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即使是今天,仍有许多人都达不到那个程度。大家熟悉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有多少父母能够做到呢?
但也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未来保持着清醒的认识,比如苏轼。他就与其他父母不同,他不“望子成龙”,反而希望孩子“愚且鲁”,这是为何呢?
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这一贬就是五年。苏轼刚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这一时期的他虽然身上担有“黄州团练副使”的职务,但却被勒令不能办公,行动还受到监视。
亲朋好友对他更是避之不及,当然,他自己也不愿见人,整日和僧人们吃一些粗茶淡饭,日子过得也有几分意思。
不久后,他们一家又搬到临皋亭。迫于生计的苏轼在友人的帮助下,申请到荒地五十亩,让他能学习陶渊明,过上自食其力的生活。
在度过最初的一段艰难日子后,苏轼在这里的一切都逐渐步入正轨,在元丰六年,也就是他到达黄州的第三年,他的侍妾朝云为他生下一子,取名为“苏遁”,小名干儿。
这件喜事给苏轼的被贬生涯带来了些许慰藉,他还亲自写下《洗儿戏作》,纪念此事。
洗儿戏作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在我国古代,有“洗儿”的习俗,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或满月时,会邀请亲朋好友为婴儿洗身,以示庆祝。
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和来的宾客都会表达对孩子表达出最美好的祝愿和期待,祈祷孩子长得健康聪慧。这种以“洗儿”为主题的诗,就被称作“洗儿诗”。
这首诗的大意应该很好理解:每个人都希望他们的孩子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只不过,我自己却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耽误了一辈子。
我只希望我的儿子是愚蠢和迟钝的,没有任何灾难和困难,官至公卿。
初看这首诗时,想必很多人都觉得荒谬,怎么“愚且鲁”还要到公卿呢?其实这首诗绝对是他有感而发,是身为父亲的美好祝愿。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这句话都在明白告诉大家,我自己就因为聪明而被连累。
虽然当年自己曾因为才学名动京师,但却因为在王安石变法期间,苏轼看到新政的弊端和不足,提出反对,得罪新党,导致“乌台诗案”的发生,险些丧命。
旧党上台后,又认为王安石变法中有许多好的一面,可以保留,所以他站出来发言,却又得罪了旧党。把新党、旧党得罪个遍,让他两方不讨好。
而这,正是因为他太聪明,对什么都看得透彻,不愿意用圆滑的态度来处理问题。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句话简单直白,表面上是对孩子的期待,实际上是苏轼对自己坎坷人生的不平,也是对“愚且鲁”官员的讽刺。
苏轼通过观察得知,发现朝堂中许多人,并不是“聪明人”,但他们却能够不费周章地就获得高位。从表面上来看,这非常不正常,但细究之下,又觉得合乎情理。
与苏轼同朝为官的许多人,他们未必能有苏轼的才华,但他们的仕途却比苏轼顺遂不少,有的还能够官至宰相等,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聪明”不仅对他的做官生涯不仅没有帮助,反而“有害”。
从更深层次看,这首诗其实也揭示了苏轼对朝堂时局的失望和对宦海起伏的厌倦。正是这种现实,让他不愿面对,一心只想逃避。
平心而论,这首诗不算苏轼作品中的佳作,不过情感真挚,表达了一位父亲的美好愿望。
只是,可惜的是干儿未满周岁而早夭,没能做到“愚且鲁”,也为它也蒙上几分悲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