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张很特别战斗机的照片出现在了网络上引起了热议,虽然说没到全部,但根据与以往的照片对比判断是一架歼-10战斗机的局部。
有看官会说:歼-10C服役都有七八年了有啥稀奇的?原因就是这架歼–10的腹部出现了一个大型吊舱,有人说是某些电子战装备,也有人说是副油箱,而经过专业人士判断,这架歼-10很大概率是一架“变稳机”。
有高手制作的这架特种歼-10的CG图片,下面的椭圆形物就是测试设备仓。
那什么是“变稳飞机”呢?它的全称叫做:变稳定性飞机。其用途是:飞行试验/验证飞机的航电、操控、电传…等系统的集成后的功能。
我国第一架变稳机是BW-1号,由歼/教6改装而成,用于试验歼-7、歼-8、飞豹…等型号飞机升级时的航电系统测试。
这个该系统可分别对:战斗机的飞控软件综合验证,对航电子系统、机上地面试验数据进行采集与处理子系统和飞行试验数据处理、分析子系统等三个部分的组成、工作原理, 以及在飞行试验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也正是由于变稳机有测试战机最关键子系统的作用,所以它是新机型研制当中不可缺少的装备。
教-8V(K8V),在机身上喷有中国试飞院,其腹部也有大型吊舱。
K8V是我国第二代变稳机,当年试飞英雄李中华就驾驶它完成了歼-10航电系统的测试和数据采集,新机型是“桀骜难驯”的,也多次出现严重的空中险情。
通过K8V 变稳机多次飞行试验的应用,满足了歼-10的飞控软件修改、维护和完善、系统验收试飞及后续的应用研究,为歼-10的最终定型提供了重要帮助。
K8V的机舱与第四代战斗机几乎一样的,所以它具有实时、快速、准确、自动化等优点, 我军的歼-11B、歼-15、歼-16甚至歼-20的定型都离不开它所做的贡献,是一架贡献极大的功勋飞机。
变稳机未必都是用战斗机平台进行改装,也可以用中小型民用商务飞机,图片里是美军的NT-33A变稳机,美军的F15/16/18和F22在研发时它都进行了模拟试飞,对气动布局和飞控软件…等在设计时漏洞或者缺陷进行及时的弥补和修正,可以说没有变稳机在研制新机型时进度会严重拖慢,甚至在验证机/原型机试飞时风险大增。
美军在完善和升级第四代战斗机时,诸如:F-16Block32之后的批次、F-15E/EX、F-18E/F和F-22、F-35的时候也改装了几架F-16用于新航电系统的测试,因为第四代战斗机的早期型号座舱内是浓浓的机械风格,座舱里堆满各种各样的仪器仪表和各种开关,1990年代末技术进步之后用各种尺寸的液晶屏替代…性质不一样了这就需要进行实机测试才行,用于检验可靠性和逐步升级和修改。
歼–7的这个“鱼嘴”就是在验证歼-10的进气道设计是否合理。
而刚刚出现的歼-10V变稳机则说明了我军正在研制更新的战斗机型,也许就是传说中的第六代战斗机,第六代战斗机对比于歼-20都是革命性的,它的飞控系统和电传系统智能化程度更高,如果以人的大脑为10的标准衡量,第六代战斗机的高速计算机可能会达到4.5以上,而现在最智能化的五代机不到3,更现代化的战机当然就要用更新的实验平台,所以歼-10V变稳机的出现是很正常的,凡是航空工业强国都这样做,也说明了我国的航空工业的研发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改进试飞而已,还有机背整条脊椎版本,会不会生产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