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纪硕鸣
伦敦大英博物馆到底有多少馆藏中国古画,没有确切数据。但由于常年保存不当,不少名画都严重损坏。直到从上海博物馆借来修复员邱锦仙老师,以妙手回春之艺,抢救了不少馆藏中国画,大英博物馆才有机会举办中国画展览。但邱老师年事已高,一直想培养继承人,但至今后继乏人。中国该不该出手相助?
无论在大英博物馆还是在中国的媒体界,邱锦仙都是名人。自1987年她受邀从上海来到大英博物馆修复一批中国古画,博物馆就把她留了下来。可以说,邱锦仙比那些中国古画修复后的镇馆之宝还要重要。数十年间,邱锦仙以自己的技艺救活了不少在大英博物馆内的馆藏中国画,成为弘扬中华文化的佳话。
不管这些中国的古画是如何来到了英国大英博物馆的,它们仍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修复好中国文物,得以向世界展出,在国际上弘扬的还是中国文化。
这些年来,不少中国领导,以及中国领导人的夫人等参观大英博物馆时,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邱锦仙的办公室。他们赞叹邱老师的修复技艺,为之骄傲;中国主流媒体也都大篇幅报道了邱锦仙走在另类文化艺术之路的巧夺天工。但没有人去想,邱锦仙之后,大英博物馆馆藏中众多遭损的中国画,接下来由谁来修复?也没有人提到,邱锦仙的古画修复绝技如何传承?
不看展馆参观修复室伦敦时间1月24日下午,好朋友安排参观大英博物馆。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踏足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并没有去主馆看展品。
约了3:00,等在主楼的广场前,70多岁邱老师来了,步履还矫健。她左手边一起走来的是一位英国女子,邱老师介绍是她的弟子,但看上去精神反而不如老师。邱老师带我们去了博物馆主楼旁边的一幢小楼——大英博物馆亚洲书画修复室,这里就是邱老师不断创下奇迹的地方。
这栋小楼原建于1834年的银行大楼,后来经酷爱敦煌壁画的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出资50万英镑,将这幢小楼改造成全球最好的东方书画修复室。邱老师就在此负责中国书画的修复工作。经邱老师之手修复的古代名画无数,有些几乎就是完好如初。
邱老师早已退休,因后继乏人,大英博物馆一再希望邱老师继续修复中国古画的工作。退休后的邱老师也不舍那些古画在暗无天日下,现在是一周四天工作。这些年,由于她的努力,中国古画不断重见天日,大英博物馆内馆藏的1000余幅中国古画才有了第一次展出的机会。
一般以为,修复古画这样的活需要胆大心细,唯女性最适合。但修复工作不仅需要技艺,还是体力活。面对很大的一张桌子,古画就铺在上面,修复者大部分时间就是站着、趴着,对着古画凑得很近。眼力、臂力,精力、体力,几乎将全部的力量都投入其中。
邱老师告诉我们,她的导师华启明曾经说过,修复工作应该是男性来做更适合。遗憾的是,邱老师为传授技艺,曾经从国内找来一位男性弟子,但跟着邱老师没几个月就放弃回国了。
现在那位英国洋弟子跟着邱老师多年,虽然一路走来没有放弃,但学习过程中生了三个孩子,各种家庭杂务繁琐,始终无法跟上邱老师的艺术步伐。
中国古画历史长、尺寸大、材质复杂、颜色多样、构图丰富,因此修复起来更加困难。最关键的是,修复者需要理解画作背后的意蕴与文化。修复中国画最好的人选就是中国人,不仅懂文化有底蕴,还要有喜爱修复工作的热情,更要有悟心。眼看年纪大了,很难较长时间工作。邱老师说,为找到可以传授技艺的更合适人选,她一直为之发愁。
虽然邱老师修复的是大英博物馆内的中国古画,但我认为,她抢救的是中国画、中国文化,大英博物馆内的中国古画始终还是中国的。邱锦仙老师现在是单枪匹马在努力抢救中,寻找传承人选。但其实,她的技艺传承和中国文化有关,应该引起国家重视,这不能只是她一个人的事。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均由作者拍摄,本文文字及图片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