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岁农村老太太种地多挣一千元,值得夸耀吗

谈谈农的鼓与呼 2024-07-31 06:24:31

文:郑学良

在新闻发布会上,我们的农业部部长,开心地分享了他的调研经历,在河北调研时,他碰到一个74岁的老太太,家有6亩地,她没有租出去,而是全程交由专业社会化服务机构代种代管,结果每亩地多挣200多元,6亩地就是1000多元。部长感叹道,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多元的,小农户也可以纳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

部长有理由高兴和骄傲,农村74岁的老太太,如果身体不好的话,可能连走路都不利索,然而她不但种6亩地,而且依托第三方农业托管机构,依赖于现代专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但把自家的地种好,还能多出一千多元的收益。粮食产量上去了,农民收入增加了,粮食安全有保障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理由傲娇。

在这个故事中,官方看到的是励志,是种田农民收入收获,是农业现代化光明前景,但以一介草民的视角看,看到的感知却不是这些,而偏偏是苦涩和压抑。从这一新闻故事中,我们也可以反问下,一,为什么种地的是74岁老太太?二,74岁的老太太为什么还要种地?弄清和回答这两个问题,很有现实必要性。

首先来弄清和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种地的是一个74岁的老太太。事例中,没有讲老太太的家庭情况,如家庭成员和就业情况等,但从她家种有6亩地的情况看,她家肯定不会只有她一个人,但种地的却只有她,可以断定的是,其家庭成员应该离开了农村,或是外出打工或是经商等,家里种地的就剩下这位老太。

要找原因也很简单,就以事例中的数据说话。老太太家6亩地,依托专业社会服务托种托管,每亩比出租多收益200元,总收益是多少呢?如果出租(流转的话),小编家乡这里一般是500-800元每亩左右,就以每亩1000元水平吧,6亩6000元,再加上多收益的1000元,6亩地,满打满算总收益也就7000元左右,而且还要风调雨顺、粮价稳定等。这7000元,显然不足以养活全家人,而且如果是成年人的话,哪怕是去外面打工,一二个月的打工收入比这个要高。

现在的农村,如今的农业,依然是产业链中的最末端,就是因为粮价低、种地收益少,靠种田种地难以体面生活和养家,所以,青壮年都外出了,离开了农村,离开了农业,都不愿意种地了,种田种地的别说四五十岁的青壮年,连六十岁左右的都很稀少,全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等这些老人老去,谁愿意再回来种地?未来的农业谁来接班?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农村74岁的老太为什么还要种地?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虽然平均寿命长了,可过了七十,都算是高龄老人了,城市里连跳广场舞、健步走的资格都没了。这个年纪,应该是溜湾、闲谈闲坐、享受生活、颐养天年的时刻,然而,在农村却是看到许多这样高龄的老人,仍在操劳,仍在田间地头忙碌着,不仅是这位74岁的老人,还有很多,如,寒风中,一位73岁的老太和她的老伴扛30吨水泥,近四十度高温酷暑下,一位光背老人手工割稻,92岁老人冒着风险去田间收拾秸秆等等,如果你愿意到乡下田间地头走一走,你可以看到,农村高龄老人下地干活是常事。

农村高龄老人为什么闲不下来,要去种田种地?无非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本性,大多数农民有很深的粮食、土地情结,他们生性吃苦耐劳,一辈子辛勤劳动,脸朝黄土背朝天,也不觉得亏欠,老了以后也闲不下来,活到老劳作到老,离不开土地,舍不得土地,挚爱着土地;二是无奈,城镇退休人员有着稳定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障,退休生活就是旅游溜湾健身跳广场舞,而农村老人每月领着一百多元的养老金,要想基本生活,还得依靠子女的赡养费,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为了弥补家庭收入,他们“自愿”下地种田种菜,无论多少,也是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措施和手段。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74岁老太种地多赚1000元,站在不同的角度和位置,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无论如何,74岁老太太种地这事,都不值得夸耀。

0 阅读:1

谈谈农的鼓与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