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鸡公山随想

登鸡公山随想

借着在信阳出差的机会,我来到位于信阳市郊38公里处的与北戴河、庐山、莫干山齐名的鸡公山一游。

时间己是仲秋,作为避暑的鸡公山现在多少有点人迹寂廖,导游十分健谈,在沿途介绍了不少的名胜和风俗,如千年白果树等。但进入鸡公山后,我更多的是自己静静地看和触摸历史。

鸡公山不但南北文化交融十分明显,而且更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的内涵。早在上世纪初,鸡公山先后有二十三个国家的近千名外交官和传教士以及国内的军阀巨贾,曾来此兴建了300幢风韵殊异的度假别墅和园林。这些多民族、多国别的建筑群落,依山就势,交相辉映,俨然是“万国建筑博览会”。

我们在美国大厦前驻足,发现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风吹雨打,这座楼几乎还是完好无损,特别是进入楼里面,森森然的感觉油然而生,据驻在里面的管理处的人员介绍,现在的地板都是原来的,看一看,果然保存得很好,一年世纪前,这里是达官贵人和冒险家的乐园,现在已经回到了人民的手中,附近居民,尤其是武汉市民,把这里当成是纳凉避暑的好地方。

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还是鸡公山与蒋介石宋美龄的渊源。抗战时期,蒋曾携宋来过两次鸡公山,第二次是为了领导武汉会战,其实这便是蒋的一个前敌指挥所。我们参观了坚固的地下防空洞,设计精巧,里面的办公室中的电话机等物品静静地放在原处,似乎在诉说着一个逝去的故事。美龄舞厅则是宋美龄在山上招待洋人进行公关的地方,传说宋与副官交往过密,蒋介石在后园的小亭子上看个一清二楚,但蒋为了政治大计,不得不忍气吞声,故后人称此亭为“伤心亭”。

秋天的鸡公山,避暑功能倒不明显,但山上的建筑及故事,确实让人有一个触摸厚重的历史的感觉。

0 阅读:3

深圳唐老师原创散文及翻译

简介:社会现象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