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英国的外交是怎样的?见风使舵,顺水推舟

评史可不察 2024-07-20 09:50:55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便承受着内外煎熬,世界霸权已是明日黄花,自治领跟殖民地的离心倾向不断加强。为此,英国唯有在1931年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承认自治领事实上的独立地位。印度、缅甸和马来西亚等亚洲民族幸灾乐祸地看着日本军国主义对大英帝国的,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处境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甚至土耳其人则是将希特勒的奋斗看成他们获得解放的希望。英国处于前所未有的两线作战的困境,对此英国感到力不从心,不得不一味推行对德和对日的绥靖外交政策。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英国的经济在一战后在世界经济总额中所占的分量进一步下滑,已无力跟其他大国进行军备竞赛。从1922年《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内容来看,英国放弃了长期坚持的皇家海军“双强”标准,无可奈何地同意美国与英国拥有同等海军规模,英国事实上已经承认美国拥有与英国同等的地位。英国如果要全力对付日本或者德国,那么在大西洋或者太平洋总会有一个地方出现制海权丧失的局面,而美国作为一个两洋国家正在虎视眈眈。这在本质上意味着英国的对德和对日外交政策都不得不受美国的制约。

对于英国来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集英法俄三国之力都没能将德国拿下,还差一点被德国打败,想单凭英法这两个师老兵疲的国家就能够打败或者仅仅是依靠法兰西万里长城——马其诺防线来抵御一个复仇欲望高涨,更为生气勃勃的德国是不可能的。对此,英国的外交对策是“把德国养起来,并迫使它去和布尔什维克主义决斗”。因此,英国借口英帝国内部自治领的反对,一直拒绝介入东欧事务,不打算给予法国的东欧盟国以安全保证,但是又不遗余力地阻止法国联合其盟国对德国采取强硬政策,实质上就是要为德国向东侵略大开方便之门。英国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还不算完,波兰也被英国出卖,为的就是实现英国统治集团永恒的梦想——“消灭布尔什维克,同德国佬接吻”(丘吉尔语)。

有了一战的惨痛教训,面对德国的再次挑战,二战前的英国外交无非是在思考到底是把世界霸权移交给德国还是美国的问题。绥靖外交政策的推行是英国统治集团权衡利弊的结果,只要英德之间不开战,那么大英帝国这个纸老虎就不会被戳破,至于苏德开战则是求之不得。但只要英德开战,不管是什么结果,那就是英国彻底沦为二流国家。英国统治集团迟迟不愿意重用丘吉尔这样的主战派,而宁愿让鲍德温、张伯伦这样的绥靖主义者久居高位,就是为拖延对大英帝国最后审判日的到来。

从外交权力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德国如果摧毁法国的欧洲安全网络,打败法国,而苏联继续置身事外,那么不管英伦三岛是投降、中立还是继续抵抗,除苏联欧洲部分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就会被德国及其仆从国掌控。这种格局一旦形成且稳定,即便美国再想反对也是木已成舟,为时晚矣。丘吉尔之所以坚持不顾一切地主张支持法国联合对德采取强硬政策,就是因为他看到了,由于力量衰落,在德国的咄咄逼人之下,英国实质上已经无力单独掌控欧洲局势。

与其坐视德国掌控欧洲,英国在德国的霸权下苟延残喘,不如作最后一搏,再次呼唤美国参与世界大战。他知道罗斯福领导下的美国不会坐视英国沦亡,而将霸权禅让给美国,总比霸权被德国夺走好,好歹英美两国是同文同种,依仗英美特殊关系,可以继续做统治世界的第二小提琴手。因此丘吉尔未经大选火速接替张伯伦尔上台也是保守党内早就有计划的安排。

另外,由于丘吉尔亲法,因此他在法国即将战败的最危难时刻抛出了一个“英法合并计划”,打算尽最大的限度合并英法两大帝国的全部力量来进行长期对德战争。由于英法之间的长期积怨,最后积怨成仇,法国政治领袖断然拒绝了这个计划,而宁愿在希特勒德国的羽翼下抱残守缺。

1 阅读:3

评史可不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