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枚以毛主席1931年在建宁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建宁大捷的光辉史实为主题,由福建福州制牌厂敬制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毛主席纪念章。纪念章为五角星造型,画面中毛主席左向侧面浮雕像占据了中心位置,浮雕像下镌刻: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陈列馆图景并嵌刻:“毛主席在建宁 1931”,纪念章背面铭文:毛主席万岁!福州制牌厂制(如下图)
国民党在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遭到惨败的同时,对其他根据地红军的进攻,也同样遭到失败。但是,他们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决心发动以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为主要攻击目标的更大规模的“围剿”,妄图用铁血、饥饿和封锁等手段消灭中央红军和根据地。
中央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集结在江西的部队有:第三、四、五、八、十二、三十五军共6个军及总直属队、红色警卫团,计3.3万余人,各种枪支1.6万余支。
1931年4月1日,国民党军开始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大举进攻。
经过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已为中央苏区广大军民所接受;4月19日,红一方面军总部在青塘发布《战斗部队集中的命令》,“决心以极迅速行动首先消灭王金钰敌军,转向敌军攻围线后方与敌军作战,务期各个消灭敌军,完成本军任务。”
25日,红军主动放弃宁都,退至龙冈、上固、石头坑、回龙地区集中,随后又西移东固附近地区隐蔽集中,总部驻敖上。
5月上旬,蒋介石为了以“剿共”的军事胜利庆祝其南京国民大会的召开,屡电何应钦对红军火速“进剿”。
11日,何应钦电令王金钰第五路军“不顾一切,奋勇前进,如期攻下东固,树各路之先声。”13日,敌第五路军分左、中、右三纵队,脱离富田巩固的阵地,向东固地区前进。毛泽东、朱德抓住战机,指挥红一方面军发起了反攻的第一个战斗——富田战斗,接着,向东横扫,连续进行了白沙、中村、广昌、建宁等战斗。
建宁战斗
广昌战斗结束后,红三军和红四军一部北上追击逃敌,主力继续东进。5月28日,临时总前委在广昌城内召开第三次会议。会议根据红军已攻占广昌敌军退守南丰的形势,认为“在战略上和形势上我们都应追刘和鼎,先他夺取建宁,以便以后的筹款。“并准备30日攻击建宁城。广昌被红军占领后,增援广昌之敌刘和鼎五十六师约7000人,自安远汛以南星夜回师固守建宁城,同时破坏了通向石城、宁化方面的两座木桥。
5月30日,总前委在距建宁城45里的里心镇召开第四次会议,具体研究部署夺取建宁城的计划。““决定如敌不退出建(宁)城时,决以三军团为攻城部队向该城攻击,准备攻七天,要挖地洞,用火药轰炸。第十二军(缺34师)为攻城预备队,……在三军团后向建宁城前进。”
此时,方面军参谋长朱云卿在后方医院逝世,会议决定由参谋处长郭化若代理参谋长,左权代理参谋处长。
敌第五十六师最初估计红军主力不会到来,未作防备;当获悉红军主力到达后,又认为红军久战之余,兵力疲乏,可以与之一战,故建宁没有修筑工事,只凭山据守。
31日,红三军团万余人向建宁发起出敌不意的攻击,下午6时攻占建宁,敌伤亡惨重。红军击溃守敌4个团,歼灭3个多团,缴获枪支2000以上及大批药品。敌余部突围逃窜延平,师长刘和鼎在建宁城内无路可走,化装逃出建宁,待逃到将乐时,他指挥的“八千子弟兵”连同被红军遗送放回的在内,一共剩下五六百残兵败将了。
至此,红军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最后一次战斗的胜利。随后,红军又攻克了泰宁、黎川、邵武、光泽、将乐、顺昌、宁化等县。
在第二次反“围剿”中,红一方面军3万余人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仍采取诱敌深入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从5月16日至31日,16天内由西到东横扫700里,五战五捷,歼敌1个整师及5个师的各一部共3万多人,缴枪2万余支,缴获大批药品、被服、弹药、收发报机等军用物资,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随后,苏区中央局决定,第二次反“围剿”战争所缴获的步枪,以大部来武装地方。
当敌第五路军各师先后失败和第六、二十六路军也均告失利后,南昌行营被迫命令各部,后撤到广昌、南丰间,以及宜黄、乐安、永丰、吉安、泰和等地,又缩回到“围剿"前的位置。
为庆祝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7月4日下午,龙冈区革命群众5000多人,在龙冈圩大会场举行庆祝大会。苏区中央局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等代表到会讲话,号召准备第三次反“围剿”。
7月12日,兴国东乡军民近万人,举行工农兵联欢大会,苏区中央局及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及青年团的代表到会讲话,号召群众准备第三次反“围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