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提高中国电动车关税,直接让德国亏损300亿,意大利自讨苦吃

鉴策史海 2024-11-02 16:53:31

10月29日,欧盟正式宣布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

德国直接坐不住,因为消息一出我国直接出手反制让其亏损300亿。

而原本表示赞同的意大利也突然表示反对,因为中国出手了。

面对中国的强势反击,欧盟能否扛过这波内外夹攻呢?

提高关税

早在2023年10月,欧盟就启动了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这就像是一场“找茬”行动的开场。

欧盟方面声称,中国的电动车企业得到了政府的大量补贴,这让欧洲的车企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可咱中国的电动车企业那是凭借着自己的实力,一步一个脚印发展起来的。

技术不断创新,产品质量也越来越好,在全球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

经过一年多的反复交锋,2024年10月4日,欧盟成员国进行了一场关于是否针对中国出口欧盟的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的投票。

这投票结果也是挺有意思,27个欧盟成员国中,10票赞成、5票反对、12票弃权,以微弱多数通过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提案。

根据新规定,在现有10%关税的基础上,中国电动车将被额外加征7.8%至35.3%不等的关税。

而支持加税的10国人口占比为45.99%,12个弃权国的人口占比为31.36%。

从投票结果可以看出,欧盟内部在这一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比如说法国,一直是这轮反补贴调查的核心推动者和加税的鼓吹者。

因为法系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那是越来越差,2024年8月,法系车在华市场占比仅为0.2%。

所以法国政府就想着,得保护本土的汽车行业,哪怕跟中国的关系可能会因此变得有点紧张。

意大利也是赞成征税的一员,作为老牌汽车大国,意大利的汽车品牌面对的形势和法国类似。

意系车除了在豪华车市场还有点存在感,在其他领域在中国几乎没啥市场份额。

而中国车企在欧洲的迅猛发展,让意大利车企感受到了冲击。

不过意大利也有自己暧昧的一面,一边支持加征关税,一边又和中国的车企谈合作。

东风、奇瑞汽车就建立当地制造厂进行谈判,真是“一边喊打,一边握手”。

德国就不一样了,德国汽车行业可谓是国家经济支柱,中国市场是德系车在欧洲本土之外的第二大市场。

德国三大车企奔驰、宝马和大众2023年在中国售出超过470万辆汽车,占其全球销量的31.7%。

一旦中国对德系车采取反制措施,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所以德国政府一开始在这个问题上很纠结,2024年7月欧盟的一次“咨询性投票”中,德国弃权了。

但后来德国三大车企负责人坚决反对加征关税,最终德国总理朔尔茨下定决心,投下了反对票。

但是德国反对最终没有效果,却成了这场闹剧中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德国亏损300亿

自欧盟宣布加征关税以后,中国直接暂停了所有在欧洲的投资动作。

不仅仅建厂相关,就连一些品牌宣发也直接暂停,而亏损最大的就是德国。

因为在不久前,德国刚刚和中国谈妥关于动力电池厂投资,中国将出资300亿元在德国建厂。

而突如其来的反制让这个合作瞬间化为泡影,谁知道中国的反制会什么时候结束呢。

这对于正处于电动汽车产业转型关键时期的德国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

而且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汽车电动化转型,德国传统车企在华日子也并不好过。

奔驰、宝马、大众纷纷下调盈利预期,现金流告急,大众甚至警告可能需要裁员,关闭德国本土工厂。

欧盟此时加征电动车关税无异于雪上加霜,引发中国消费者的反感,甚至招致中国的关税报复,让他们在华日子更加难过。

德国汽车制造商认为,增税是一个错误决策,负面影响远大于收益,必须通过与中国谈判来化解矛盾。

自己挖坑自己跳

如果说德国损失是因为欧盟的愚蠢,那么意大利就属于自讨苦吃。

此前意大利一直积极邀请中国车企前往投资,却没想到在关键时刻反水,在欧盟投票中支持加征关税。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今年7月访华时,曾满怀热情地向中国车企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们到意大利投资建厂。

这可是为了绕开了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制裁,当时双方的谈判可谓是热火朝天,进展顺利得不得了。

梅洛尼心里乐开了花,暗自庆幸这次访华的最大成果有着落了,然而时间一转眼到了10月初。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制裁草案出炉,意大利却在这个节骨眼上投了赞同票。

中方那边也不是吃素的,立马宣布暂停在意大利的建厂计划。

这回可不像对德国时那样含蓄委婉了,中方对意大利的回应直接得很。

相关人士直截了当地指出,就是因为意大利支持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才导致了这个结果。

这意大利的操作也是十分迷惑,前脚刚邀请人家来投资,后脚就在关税问题上捅了篓子。

意大利这次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本来经济就不景气,这下好了,连宝贵的投资机会也丢了。

那些原本可以创造的就业岗位,也随之化为泡影,老百姓又要面临失业的困境,意大利政府恐怕又要头疼了。

希望意大利能从这次教训中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

毕竟中国企业的投资意愿不是想挽回就能挽回的,机会稍纵即逝,再不抓紧,恐怕就真的悔之晚矣了。

其他欧洲国家也应该引以为戒。与中国合作,互利共赢才是王道,如果总想着算计占便宜,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例子就摆在那儿,友好务实的态度换来了中国企业的青睐和投资,这才是明智之举啊!

中国电动车征服欧洲

曾几何时,欧洲的汽车市场那可是传统燃油车的天下。

德系、法系、意系等各大品牌争奇斗艳,那叫一个热闹,而电动汽车呢不怎么起眼。

但这几年,中国的汽车企业快速崛起,尤其是在电池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就拿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电池来说吧,充满一次电,能跑好几百公里,这让欧洲的消费者们眼前一亮。

以前开着燃油车,隔三差五就得去加油站,费钱又费时间,而且电费比油费便宜多了。

而且相比欧洲那些高端品牌的电动汽车,中国车的价格那叫一个亲民,同样的配置,价格却低了不少。

在欧洲市场上,中国某品牌的电动汽车售价在 3 万欧元左右,而同等配置的欧洲品牌汽车可能要卖到 4 万甚至 5 万欧元。

这价格差距,让不少欧洲消费者纷纷转向中国电动汽车。

再说说外观设计,中国电动汽车线条流畅,造型独特,开在路上回头率超高。

中国的汽车企业在欧洲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如果汽车出了问题,一个电话,维修人员很快就会赶到。

而且还提供免费的保养服务,这让欧洲消费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贴心。

在欧洲很多国家也看到了中国的成功经验,纷纷加大对电动汽车的支持力度。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的销量增长了好几倍。

越来越多的欧洲人选择中国电动汽车,中国品牌的汽车在欧洲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曾经那些对中国汽车不屑一顾的欧洲人,现在也不得不对中国电动汽车竖起大拇指。

总结

提高关税,不仅伤害了中欧经贸关系,也损害了欧洲自身利益。德国和意大利的惨痛教训充分说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贸易保护主义只会损人害己。

信息来源

1. 澎湃新闻《欧盟抡下关税大棒,中国如何超越“地缘政治竞争”陷阱》2024-10-30

2. 中国日报《欧洲多方强烈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2024-10-30

3. 海报新闻《欧盟对华电动车反补贴调查终裁:一场本末倒置的政治操弄》2024-10-31

4. 环球时报《对华电动汽车加税,欧方的板子打到自己身上》2024-10-31

0 阅读:380
评论列表
  • 2024-11-03 17:35

    没什么产业

鉴策史海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