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热”,正在降温。
中国留学热度的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
根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2023-2024)》中发布的数据来看,虽然目前中国仍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留学生第一大来源国。但印度的国际学生人数正在迅速增长:印度在美留学生人数仅比中国留美数量少2万人;印度在澳留学人数已经接近中国;中国在英留学人数增长远不及印度。这些数据似乎都说明了一个趋势:
出国留学的热潮,正在退去。
留学人数高峰已过因为疫情的影响,中国学生过去几年出国深造的计划被按下了暂停键。众多预测都认为,疫情结束后,出国留学会热度回归,甚至愈演愈烈。留学中介更是欣喜若狂地宣布,新的留学时代要来了。
而如今,国门已经敞开,留学的需求却似乎并没有回到疫情前。
根据2019-2023年27所“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出国(境)深造率变化可以看出,除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外,其余高校的本科生出国深造率均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而就“双一流”高校而言,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学校的2023年本科生出国深造率相较于2019年下降了9%以上。
出国深造率在下降,但各高校整体深造率在5年内基本维持稳定或有所增长。
例如北京理工大学的整体深造率从62.65%上升到69.21%,但出国深造率却从18.94%下降到9.75%。
华东师范大学的整体深造率从46.50%上升到51.37%,出国深造率却在2023年下降到12.23%。
国外教育的统计数据也给出了同样的反馈。英国一直都是中国留学生的热门留学目的地,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给出的数据,从数据库有记录以来,中国新生入学人数一直在增长,直到20/21年度首次出现下降。尽管在下一年中国留英学生人数恢复增长,但仅仅增长了0.8%。
而另一个热门留学国美国,中国留学生人数已经连续三年下滑。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布的《2023年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22—23学年,中国留学生占美国国际学生的27%,印度留学生紧随其后,约占25%。中国留美学生总计28万9526人,同比上一年度下降0.2%,这与本科生的连年流失直接相关。2022—2023学年,本科生约占中国留美学生总数35%,同比下降8%;研究生占44%,同比增长2%。
中国大陆一直是美国高校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地,但这一地位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要让位给印度。
留学回报难达预期留学人数下降,一些人认为是因为性价比低了。随着国内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国际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国内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此外,留学成本的高昂、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就业市场的变动等因素也可能影响了学生的留学决策。
据《2023海外留学人才就业发展报告》称,近年由于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加之疫情的影响,就业面临较大挑战。海外留学人才的薪资出现了小幅收缩。该人群的实际平均年薪在2020年为26.82万元,2022年降到24.41万元,2023年上半年仅为20.45万元。
在去年,“海归硕士留学几十万,月薪几千”的报道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对于想要留在海外求职的留学生来说,想留下来并拿到身份,也面临重重困难。
以英国为例,留学生们寻找到能提供工签担保的工作非常困难。根据英国政府的规定,雇佣海外员工不仅对公司资质和海外求职者拿到的薪资水平有要求,而且这家英国公司还必须愿意出具一份担保书,写明为什么非要雇佣外国人而不是英国本地人。去年12月4日英国内政部宣布,从2024年4月起,技术工人签证的最低工资门槛从每年2.62万英镑提高到3.87万英镑。这无疑让国际生求职更加困难。
而留美的程序更为繁琐。
留美学生毕业后一般要先申请OPT签证并在12个月内顺利找到雇主担保,然后进行H1B抽签,抽中后有最长6年时间来转“绿卡”。由于H1B是非移民签证,想要转美国绿卡拿到移民身份,一般需要通过雇主担保申请美国是EB2或EB3签证,申请程序多且时间漫长,申请好几年很正常。同时美国USCIS还会考察申请人能不能为美国作出贡献,做了多少贡献,部分签证类型还需要雇主的配合及担保。如果在H1B到期前没有成功转化“绿卡”身份,就需要离开美国,一年后才可以重新申请美国H1B工作签证赴美作。留美这一路上,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限制性。
面对“留不下来”的困境,许多留学选择回国就业以尝试破局。
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2022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留学回国人数具有明显的增长趋势,约有341.34万人回国发展,占留学回国总人次的80%以上。
不过面对竞争的就业市场,留学生未必能比国内学生更有优势,实习经历少或实习经验不足是他们存在的一块短板。尤其是实习经历较少、专业宽泛的文商科类留学生,在找工作上更加困难。
一些难找工作的留学生们不禁感概:常春藤高校毕业生最好的归宿,或许是留学中介。
留学意向渐趋转变疫情前留学,清华出国的学生70%是去美国;疫情后出国的学生中,只有50%是去美国,学生去的最多的高校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清华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超曾向记者介绍。
比起欧美等传统留学国家,中国学生越来越倾向于亚洲留学。
亚洲国家和地区留学费用普遍更低,并且,在亚洲国家和地区留学,不仅离中国大陆更近,而且生活习惯等方面也更容易适应。
此前国际教育展览会组织(ICEF)报道称,相较于之前传统的美英加澳等留学目的地,泰国等亚洲国家迎来了更多的中国留学生。
这种转变离不开国际政治局势大背景的影响。自从中美贸易摩擦、两国关系陷入紧张以来,美国政府频繁出台对中国留学生进行入境限制的政策,阻断两国正常的交际往来。
2020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名,禁止特定学生和学者获得相关签证,国内有10多所高校先后登上“黑名单”。除了对中国的部分高校设限,美国高校的一些理工科的敏感专业,对于中国学生的申请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开放。
2023年11月下旬以来,华盛顿杜勒斯机场边境执法人员在一个月内无理盘查并遣返了5名中国留学人员。多名中国留学生入境美国时遭到长时间盘查,并被检查手机、电脑等随身电子设备,一些学生的签证被注销,并被告知5年内不得入境美国。
留学低谷引起担忧面对留学热度下降,一些专家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清华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超认为,“中国青年一代越来越自信了,这种自信应该是建立在对世界其它国家和文明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自信。假如我们对别人根本没有了解,那自信可能更多是自大,并非真正的自信。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出去,甚至很多人可以在国际上更多的领域和岗位发挥作用。”
张超强调,鼓励年轻人多走出去,并一定是出国留学,也可以是短期出国交流、实习等,通过这些机会更多去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文明,获得全球的视野和国际胜任力。
另外,他认为,出国也不必迷信美国,可以去了解欧洲或者其它文明,并吸收其中的养分,带回来建设自己的国家。“这样的状态可能正常,或者说是我们所期待的青年一代的状态。”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从另一个角度指出,出国留学、交流可以考虑看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在美国围堵中国的背景下,可能会形成一个围绕美国的循环圈,而中国自己的循环圈可能由‘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组成。”陈志文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也有很多不错的大学,且性价比很高,发展机会也很多。
来源:青塔、掌上考研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