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去世后,刘禹锡写诗怀念,颈联成为千古名句,激励人心上千年

家有庭院木樨香 2024-02-26 20:57:16

公元831年7月27日,五十三岁的元稹暴病,一日后在镇署去世。他死后被追赠尚书右仆射。白居易为其撰写了墓志。832年,白居易为元稹撰写墓志铭,白居易将元家给的润笔费六七十万钱,都布施给洛阳香山寺。

佛音袅袅,祝福无限。笃信佛教的白居易,以自己的方式,纪念至交好友元稹。白居易一直秉承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因此,晚年的白居易,生活闲适。他和刘禹锡写诗唱和,还在洛阳履道里第举行“七老会”。

元稹去世后,伤心的白居易,感慨于老朋友相继去世,写了两首七绝寄给刘禹锡。一片真情,流露于字里行间:并失鹓鸾侣,空留麋鹿身。只应嵩洛下,长作独游人。长夜君先去,残年我几何。秋风满衫泪,泉下故人多。

刘禹锡性格刚毅,有豪猛之气,他的诗,一如他的为人,简洁明快,飘逸爽朗。他的诗文,无论长短,自有一股豪爽之气。他提出的观点,甚为超前:“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

刘禹锡以为,整个自然万物皆有形,天地之内不存在无形的东西。他认为,“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空”不能超越物质形体而独立存在。可谓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发展。此外,他认为万物的生长和发展,是自然过程,动植物和人类,是天地阴阳之气交互作用产生的。

刘禹锡的诗,自有一种哲人的睿智,诗人的真挚,真情渗透其中,富含哲理。乐观如他,即便在谪居的年月里,依然保持斗士的灵魂,不屈的内心。他写的这首怀念元稹的诗,与白居易的风格迥然不同。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刘禹锡 唐代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首联两句开门见山,写出写此诗的由来。“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吟诵完白居易寄来的两首绝句,哀悼亡友,情真意切,催人泪下,万分感慨写下这首短歌。微之即元稹,去世时任武昌军节度使一职;敦诗即崔群,官至吏部尚书;晦叔即崔玄亮,官终虢州刺史。三人均为白居易和刘禹锡的老友。

颔联写出对于好友故去的伤痛和无奈,“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时光匆匆催人老,不知不觉,他们这些人都已进入老年,腿脚不方便,走路蹒跚,眼花了,看书也不似当年。突然发现,活在世上的老朋友,越来越少,文集中的祭文,越来越多。祭文意为祭奠死者的文章。可惜,刘禹锡祭奠三人的文章已失传。

死去的人,没有任何痛苦。活着的人,却要在回忆里忧伤度日。刘禹锡和白居易,面对一个个离去的老友,难掩悲伤,难言的孤独之感,油然而生。

颈联乃千古名句,刘禹锡的乐观精神,哲学思想,在这两句诗中尽显。“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芳林意为春暖花开时的树林。春天的树林,旧叶不断更换为新叶,奔腾的流水,前波总要让位于后波。

这两句诗,寓意深刻。每到春天,树林里,老树发芽,新生的叶子,不断催换老叶。江河中,奔腾向前的流水,前浪退下,后浪涌起,一往无前,永不停息。诗中,“陈叶”、“前波”既是指微之、敦诗、晦叔等已经去世的好友,也可代指逝去的旧事物。而“新叶”、“后波”可指“晚辈”,又可指代新生事物。

人的生命有限,文字的传承,却可以代代延续。微之、敦诗、晦叔三人虽已不在,但他们留下的诗词,却是最宝贵的财富。后起的后辈,可以秉承他们的思想,学习他们诗词的精髓,化为己用,让文字的魅力传承下去。

这一联的哲学思想,与刘禹锡以往的观点不谋而合。他一直以为,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亡,自有它的客观必然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世间万物,概莫如此,无有例外。

一千多年前的刘禹锡,便能有如此胸怀,能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实在可敬可叹。发展是必然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自然规律,非人力能为,不可改变,那么不如顺应它、利用它。

或许,在刘禹锡看来,老友去世,悲痛之余,却也无能为力。人死不可复生,历史上那么多追求长生不老的皇上,最后也没能摆脱死亡。对于活着的人,唯一能做的,便是尊重逝者、善待生者,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乐观坚强地活下去。这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告慰。

没有陈叶,就不会有新叶;没有前波,也不会有后波。可见,新旧事物并非绝然对立,毫无关系的。旧事物蕴藏了新事物的某些因素,新的事物在旧事物中萌芽,二者辨证统一,不离不弃。可见,刘禹锡的辩证思想,暗合对立统一,思想超前。

公元826的冬天,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此时的白居易,罢苏州刺史,也要回归洛阳。54岁的刘禹锡在扬州遇到54岁的白居易,刘禹锡在巴山楚水的荒凉之地,度过了二十三年光阴。白居易为他感到惋惜,二十多年来,同辈中人,都已升迁,唯有刘禹锡,在荒凉的地方,孤独度日。

白居易写诗安慰,诗中写道,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刘禹锡反而劝慰白居易,不要为自己感到难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以沉舟、病树自喻,沉舟侧畔,自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皆会逢春。

刘禹锡从未因世事变迁,仕宦升沉而消沉,豁达如他,不愧诗豪之称号。白居易感慨,刘禹锡诗才一流,堪称国手,但命中注定不能出人头地,实在无奈。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面对白居易的颓丧,刘禹锡回答的这两句诗,思想境界比之高,内涵更为深刻,更为鼓舞人心。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白居易惋惜他遭遇不公,这二十三年,失去太多。刘禹锡却告诉他,听罢你为我吟诵的诗篇,不如借杯中美酒,振奋精神。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倾覆的船只,旁边仍有千万的帆船经过;枯萎的树木,前面仍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刘禹锡年轻时豪迈,中年时豁达,老年时乐观。他在六十四时安慰白居易的诗,温暖人心。诗中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告慰天下老人心。他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更是成为千古名句,被人广泛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涵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自然规律。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一番感慨,物是人非。被贬的岁月里,他安贫乐道,从不随波逐流,从未颓唐失落。南方风景秀丽,给了他创作的灵感。他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创作诗歌。

805的秋天,刘禹锡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到朗州,他以《白鹭儿》一诗自喻,用轻快的民歌体,隐喻自己孤高的情怀。诗中写道,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羽毛洁白的白鹭儿,品格最高尚,一如刘禹锡本人。别的鸟儿都在喧嚣,唯有它凝眸沉寂,默不作声。它在芊芊草丛中孤独地睡去,在潺潺泉水里的石头上独立。山烟云消散的时刻,它展翅高飞,在辽阔的碧空自由地飞翔。

公元805年,33岁的刘禹锡,被贬朗州,他的秋词,不落窠臼。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宋玉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此后的秋天,便被诗人赋予悲凉的色调,成为忧愁的代言。一个愁字,从此成为心上之秋。刘禹锡另辟蹊径,以开阔的胸襟,非凡的气度,赋予秋天不一样的色彩。

何必要悲秋?秋高气爽,碧空万里,白云飘浮,天地一片开阔的景象,比春天的景色更有魅力。更有凌云的仙鹤,一字排开,带着诗人的无限诗情,飞去远方。诗人以“鹤”自喻,孤独中自带不凡的气质。

白鹤冲云霄,诗情自旷达。刘禹锡为我们传递的,是一曲非同凡响的秋歌,是积极向上的情感,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人生失意,不可怕。刘禹锡告诉我们,人生不失意,焉能慕己知?他的诗,振衰起废、催人向上,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出门有远道,平野多层阴。灭没驰绝塞,振迅拂华林。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

身患重病,不能行走怎么办?六十九岁的刘禹锡告诉我们,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刘禹锡晚年的这首诗,一如既往地乐观。哪怕镜中的自己,衰老的容颜难以掩饰,哪怕自己身患足疾,不能行走,也要为你登上高台。战马心念边塞的秋草,拳毛耸动;鸷雕志在晴朗的高空,睡眼倏开。马思边草、雕眄青云,老年的刘禹锡,豪情不减当年。心如砥石,一直是刘禹锡秉承的信念。

刘禹锡的诗,自然流畅、简练爽利,一种开阔的时间感,空旷空间感,流露于字里行间。他的名句,无论是“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还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都是他经过对历史、对人生沉思过后的深刻体会和感悟。



0 阅读:3

家有庭院木樨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