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内现存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111.43万家。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持续增长态势。截至目前,2024年已注册21.73万家相关企业。
图片来源:宝马集团
当下,中国制造正凭借更智能、性价比更高的新能源汽车搅动全球车市风云。
市场研究公司Rho Motion表示,受中国销量创历史新高的推动,8月份全球全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了20%,达到147万辆。其中,中国销量跃升42%,达到100多万辆的历史新高。
从国内来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更是连续两个月超过了50%,这意味着购置新能源汽车的车主数量在7-8月均超越了燃油车车主数量,而且从趋势来看,大概率将保持下去。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强势发展下,车市品牌竞争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
宝马重返价格战,跨国车企日渐式微?
曾几何时,但凡资金足够,拥有一辆BBA便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同样,宝马、奔驰和奥迪作为豪华车企代名词,在中国汽车市场地位也不可撼动,价格战似乎跟他们从无交集。然而,今年以来,宝马却接连陷入价格战。
6月,宝马电动车因推出大额优惠,多款车型价格大幅跳水,刺激了销量提升。然而,随着价格战带来的门店亏损问题日益凸显,7月初,宝马果断宣布退出这场“无意义的卷”,并迅速调整策略,全面上调了旗下电动车及燃油车型的售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退出价格战仅仅一个多月,宝马又降价了。
从卷入价格战到退出价格战,再重返价格战,宝马为何在降价与涨价之间反复横跳?
销量压力或是原因之一!今年8月份,宝马在中国市场的总销量已锐减至3.48万辆,与去年同期的约6万辆相比,近乎减半。
8月销量暴跌,消息称,宝马旗下多款热销车型价格下调。此前,宝马曾试图通过涨价来提升利润空间,反而加剧了销量下滑的趋势。
有业内人士分析:“当前,宝马正处于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若继续深陷价格战,无疑将侵蚀其品牌价值并影响利润空间,但若不采取积极的价格策略,又难以有效捍卫市场份额,导致销量持续承受下行压力。这一现状对宝马而言,无疑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对于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宝马认为,近年来,中国本土电动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领域迅速崛起,凭借自身优势,持续抢占市场份额,迫使包括宝马在内的多个欧洲汽车品牌不得不采取降价策略。
从宝马重返价格战事件来看,在国内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车企快速转型围剿下,豪华汽车品牌BBA们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力似乎正日渐式微。虽然奔驰、奥迪没有公开宣布降价,但是也在通过优惠促销、金融政策等方式变相降价。
新增企业超20万,中国自主品牌强势崛起!
其实,不仅BBA们,合资车企近年在华发展也正承压。日前,网传上汽大众明年将关闭南京工厂,虽然其及时作出回应,生产基地调整是必要的经营行为,但不置可否的是,面对中国汽车发展的新环境新趋势,上汽大众正积极作出规划调整。
从国内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蓬勃发展,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正在被不断蚕食,我国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攀升。202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稳步攀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了60%,创历史新高。
仅从8月数据来看,经海融网此前整理,8月合计14家车企新能源销量/交付量破万,其中多个品牌再创历史新高,混动/插混车型销量持续上升。
其中,比亚迪作为全球新能源销冠,8月销量373,083辆,再创新高,在前两个月34万辆+的基础上又上一台阶,并且连续6个月销量突破30万辆。理想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里持续“领跑”的车企,8月交付数据持续拔尖,达48,122辆,公司高级副总裁邹良军透露,如果今年下半年乘用车市场健康发展,有信心完成全年50万辆汽车的交付。广汽埃安作为“车企创二代”之一,销量35,355辆,继续稳定在3万辆以上……
我国新能源车市场销量正持续走高,表现强劲。另外,从企查查最新公布数据来看,国内现存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111.43万家。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持续增长态势,2021年全年注册相关企业18.18万家,同比增长111.51%,达近十年增速峰值。2022年、2023年全年注册量分别同比增长38.14%、26.14%至25.11万家、31.67万家。截至目前,2024年已注册21.73万家相关企业。
从区域来看,山东、广东不相上下,分别现存11.16万家、11.07万家相关企业,分居第一、第二。江苏现存8.28万家相关企业,居全国第三。
从城市来看,海口现存4.02万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居全国首位。上海、广州分别现存3.76万家、3.08万家相关企业,居全国前三,此后是成都、深圳、重庆等地。
结语:
正如哪吒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方运舟近日所说,新能源汽车已至新旧更迭的“诺基亚时刻”。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浪潮的来袭,传统燃油车的时代正在逐渐远去,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悄然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