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中国古代仅有的一名女皇,她的书法,更是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武一鸣讲文化 2023-04-26 08:40:37

武则天是中国有史第一位女皇,也是唯一得一位,那在唐代相当有统治影响力。在封建社会的统治方面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学知识,而且在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特别是她的书法,更是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她的字很少被人提起,再加上她篡夺了李唐,一度被世人唾弃,就更没有人愿意提起她的书法了。

武则天原名武曌,出生在长安,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被她的母亲所影响,舍弃了刺绣,开始学习文学,学习魏晋南北朝的碑刻,并模仿二王的楷书,为她的书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史书记载,李世民喜欢书法,曾命文臣搜集过王羲之的字画,时常临摹,并鼓励文臣武将都去抄录。他还给李治下了一道旨意,让他把那最喜爱的《兰亭序》,与他一同埋入昭陵。

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中,人们都认为书法就是一个人的写法,武则天一心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所以她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模仿《兰亭序》,深刻领悟到了《兰亭序》的气度、感情和精神,这才有了将自己的字体,以一种凌厉的姿态,与一种优雅的气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李治也喜欢书法,受他父皇的影响,特别是那本《兰亭序》。他没有按照遗嘱的吩咐去做,反而将一份临摹本随葬昭陵,而真迹侧被李治与武则天两人收藏的起来,两人都喜欢用来欣赏,用来继承这首诗的精髓。一直到武皇去世,才把这《兰亭序》带进了陵墓。这个中国书画史上最神奇的传说,和武则天的生活息息相关,她的人生和她都是一段佳话。

武则天很喜欢垩帚刷字,干涸润泽,挥洒自然,韵律和谐,刚硬灵动,富有韵律,还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笔法之中,以表达自己的特殊情绪和不同寻常的力量,让书法变得更加丰富,更加飘逸。意蕴丰富,意象自由自在。

她所书写的《升仙太子碑》碑面上飞白字体图案,栩栩如生,一笔一划,雄浑中透着一股柔和的秀气。由她的性情所产生的“飞白体”,在中国书画发展史上开了一个新的篇章。她以一种超人的气魄,超人的勇气,完成了一次改朝换代,大唐政局的壮举。

这是中国的一个颠倒的时期;那是一种俯瞰长安,俯瞰九州,俯瞰悬崖,一言不合,举世无双的绝世风采。她以意气风发的“飞白体”,展现了她那充满传奇色彩的江山风范与天地心胸。

我国的书法精髓在于阴阳调和。武则天的书法更充分地体现了汉字结构上的对称,对称,平衡,和谐等特点。

在用笔方面,刚柔相间,枯润相间;在笔墨之势上,动而不静,疏而不散;在风格上,线条流畅;在神韵方面,生动活泼,浑然天成;每一笔的粗细,明暗,松紧,轻重,正反,断断续续,连绵不绝,充满了生活的韵律。

看到她的草书,不仅充满了雄浑的气概,更充满了婉约的婉约;雄浑中带着几分优雅,刚中带着几分柔美,威严中又带着几分温雅。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笔锋飘逸。

文字以石碑为载体,既显示了汉字的精华意蕴,也反映了书法中的点线之美,以及行云流水之美。这种书风风格,恰恰反映了她所特有的“阴阳调和”、“逆转乾坤”的精神气质。

武则天的写字方法是从二王那里学来的,同时也受到了孙过庭的一些影响。据史书记载,她曾经从王导(王羲之的表叔)第十代孙方庆那里,得到了王氏二十八位名家的真迹,并有意学习,使其草书日渐精进。看她书法,确实有些底子,颇有男儿风范,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

武则天对“飞白体”的钟爱与创新,一方面源自对汉人蔡邕、魏碑、王羲之等书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二是由于其生活经历的特殊性,反传统的个性特征。

“飞白”两个字,指的是一种字迹清晰的字迹,这是一种极难练成的字迹。武则天所创的“飞白体”,是对汉字书法所具有的文化承传作用的延续与发展,使汉字意象与石碑所蕴涵的意义相融合。

用“有形”的文字,创造出“无形”的意境;用文字的局限性,来传达文字的无穷意义;用死气沉沉的点、画、线,来创作出鲜活的艺术生活和意象,让人在观看的时候,能够触眼生情,走进内心,在人的精神世界中,产生一种意会和共鸣。

“升仙太子之碑”六字的线条是流动的,飘逸的,显示出他在飞白书法上的深厚功力,利用自己独特的学习环境,在对前人进行传承的同时,又有了一些创新。比如“升”字的中笔、“仙”字的侧笔、右侧“山”字的竖笔、“太”字的横笔、“子”字的横“之”字的点、以及“碑”字的左侧“石”字的短横,都是用笔勾勒出的鸟形,给书法增添了几分趣味,“仙”字的四笔都是各种鸟形,通过点与线的变化来模拟某些东西的形状,使得每个字都有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有一种龙蛇搏斗,有一只仙鹤翱翔的感觉。

中国古往今来仅有的一代女皇,她刻下这座石碑,一方面是为了展示她的书法之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太子成仙来告诉天下,她当上皇上是上天注定的。

-1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