芯片制造,依然还要高度依赖于台积电、三星,而在现阶段的行动当中,已经让这两家企业有所芥蒂,一旦实现了技术去美化,他们和美企之间的合作,或许也就到头了,美企的真正危机已经来临。

美的霸道做法已经引起了不满,目前包括欧盟、日韩、俄在内的诸多国家,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并且加大了投资资金,用于实现半导体技术的自主化。

事实也证明,断供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只会加速被限制企业的快速发展,如果老美还意识不到这个问题,那后续将面临更严重的问题,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0 阅读:21

小唐的星座故事

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