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滇池湖滨湿地吸引了众多候鸟来越冬。
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
为了更精准地观测与保护这些自然精灵,
正积极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长期观测鸟类。
鸟脸识别 闻音识鸟
人工智能助力“鸟口普查”
在昆明草海大坝,成群的红嘴鸥上下翻飞,作为昆明越冬候鸟的明星物种,每年对红嘴鸥的观测统计必不可少。你能数清楚这里有多少只红嘴鸥吗?
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工程师 曹光秀:“传统的方法是我们每天基本上都定点,然后拿着望远镜,从左往右地扫描。”
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最新投入使用AI智慧鸟类观测方法。将无人机飞到100~120米高空后,逐渐接近鸟群,并在距水面约60米高度的地方,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飞行航线,对水面上的红嘴鸥进行视频拍摄和记录。计算机识别系统仅耗时几十秒,就能识别观测范围内的红嘴鸥数量。
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副院长 潘珉:“我们是分为A、B、C、D四个航线来做固定的巡航,主要适用于比较开阔、鸟的种群很集中、数量很大的场景。我们现在通过无人机每天早晚两次的固定起降,获得实时的影像数据,能够更准确、更高效地获取滇池红嘴鸥的种群数量状况。”
这是10月30号捕捉到的一段鸟叫声,通过声纹图谱识别系统,确认为一只苍鹭。
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副院长 潘珉:“因为鸟的鸣叫是有自己的种群的,是物种的一个特征,同时也是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然后把它的物种信息收集和整理,为我们的生态学研究做进一步支撑。”
在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的监控室里,电脑屏幕实时显示着大泊口水域内游动的水鸟,每只水鸟头上的标签都清楚地显示着它的名称。这是基于AI的鸟类智能监测新技术:高清摄像机,2022年起在滇池大泊口实现初步示范和应用。
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副院长 潘珉:“通过每天早、中、晚三次固定扫描,把整个在它视野范围内的鸟的物种组成以及它的数量都系统收集,我们现在在滇池北岸已经有7个摄像头,在滇池的西岸和南岸也增加了3个摄像头。”
潘珉介绍,滇池是冬候鸟的重要越冬地,每年冬天仅红嘴鸥就有数万只。过去开展人工观测和计数,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现在通过无人机+声纹图谱识别+高清摄像机的AI智慧鸟类多元观测系统,不仅解决了传统人工监测技术成本高、效率低、数据碎片化等问题,更有效提高了滇池鸟类多样性监测效率,实现了长时间序列的鸟类持续观测。
AI识鸟成效显著
未来还将大显神通
AI智慧鸟类多元观测系统的运用,将大大提升鸟类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为长时间序列观测物种与周边环境的互相作用创造新可能。从2022年以来,AI系统都记录下了哪些鸟类?又将在哪些方面开展持续性研究呢?
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介绍,截至目前,高清摄像机已经在滇池周边识别到了包括骨顶鸡、赤嘴潜鸭、绿头鸭、赤膀鸭、白鹭、苍鹭、黑水鸡等在内的17种水鸟,还监测到了包括黑卷尾、黄臀鹎等多种滇池常见林鸟。除了鸟脸识别,这项技术还可以监测不同候鸟首次出现及迁离的时间节点,对比年际间候鸟的越冬时间节点,研究候鸟迁徙行为及迁徙规律。
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副院长 潘珉:“我们现在也完整地捕捉到了两次,第三次红嘴鸥迁徙来到昆明,前两次离开昆明的一个准确时间,以及数量的变化。这个是2022年,最早的就是10月17号,当时的数量已经有872只,在4月1号离开,4月1号还有943只,4月2号到3号就只有几十只了,大部队很明显在4月初就已经离开,整个的观测曲线可以明确看到,来到滇池的数量、变化的规律。”
此外,高清摄像机还能识别出同一鸟类物种处于不同时期形态的变化,为开展鸟类行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见习生 聂宇轩:“鸟类换羽是鸟类的一种重要的生理特征,红嘴鸥是滇池特别典型的鸟类,浅蓝色标签,头部是完全成为黑色状态,所以就能代表它现在已经是性成熟的状态,像现在深蓝色,就是它还没有性成熟的,我们就可以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时候会飞走,什么时候会飞过来。”
通过AI智能监测技术,研究人员不仅可以长期开展鸟类群落变化监测工作,还可以开展鸟类日间活动规律、行为研究,如觅食、栖息及繁殖,促进鸟类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开展,并为评估湿地环境的健康状况和生物多样性水平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撑。
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副院长 潘珉:“因为鸟类还是湖泊生态系统里面相对高级的消费者,所以我们现在也结合着我们传统的,比如说我们对水体里面的浮游动植物、鱼类、水质的一些变化,我们结合着鸟类新技术的应用,希望能够给滇池的湖泊生态系统,有一个现状的评价,以及它后期的演化规律,能够提供更成体系的研究手段和途径。”
记者:刘语嫣 江涛
编辑:董桂英
责编:胡华 王锐
主编:林玲
终审:梁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