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唐太宗时期的宰相,人们不是想起房微杜谏的房玄龄,杜如晦,就是想起鼎鼎的大名魏征。
然而在贞观年间,还有一位宰相却被我们忽视,不为所知。他就是马周。
唐太宗曾言:“我于马周,暂不见则便思之。”
毛主席更是对他赞誉有加,称其:“马周才德,迥乎远矣。”
今天,我们将揭开布衣卿相马周的神秘面纱,探寻他那被埋没的历史足迹。
地狱开局马周开局很苦,自幼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然而他天资聪颖,又勤读好学,精通《诗》、《书》《春秋》。
当时正值隋末唐初,到处都在打仗,社会动荡。
想要步入朝堂从政,出身和门第就极为重要,只有士族的人才有资格。对于像马周这样寒门子弟,即便才华出众,也几乎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虽然未满二十岁,他已经满腹经纶。
但知识不能改变命运,马周逐渐寒了心,从此放荡不羁。乡里乡亲看到他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勤奋好学的少年,也都对他产生了厌恶之情。
马周摸鱼记唐高祖武德初年,马周补录了公务员,成为博州的助教。
然而,自己都觉得学无致用,却还要说教学生发奋苦读。马周精神备受煎熬,干不下去。白天上班摸鱼,晚上借酒消愁,把教育工作根本就没当回事。
低电量工作模式引来刺史达奚恕的不满,隔三岔五就把马周骂一顿,指责他不是做官的材料。
一怒之下,马周就交了辞职信,挂冠而去。此后游历于齐鲁。可在曹州、汴州又被浚义县令崔贤当众羞辱。
羞愤之余,他决定西去长安,去谋求功名。
一斗八升的传奇就在马周游荡的几年里,发生了很多大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玄武门之变。
马周是出过门的秀才,知道唐太宗是个雄才大略的明君。心想要是能得到皇上的垂青,一定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路过新丰镇,兜比脸还干净的马周在一家低档的旅店住了下来。
由于没钱,店主对他态度不好,言语不敬。店主热情招待过往商贩,也不搭理马周,但马周并不在乎。
马周要了一斗八升的酒,然后什么下酒菜都没要,一饮而尽。店里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临走,马周要把衣服抵给老板作为酒钱,老板许是看出了他的不凡,说啥也不要,还送了他碎银几两就当风险投资。
到了长安,经人引荐,马周寄居在了中郎将常何家里。
慧眼识才贞观五年,天下大旱,李世民求雨不得,便让五品以上,无论文臣还是武将,每人都要写一篇针砭时政得失的文章。
常何是武官,于玄武门兵变立下功勋,砍人是强项,但于奏疏一窍不通。所以,此时已投入他门下的马周就替他撰写奏章,陈述了有利于国家的建议二十多条,而这些建议无一不合唐太宗的心意。
常何那点才学,唐太宗还是有数的。
于是询问常何是何人替他捉刀。常何也毫不隐瞒地回答:“我没有这个能力,是我家的客人马周写的。”
李世民一听常何门下居然有这等奇才,很是兴奋,立刻就想见见。
圣旨到的时候,马周喝醉了酒,还在睡觉。唐太宗不愧为一代明君,他没有生气,只是派人催促了四次。
酒醒后的马周与太宗侃侃而谈,从古至今的为政得失,到如今的政治局势,剖析得淋漓尽致,讲述得明明白白。
唐太宗深感此人非同一般,直叹相见恨晚。
唐太宗随即任命马周去掌管机要的门下省任职。没过一年,又让马周当上了监察御史,对他十分器重。
为了表彰发现并推荐了马周的常何,唐太宗也赐给他三百匹锦帛,以示嘉奖。
马周的政治远见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一觉醒来,马周摇身一变,竟成了李世民的智囊。
当然马周脱颖而出,不是偶然,还是因为他的能力太硬,两行书就足以明了时政得失。况且,马周不是只有这两行书,他的《陈时政疏》《上太宗疏》才是千古闻名。
简而述之: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君主当居安思危,懈怠朝政是导致历代亡国的通病;
太子生于深宫,长于妇人,要勤于社会和政务锻炼,不然司马衷就是鲜活的例子;
藩王有功可以委职嘉奖。
分封就会有七王之乱、八王作乱的风险;
近侍绝不可干预朝政,以免十常侍等内宦乱政再现;
朝臣必须具备基层工作经验,才能更好的参与国家管理。要唯才是举不能唯血缘、门第论。
关注民生疾苦至关重要,国富民贫不是好事。
防止民众不满,避免引发农民起义,最好的办法就是藏富于民,而不是敛财于国。隋炀帝的教训犹要牢记。
这两篇奏疏对于执政的建议,就像解题的方法论,首先避开错误的答案。再把错误的选择排除了,那剩下的不就是正确答案吗?
在李世民时代,贞观之治不能全归功于马周,但治国方针深受《陈时政疏》和《上太宗疏》的影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生至上的核心思想为李世民的政治路线提供了极大帮助。
毛主席的高度评价深谙历史的毛泽东对马周的时政奏折赞不绝口。
在《新唐书·马周传》中,毛泽东亲自批注:(《陈时政疏》是)“贾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宋人万言书,如苏轼之流所为者,纸上空谈耳。”
当然,有人对马周并不欣赏,比如,北宋欧阳修就认为“然周才不逮傅说、吕望,使后世未有述焉”。
然而,毛主席则对此直接提出异议:“傅说、吕望(姜子牙),何足道哉!马周才德,远胜其上。”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主席更是再次提到:“唐太宗一天不见他,就觉得寝食不安。”
马周的观点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不仅在唐太宗及其后的封建王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有些内容即便放在现在,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因此,毛主席对马周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既是对他才华和智慧的肯定,也是对其独到的政治见解的认同。
结语:马周没有著书,也没有立言。低调的就像从来没有在政治舞台上出现过,却于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不是第一个发现黑暗的人,也不是第一个提出解决问题的人,然而在遇见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的那一刻,他的才智得以充分施展。
他的人生,就如同他饮过的一斗八升的酒。初尝惊艳,细品之下却深藏不露,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