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冀新:一个疆二代油二代的深情追忆——纪念父亲刘锡田

伏生百年 2024-05-25 08:46:20

我的父亲刘锡田,母亲李秀英。

今年是父亲刘锡田诞辰100周年的日子,我的父亲1922年7月13日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地区蠡县西柳青庄一个农民家庭。八岁在蠡县上小学,十四岁在保定上初中,初二没有上完就在一位学校地下共产党员老师的带领下,上街参加要求国民党抗日游行和散发传单活动。之后,16岁跟随老师和几个同学一同放弃学业、投笔从戎,于1938年6月5日参加冀中军区吕正操带领的八路军,在冀中地区参加抗日战争活动,1939年3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党中央决定从冀中军区调几个主力团去陕甘宁边区参加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粉碎胡宗南围攻党中央的战斗,随部队(司令员黄永胜、政委邓华)组成的机动旅急进陕北。部队到达南泥湾后重新整编为教导旅,在罗元发旅长 (55年授中将)带领下一边拿枪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一边拿镐参加延安南泥湾大生产。

父亲1950年填写的军人登记表。

1946年在延安教导旅参加陕甘宁晋绥党代会战友合影。

1946年在延安教导旅参加陕甘宁晋绥党代会战友合影人员名单。

教导旅供给部财政科全体合影,摄于1946年,后排右三为刘锡田。

教导旅的战友在延安金盆湾合影,后排左为刘锡田。

教导旅的战友在延安金盆湾合影名单。

在陕北期间,父亲参加了七天七夜延安保卫战和三战三捷 (沙家店战役)以及西北战场一系列大的战斗,其中与马步芳部队的一场遭遇战,甘肃省镇原县屯子镇突围战斗尤为惨烈。1948年5月于屯子镇当晚,教导旅深夜轻装突围,部队命令只带绳子与绑腿从土围子往深沟下突围,父亲将一条绑腿绑在了小树上让战友们顺势下沟,绑腿来不及解下就留给了后边的战友能够顺利突围。那条绑腿便永久地留在了屯子镇的山沟里。图片是剩下的带回来的另一条绑腿。

刘锡田一直保留的一条绑腿带。

屯子镇突围时带出的物品:马褡子,碗套。

屯子镇突围悬崖。

随着全国解放战争形势的大好发展,又随部队编入了以彭德怀为司令员、习仲勋为政治委员的第一野战军六纵后改编为六军向西北进军,一路参加了解放西安、解放兰州的战斗,于1949年到达甘肃酒泉地区整训做解放新疆前的战斗准备。在酒泉期间,彭总与王震司令员考虑到部队大龄干部许多都没有成家,为稳定部队,规定了满足“28岁、营级干部、党龄8年、军龄10年、经过军政治部审核”四个条件可以结婚。父亲通过部队和酒泉地方政府的安排下认识了母亲李秀英,三天完成了家庭组建。第一天见面,第二天照相,第三天部队大锅饭集体婚礼。

父母亲结婚照片,父亲28岁,母亲16岁,结婚同时,1950年1月1日,母亲入伍。

部队酒泉整训期间,迎来新中国成立。为把红旗插遍天山南北,解放整个大西北。父亲所在的六军 (十六师、十七师)由二兵团改归一兵团王震司令员指挥,与二军共同担负解放新疆任务。王恩茂 (1955年授中将)率二军进军南疆,罗元发率六军进军北疆,负责剿匪、建政、建党工作。父亲所在的六军十六师部队到达哈密后住在早期苏联红军修建的大营房,主要任务是剿匪反霸、加强地方建设,参加了修建红星水渠和农业生产建设等工作。并参加了六军党代会,十六师党代会。

父亲留下的纪念章、纪念册、笔记本等物品。

战友分别留念,后排左六刘锡田,前排左四李秀英。

后排左四父亲刘锡田,前排左一母亲李秀英,前排右一崔林文。

通讯员崔林文至今健在,94岁。特殊时期,父亲保留的笔记本、纪念章、纪念册、等物品保存在他那里得以留存

在此期间,父亲的工作有几次变动 (期间已任六军十六师供给部粮秣科科长), 第一次变动是去哈密行署任税务局长,但部队工作未完成未去成;第二次变动是组织已谈话由六军组建几个大兵站参加抗美援朝,父亲任丹东兵站站长,编制146人,教导员、战士都已到位,归建洪学智为司令员的志愿军后勤司令部指挥,但后因父亲刚结婚一年又不能带家属,六军罗元发军长、关盛志师长及吴宗先政委等首长考虑另派当时未婚的孙述文同志替换去了朝鲜,回国后孙述文同志任大连警备区参谋长。第三次变动是组建新疆军区国防军,保留现役。

在哈密期间,父亲参加了六军及十六师党代会。第三排右四为刘锡田。

党代会代表登记表

替父亲去朝鲜抗美援朝,回国后在丹东警备区的参谋长孙述文同志 。

就在等待六军组建西北空军期间,由于新疆刚解放地方急需干部,彭总与王震司令员商议急调二、六军部分师团干部去接收国民党时期与苏联签订的边贸和企业。父亲一夜之间接到一份简单的手写纸条调令。

手写的调令。内容为:

奉军转军区令:调师供给部粮秣科科长刘锡田同志到军区油矿运输器材供应处工作。

王云山

一九五一年四月

父亲于1951年4月离开心爱的部队首长与战友,去新疆军区张英明(后勤部政委兼中苏石油公司第一任中方主任委员)的军区独山子乌苏油矿报到。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父亲从此走上了一生的石油路,与先期4个月到达独山子油矿的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三营一部和随后王震从第一野战军调去了二、六军几位师团干部余萍、曹进奎、范子久、张启华、雷震、刘锡田、张家达、刘照民、胡大年等一共23位转业至中苏石油公司。我这个疆二代和油二代在1952年2月21日出生了。

疆二代、油二代的我出生于1952年。

六军1951年到独山子的战友,刘锡田,张家达。前排左一刘照明(辽河油田副局长),母亲李秀英。

1951年六军家属,左一张家达爱人杨慧珺,左二母亲李秀英,右一刘照明爱人陈黎波。

在克拉玛依市简史中记载:1949年12月6日,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三营进驻独山子油矿,这是油矿最早的部队

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战友张虹(华东管道局生产办主任)等战友。照片拍于1952年,抱着本人刘冀新。

1952年父母抱着我,在独山子油矿 。

父亲从1951年4月到独山子中苏石油公司后,最初两年任器材供应处中方副处长,后任食品供应处中方处长。在这时期的工作是新疆军区后勤部张英明政委、甘祖昌部长指导管理工作。1954年,新疆军区生产兵团建设成立后,由张仲翰政委双重代管一年。1956年4月,参加勘探开发克拉玛依黑油山大会战,任黑油山勘探处副处长。(主要负责油田大会战上万职工及家属的吃住行)。

工作变动的主要原因是组织考虑父亲在原教导旅、六纵、六军,大部分战友分别在伊犁农四师,哈密农五师、五家渠农六师,奎屯农七师、石河子农八师任师团干部,方便联系和支援石油会战的后勤保障工作,并联系兵团工一师的工三团、工四团进驻克拉玛依矿区帮助油田地面建设、修筑公路和水渠、临时住房建设等工作。

1956年在天安门广场庆祝发现克拉玛依大油田 。

1960年前后,由于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要求中国还账的压力,整个克拉玛依油田近10万职工及家属的生活供应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父亲时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克拉玛依市生活办公室副主任,同时兼任行政处长和筹建农副业生产处处长,并指导油田十多个二级生产单位成立农场搞自救、自助。

在这期间,陪同新疆石油局、克拉玛依市第一书记王其人同志和秦峰局长多次前往北疆兵团各师团求援会战的食品、粮油物资。农四师张升科师长、靳宝全政委、十二团柏团长、农六师师长王寿臣等都是原教导旅和六军战友,与他们签订了支援油田的合同。在最困难的时期,连过不了冬的淘汰羊都拉到了油田分配给职工食用,如今在克拉玛依70岁以上的老职工都还记得。父亲他们组织二级单位农场在乌尔禾、百口泉地区打黄羊、电野猪,大面积种植高产甜菜疙瘩,补充生活物资 (以上资料来源于克拉玛依和独山子矿史馆及政协大事迹和父亲的六十年自传)。

油田慢慢恢复了正规建设后,于1966年又遇到了十年动乱,油田的生产生活再次受到了极大影响。油田分别两次被两支部队军事管制,影响工作长达近十年之久。特殊时期家里被抄家多次,父亲被停止了工作,原因是1964年贺龙副总理代表中央代表团到克拉玛依时,父亲等几位老干部被单独邀请与贺龙元帅合影的照片(因在晋察冀时期在贺龙领导下工作过),抄家时又抄出了戴国民党帽徽的1945年照片(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八路军都佩戴过)。

红卫兵、造反派对历史不了解,硬说父亲是国民党和贺龙的黑爪牙。停职期间与管理局局长、市长秦峰同志和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1935年参加红军并全程参加长征的杨百让副局长,一同5人组成了牛鬼蛇神掏粪队,这在当时是克拉玛依的一个 “风景线”。凡是70岁以上的都会记得这件事。在最困难时期,家里的存款被冻结,工资每月只发给五口人的80元生活费 (其中包括在老家的我奶奶的生活费)。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老红军、老八路、老党员相信党、相信毛主席,坚持生活下去,在这困难期间,也受到了老战友的支持和关心。70年代初,农五师89团冯全福政委专程来克拉玛依看望并送来食品, 伊犁物资局张常忠局长专门给父亲送来伊犁产的二毛皮筒子马甲,保暖又方便劳动, 伊犁公路交通局胡林祥局长专程来克拉玛依冒着风险探望并送来了生活用品。南疆石油指挥部的张家达书记和崔林文战友,在精神上、物质上也给予了鼓励与支持。因父亲还在牛棚管制,没有见到来探望的战友。只有我和母亲见到了战友并合影。

父亲进牛棚前家里的集体合影。

父亲出牛棚后的合影,六军战友左一崔林文,中间张家达,右一刘锡田 。

1970年,六军战友,前排左二农五师89团政委冯全福专程来看望父亲。前排左一克拉玛依邮电局长韩满全,前排右一母亲李秀英。后排左一克拉玛依油建公司电气大队长崔林文,后排右一刘冀新。(父亲在牛棚无法出来和战友见面)

父母亲结婚40年纪念合影。

父母亲结婚40年纪念合影背面题词。

1975年,石油部党组为了照顾一部分长期在边疆工作的老干部,文革后照顾他们可以在内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辽河油田等内地石油基地选择落脚地。父亲当时选择了华北地区,因为是老家,也是他参加革命的起步点。先后在石油部华北管道建设指挥部行政处、石油部管道局后勤部负责工作,直到83年61岁离休。由于在1951年独山子工作时执行的是苏联厂长负责制的工资制标准,所以离休时没有行政级别,只有较高的工资待遇。所以在离休时的住房待遇由管道局起草上报石油部党组,经党组批准 《刘锡田等7名同志享受司、局级待遇》 (1985年油党干字第35号文),分到了独门小院。父亲非常感谢组织,在独门小院里完成了《六十年大事记》。

《六十年大事记》是应新疆克拉玛依矿史馆、党史馆邀请而写,由老干部处和局办协助誊写完成。

在2022年7月1日在克拉玛依党史馆展出的父亲于1987年提供给新疆石油管理局的相关资料的展柜照片。

1999年6月9日父亲突发心肌梗塞,因病去世,享年77岁。

父亲母亲写给我们后代的留言

在父亲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激动心情,翻看父亲生前写的自传、文稿,参阅多方记载的有关资料,追忆父亲平凡又值得纪念的一生,祭奠父辈,缅怀历史,延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鼓舞和教育下一代,战胜困难,继续奋斗,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

二代石油人和三代石油人合影。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特别要感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党委,及文体广旅局二级调研员刘冬梅同志和文旅中心主任孙兰同志在2021年亲自利用十一假期期间来廊坊收集历史文献资料,才鼓励我们写了这篇文章。

刘锡田的孙子上小学时写的怀念爷爷的作文。

在我整理父亲遗留的文物并捐赠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博物馆的过程中,我女儿刘佳有机会了解到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她也受到深刻的教育,她写道:

我的爷爷是一九四九年六军十六师供给部粮秣科科长刘锡田。他参军后,历经冀中军区、晋察冀军区、晋绥陕甘宁联防军、第一野战军六军十六师、新疆军区,足迹遍布了河北、山东、陕西、甘肃和新疆。爷爷上过私塾,后在抗大学习,是很有文化的人,70年前,即1951年,他详细记录了六军党代会的会议内容并留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并费尽心力地把他们从新疆带到廊坊。如今,他收藏的史实资料可以见证那段历史,这些70年前的会议纸片片,笔记本、解放华北、解放西北、人民功臣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牌,从部队到石油的调令这些文物将回归起点,回到他进疆时的集体。

爷爷在20多年前就自己写作了记叙他个人一生的六十年大事记,那个时候我知道只有名人才写传记。他写完六十年大事记还在管道局做汇报演讲,那时我认为是件很fashion事。他先手写再让打字员敲字影印成册,给家庭成员每家庭一本。他坚持完成这件事,现在想来,他一定认为有满肚子的故事要讲,却又怕来不及。现在我要好好学习这本故事书了,这也是我为什么总说自己是河北人、山西人、甘肃人、新疆人,也起源自这里吧。这次捐赠哈密新星市博物馆103件史料文物的活动,在爷爷离开我们20多年后,这些珍藏的历史资料再次闪耀光辉,用他当年的实际行动深刻教育了我应该怎样做一名思想坚定,高政治素养的共产党员。

从战争年代加入党组织投身抗日,到解放时期保卫延安保卫毛主席,一路解放大西北,再到转业地方加入石油建设队伍,参与新中国石油企业早期创业,父亲一生风风雨雨、千辛万苦,直到晚年离休后仍想着老有所为、发挥余热,整理历史资料,教育身边子女,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文选自公众号:西进之歌】

0 阅读:2

伏生百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