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在读《伦理学原理》时,就曾写过这样的批语:
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至若承平之代,则殊厌弃之。
乱世三国, “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一时多少豪杰!
在三国时期众多的谋臣武将中,自古以来,很多人非常推崇诸葛亮,《三国演义》更是把他塑造为“智圣”。
但是,在现代谋略大师、一代伟人毛主席的眼里,诸葛亮并非三国历史舞台上最好的谋略家,在他的心目中,堪称三国“第一谋士”的,另有其人!
诸葛亮是靠《隆中对》,初出茅庐,在三国舞台上崭露头角的。但是,毛主席对他的《隆中对》评价并不高,甚至认为其中存在重大缺陷。
刘备终其一生没有一统天下,尽管诸葛亮在其生命的最后七年里倾其全力北伐曹魏,却始终都未能实现其“兴复汉室”的宏愿,蜀国又是三国中最早走向衰落、并最早灭亡的国家。
其中固然有多种复杂原因,但是,《隆中对》本身存在的致命性的缺陷,早已为蜀汉的败落埋下了伏笔。
对于诸葛亮的北伐以失败而告终这一史实,后世政治家、军事家和文人从多方面进行了探讨。许多人认为,这是由于诸葛亮生性谨慎而不喜用奇兵导致的。他们的主要证据是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时,不用魏延之计奇袭长安。
唯有北宋学者苏洵在其《权书·项籍论》中,从地理形势等因素上进行了独到的分析,认为诸葛亮只以关羽守荆州,而以主力到西蜀建立根据地,是很难两头兼顾的。
苏洵说:诸葛亮以为有高山险隘相阻,就可以免于灭亡,而实际上西蜀之险,守不可出,出不可继,保证安然偏于一隅都很困难,就更遑论以此为根据地图取中原了。苏洵还打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方:要成为富人,必须占据四通五达之都,收取天下之利。而赚到一点小利,就藏在家里,天天守着,是求不失,不是求富。要是来了大盗,又怎么知道真的不会失去呢?
苏洵精辟地指出:
“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
毛主席在读《古文辞类纂》收录的北宋时苏洵的《项籍论》时,挥笔写下一段批注:
“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敌方,是古今兵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然而,诸葛亮《隆中对》违背了这一原则,在用兵方向上分散而不是集中。按照《隆中对》的规划,刘备“跨有荆、益”之后,将面临这样的形势:既要派兵守卫荆州门户,又要费力经营益州; “一旦天下有变”,还要兵分两路,进取中原, “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刘备则“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
更为不利的是,荆、益两州相距千里,更有“难于上青天”的蜀道相隔,在当时的通讯条件下,两路兵力很难相互呼应,协同作战,这就是毛主席所指出的“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
待到后来,关羽镇守荆州,守卫门户;孔明留守成都,巩固后方;刘备驻守白帝城,以应东、西之变。更是“三分兵力”矣!
蜀国在三国中力量最为薄弱,却分散用兵,二分以至三分兵力,则给予对手以各个歼灭之机。复杂的地理、分散的兵力、险阻的道路、不继的粮草,这一切,皆为用兵之大忌,导致整个蜀国战线拉得很长,造成了顾此失彼的危局,正如毛主席所言, “安得不败”。
毛主席深谙中国古代兵法中“集中兵力”思想的精髓,并且在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导演了一系列威武雄壮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经典战例,他对于诸葛亮《隆中对》在战略上分散兵力的失误,当然比苏洵看得深刻地多!
与诸葛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毛主席对曹操的谋士郭嘉青眼有加,赞赏之词溢于言表。
1959年3月2日,在郑州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主席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三国时郭嘉的事迹,他说:
“三国时,曹操一个有名的谋士叫郭嘉,二十七岁到曹操那里当参谋,三十八岁就死了。赤壁之战时,曹操说这个人如果在,就不会使我处于这种困难境地。许多好主意就是他出的。
“比如,打不打吕布,当时议论纷纷。那时袁绍占领整个河北和豫北,曹操在许昌,吕布在徐州。郭嘉建议先打吕布,说袁绍这个人多端寡要,见事迟,得计迟,不要怕,袁绍一定不会打许昌。于是曹操就去打吕布,把吕布搞倒了。如果不先打吕布,如果吕布跟袁绍联合起来同时攻击,曹操就危险了。郭嘉这个计策很成功。
“然后又去打袁绍。袁绍渡了黄河,在郑州与洛阳之间曹操打胜了。
“接着引出是不是去打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的问题。郭嘉说不要打,我们回师,装作打刘表,把军队摆到许昌、信阳之间,他们一定要乱的。果然,曹操的军队一挪动,几个月,两兄弟就打起来了。袁尚把哥哥包围在山东平原(德州),哥哥眼看要亡党、亡国,就派了一个代表叫辛毗的,跑到曹操这里来求救。曹操去救,乘势夺取了安阳,消灭了袁尚的部队,袁尚本人跑到辽东去了,然后再去消灭了袁谭。这个计策也是郭嘉出的。就在这个时候,郭嘉得病,三十八岁就死了。
“这个人很有名。《三国志·郭嘉传》可以看。”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是毛主席爱读的一篇人物传记。
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少年时就有远大志向,“不与俗接”,而结交俊杰英豪。所以虽然一般老百姓不知道他,但有胆有识的人都认为他是奇才。
郭嘉21岁时,在朋友田丰等人的鼓动下,投奔到袁绍帐下。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在当时北方军阀中势力最大,他占有广阔的地域,兵多将广,再加上门生故吏遍天下,霸业似可成就。
但是,郭嘉和袁绍共事后,发现袁绍原来是一位“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的无能之辈,认为与这样的人“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毅然离开了袁绍。
郭嘉是在袁绍最风光的时候离开他的,这非但要有极大勇气,更要有超常眼光。就这样,郭嘉一直赋闲了六年。
196年,曹操颇为器重的谋士戏志才去世,伤心之余,曹操写信给荀彧,让他给推荐一位可以接替戏志才的谋士。于是,荀彧就将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
曹操大喜,十里相迎,将郭嘉接入自己的营帐,共论天下大事。郭嘉一番明晰透彻的分析,令曹操大为叹服:“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也大喜过望地认为曹操“真吾主也”。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的首席参谋——军师祭酒,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竭忠效力。
郭嘉给曹操出得主意,除了毛主席讲的在“打不打吕布”、“是不是去打袁绍的两个儿子”这两件事上为曹操定计外,还有很多。
官渡之战前,袁绍势力地跨青、冀、并、幽四州,是曹操北方最强大的对手。曹操虽把汉献帝迎到许昌,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但他的力量却远不如袁绍。
公元199年,袁绍率精兵十万,劲骑万匹,南渡黄河。曹操能用于迎击袁绍的兵力不过两三万人,深感寡不敌众。正是郭嘉坚定了曹操战胜袁绍的信心和决心,一一列举“绍有十败,公有十胜”:
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虽兵强,无能为也:
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
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
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
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此度胜,四也。
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
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
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
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
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
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
在曹操与袁绍相持官渡之时,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传到曹营:江东豪杰孙策,欲发兵偷袭曹操许都根据地。孙策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在与袁绍相持中已经处于劣势的曹操,根本不可能再抽出兵力保卫许都。而一旦许都失守,曹操阵营将立刻分崩离析。
当此之时,是曹营中人心最为动乱之时,以至于不少人开始暗中向袁绍献媚,偷偷为自己留条后路。
当此紧急关头,郭嘉机心独运,居然提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主张:根本没必要抽出兵力去保卫许都,因为孙策不会来。他的理由是孙策刚刚吞并江东,所杀的都是英雄豪杰,而孙策本人又鲁莽轻率,疏于防备,虽然拥有百万之众,但和孤家寡人无异,因而他必然死于刺客之手。
后来孙策果然被三名为故主报仇的刺客所刺杀,中毒箭而亡。
这或许是巧合,但确实为郭嘉的神机妙算增添了精彩一笔。
在如何对待另一枭雄刘备的问题上,郭嘉也颇有高瞻远瞩。《魏书》记载说:
“刘备来奔,以为豫州牧。或谓太祖曰:‘备有英雄志,今不早图,后必为患。’太祖以问嘉,嘉曰:”‘有是。然公提剑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诚仗信以招俊杰,犹惧其未也。今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名,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太祖笑曰:‘君得之矣。’”
当时刘备力量弱小,来投奔曹操,有人建议杀掉他,不然“后必有患”。郭嘉认为曹操起义兵、招俊杰,如果杀了刘备这样的英雄,不就背上了害贤的恶名吗?如此谁还会来投奔?“公与谁定天下?”所以劝曹操要慎重。曹操说他深得其中之理。
虽然不能杀刘备,但郭嘉主张也绝不可以放走刘备。可惜曹操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之后,刘备担心曹操猜忌害己,便假称前去截击溃败的袁术,想借机虎口脱身。这时,恰好郭嘉不在身边,曹操一时信以为真,竟然同意了刘备的请求。待郭嘉回来得知此事后,马上说:“备不可遗也!”曹操省悟,立即派人去追,但已来不及。果然,后来刘备踞有徐州,开始对抗曹操。
曹操平定冀州之后,袁尚投奔辽宁的乌桓。当时,南有荆州刘表,北有乌桓、袁尚。209年,曹操欲征乌桓,诸将纷纷进言:袁尚已如丧家之犬,关外胡人不会支援他的。若再做远征,刘备必然会挑拨刘表袭击许都,万一生变如何是好?此时的刘备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在荆州刘表的身边又积聚了相当实力。以曹操对刘备的了解,他有理由担心自己孤军远征之际,刘备会在背后发难。
然而,郭嘉又提出与众不同的主张:“明公尽管放心地去远征,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许都也无妨,我料定刘备无法来袭击许都。不是刘备不想袭击,而是有人会代替您来阻止他,此人就是刘表。”
在众人一片哗然声中,郭嘉详细分析了平乌桓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
“胡人自恃偏远,现在必然没有防备,突然发动攻击,一定能够将他们消灭。袁绍对胡人有恩,如果袁尚还活着,他们一定帮忙,迟早是隐患。现在袁家的影响还很大。若此时南征,胡人一旦有行动,我们的后方不稳定了。至于刘表,只是个只知坐谈的政客,自知才能不足以驾驭刘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刘备不为所用,为防范刘备坐大,他会阻止刘备袭击许都。现在虽然是虚国远征,但一劳永逸,就再也没有后患了。”
郭嘉分析的入木三分,曹操听罢茅塞顿开,立刻进兵辽东。曹军在白狼山奇袭乌桓主营,俘虏了二十余万人。走投无路的袁尚投奔了襄平公孙康。曹操军到易城,郭嘉觉得推进的速度还是太慢,又进言道:“兵贵神速。现在千里远征,辎重太多,行进缓慢,被对方觉察就必然做防备。不如留下辎重,轻兵速进,攻其不备。”
曹操听取了郭嘉的建议,在设置了一些撤军假象之后,暗中率领一支轻装精兵,在向导的带领下突然出现在乌桓首领蹋顿王的背后。乌桓军士措手不及,蹋顿被击杀。这一战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兵贵神速,奇兵制胜”的经典战例。
同年秋,辽东太守公孙康带着袁尚的首级前来归降曹操。
曹操采纳郭嘉的一系列计策,终于彻底平定北方,统一了整个黄河流域以北的地区。
在曹操诸多谋士中,唯独郭嘉最了解曹操,两人关系亲密,二人行则同车,坐则同席,犹如多年故友。
在严于治军的曹操营帐里,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为,但在偏爱他的曹操看来,“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
曹操手下有一位纪检官员名叫陈群,曾因郭嘉行为上不够检点奏了他一本。但是,曹操一面表扬陈群检举有功,一面却对郭嘉不闻不问。
有史学家认为,郭嘉是幸运的,只有曹操这样的雄略之主,才敢于重用郭嘉这样的藐视礼法的奇才,并把他引为“知己”。每遇军国大事,郭嘉计无失算。曹操甚至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后,把身后的治国大事托付给郭嘉。
然而,可惜的是天不假年,郭嘉在38岁时不幸病逝。
郭嘉死后,曹操除在西北与马腾、韩遂等草寇型军阀的战争中取得一些战绩外,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境地。208年赤壁之战后,更留下一个天下三分的无奈结局。对此,曹操本人亦深有体会,他在赤壁之战败退的路上,发出一连串哀叹:
“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惜哉奉孝!痛哉奉孝!哀哉奉孝!”
毛主席说在曹操众多的谋士中,郭嘉“这个人很有名”,也就是肯定他在曹操统一北方的征战过程中,所发挥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1959年4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毛主席向中共高级干部推荐《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据薄一波回忆:
毛主席介绍《郭嘉传》让大家看,意思是希望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做事要多谋善断。毛主席说:多谋善断这句话,重点在“谋”字上。要多谋,少谋是不行的。要与各方面去商量,反对少谋武断。商量又少,又武断,那事情就办不好。谋是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谋的目的就是为了断。要当机立断,不要优柔寡断。应当根据形势的变化来改变我们的工作计划。反对党内一些不良倾向,也要当机立断。
同年7月11日晚,毛主席在庐山与周小舟、周惠等人谈话时,不无感叹地说:
国乱思良将,家贫念贤妻,这是《三国志·郭嘉传》上的话。《三国志》里《郭嘉传》值得一读。郭嘉这个人足智多谋,初在袁绍麾下不得施展,他说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就跑到曹操那里。曹操说他“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可惜中年夭折,曹操大哭。
在三国众多的谋士中,毛主席对郭嘉的多谋善断抚卷三叹,赞赏有加。在毛主席视野里,郭嘉超越了诸葛亮,俨然是是三国“第一谋士”。
还没看就想到了是郭嘉
天下英才多短命,人间草莽少长寿。
早就有人评说:郭嘉不死,诸葛不出。
不是一个类型,诸葛亮没筹码不敢赌,郭嘉有筹码,敢赌大的。
提个建议,你这文章太长,很简单的事说了这么多,我这有耐心的看到一半就没兴趣看下去了。
三国的顶级谋士是水镜先生名叫司马徽,非常厉害
三国的顶级谋士是水镜先生莫属,很厉害
郭嘉是三国人物?荀彧?(王佐之才)
郭嘉是谋士,只负责出主意不负责后果。诸葛亮如果只负责谋士部分,他能让刘备直接梭哈
三国顶尖谋士非水镜先生莫属 细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