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这首美妙的小诗,尤其值得一读,作者的确很有才

一号诗巷有诗词 2024-04-04 07:04:07

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对于草长莺飞的春天来说,随便做以裁剪,就是迷人的美景。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王安石: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张栻: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春天的美多彩而丰富,而春天的诗作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心驰神往。

那么在本期,诗巷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王安石之子王雱的一首诗。

这首诗语言清丽,情感浓郁,28个字将春天的美写得别有韵味,让人读后不由赞叹作者的才华。

绝 句

宋·王雱

一双燕子语帘前,病客无憀尽日眠。

开遍杏花人不到,满庭春雨绿如烟。

王雱,字元泽,我国北宋的大臣、思想家、诗人,是著名宰相王安石之子,与王安礼、王安国并称“临川三王”。

凭借父亲在政坛的地位,王雱也担任了要职,他先后出任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龙图阁直学士等,可惜后来因病于33岁时去世,说来着实有些可惜。

如果王雱不那么早去世,他一定能够留给我们很多优秀的诗作。

这首《绝句》就是王雱于病中所作,诗将美景与凄情相互融合在一起,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

首句先从一双“燕子”下笔:一双燕子语帘前;在屋帘之前,有一双燕子在叽叽喳喳地叫着。

作者选择“燕子”这一物象入诗,可以说在第一时间就将无限的春机展现于读者眼前,因为“燕子”是春天最为典型的代表物象之一。

另外,首句中的“燕子”又在第一时间塑造出了画面感,并且为画面增添了动态之美,带给读者听觉上的享受。

而“帘”这一物象的搭配,则在为画面增添柔美、雅致之意的同时,又无不巧妙地勾起了读者的想象,比如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设想到“帘内”的景象,去更进一步地对诗做以探索。

所以说,首句已经很好地发挥出了绝句中“起句”的作用,既有效地吸引了读者,还有效地为后文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那么在后面的承句中,作者便由“燕子”过度到人物上面来:病客无憀尽日眠;在病中的“我”百无聊赖,终日在睡眠中度过。

承句的到来,及时地补充了画面的内容,也及时地满足了读者在读首句时所生发的好奇心。

当承句出现的时候,首句中的“燕子”也便显得格外生动活泼,与此同时,作者自身寂寥、孤独、倦困的形象与心情也得以充分体现。

由此可见,作者先写“燕子”,就是为了借其自由活泼的形象来烘托自己的孤独形象,从而使得诗中的那味凄美意味得以诠释。

在格律诗写作中,这种借自然物象来烘托人物的写作方法尤其典型和常见;而这样写的好处比直接将人物拿来临摹的写法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这里如果有对格律诗写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一号诗的格律诗写作课程,其中就有对各种写作方法的详细讲解。

诗的后两句尤其经典:开遍杏花人不到,满庭春雨绿如烟;杏花已经开遍了各个角度,但是人却不能去观赏,只见满庭的春雨绵绵不绝,如绿色的烟霭一样。

这首诗的脉络清晰而又紧密,后两句的内容明显是对承句中的一个有力呼应。

因为抱病在身,所以作者只能终日在睡眠中度过,又因为作者终日以睡养病,所以他没有办法去欣赏开得正好的杏花。

“开遍杏花”四个字为诗的画面晕染上了清新亮丽的色彩,又一次把春的生机体现出来,使得整幅画面变得格外具有美感。

“人不到”又在一幅优美的画面中,注入了颇多的空寂感,它与承句结合,把作者渴望赏花又无力赏花的那种无奈与落寞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

“满庭春雨绿如烟”,在原有清晰亮丽的画面之上,笼罩了一层朦胧的含蓄意味,借春雨的连绵不绝呈现了春景的美妙,烘托了作者如雨般的怅然之情,显得尤为耐品。

王雱的这首诗,写景极其美妙,融情极其自然;尽管作者没有把自己内心对春的赞美之情,以及无法赏春的那种遗憾落寞之怀直白又鲜明地予以表达,但却又能够将其饱满地流露出来,让读者真切地感知到、体会到。

这样的诗,的确堪称经典之笔。

病中人卧垂帘静,春雨满庭寒杏花;对于王雱的这首诗,不知各位看官在读完后有何感想?且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相遇诗词,以其为梦笔为马,将读写进行到底;欢迎大家关注一号诗巷,我们每一期精彩都在这里等您!

0 阅读:18

一号诗巷有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