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为何被八股文一统天下?因为这实在是太合理了!

巧凡评历史 2023-05-19 22:11:15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我国历史上实施了千年以上的科举制度是作为一种“封建糟粕”而被人 大肆攻讦的。比如这玩意禁锢思想、压抑创新,给士人塑造了畸形的价值观,形成了内部繁殖的裙带关系,从而造成了吏治的败坏以及对寒门子弟的不公等等。反正只要提到科举以及八股文等衍生品,只要贬低痛骂就好,还保证能招来一片叫好之声。

然而在100多年前,孙 中山先生却说过一句可能不招某些人待见的话——现在各国的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的。

先生所言的考试制度,即为科举。

科举是一项伟大的制度创新,是在那个时代最公平的选官制度

早在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科举制度就被正式废除了。但哪怕到了今天,科举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从中国到世界的绝大多数地方。哪怕是那个被许多人视为糟粕中的糟粕的八股文,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信?要不把你们公司的产品说明书写成一首散文诗,或者把领导交代的工作报告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一下,看看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

保证你要多酸爽,就有多酸爽。

01

有句老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谓是诚哉斯言。

谁能给评评这两位大爷谁的诗词水平和成就更高?

要是有人敢叫嚣“老子武功天下第一”,弄不好下一秒就会跳出一条好汉来把他揍得连亲妈都认不出来。所以我们看小说中的各种武林盟主,下场通常都比较凄惨。

可要是李太白跳出来说就没人比我更懂作诗,没准杜甫就会ren不住嘟囔一句其实我也略懂好吧;白居易被时人誉为“诗王”,但他肯定不敢去问问元稹和刘禹锡对此是否服气;苏轼被门下大弟 子黄庭坚吹捧为“落笔如风雨,真神仙中人”——这要是被他师祖欧阳修看到了,兴许屁 股都得被揍成八瓣。

要不怎么说文人相轻呢?因为文华这种事,根本没法比,也永远比不出个能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结果。

这在平时无所谓,可到科举考试的时候就麻烦大了。

北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主张 平实文风的欧阳修以翰林学士的身份担任礼部贡试的主考官,然后就大笔一挥,将所有采用他最讨厌、在士人中又最流行的“太学体”的考生统统黜落。这下可捅了马蜂窝——考试结果一放出来,那些因为太学体而落榜的考生纷纷表示不服,不但上街闹 事,还差点把老欧阳给揍了一顿。最终还是宋仁宗赵祯力挺,再加上欧阳修文坛盟主的牌子太硬,才勉强把这件事平息下去。

两年后欧阳修担任殿试考官时,对一个名为刘辉的考生写下的文章大加赞赏,推荐其为状元。谁知这个刘辉,就是当年被老欧阳亲手黜落的太学派领袖刘几的化名。人家只是换了个马甲和文体,命运就在同一个考官手里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改变。

欧阳修的做法合情合理,但难免有失公平的争议

这件事后来被渲染成了一段文坛佳话,但也尴尬的说明了一个事实——科举考试如果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仅凭考官的个人好恶进行裁决的话,不但显失公平,而且背离了科举为国选材的初衷。

而跟明朝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的南北榜案比起来,北宋嘉佑科考案连场小风波都算不上。

当时朱元璋任命已经85岁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会试主考官,结果后者录取的51人,籍贯统统都在南方。再加上刘老爷子本身就是湖南茶陵人,这下全员落榜的北方考生可不干了,纷纷联名上疏,状告刘三吾偏私南方老乡,在搞地域歧视。

这事惊动了朱元璋,组建了由侍读张信等12名顶级学者组成的超豪华调查团彻查此案,并增录北方士子入仕。结果查来查去,调查团最后给出的结论是刘三吾所录取的51人都有真才实学,而被其黜落的北方士子的水平实在是有点洼,想挑几个勉强能录用的都很费劲。

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自从建炎南渡以来的近300年来,北方因一直处于女真、蒙古等异族的统治之下而日益胡化,渐成文化荒漠。而南方恰恰是于此期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对北方的反超,而且差距越拉越大,所以北方考生考成这个熊样一点都不奇怪。

可问题是老朱是大明朝的皇帝,而非单纯南方人的君王。因此对他来说,科举考试的公平固然重要,但是在政 治考量,尤其是跟拉拢本就有离心倾向的北方人心相比,就不值一提了。

被金元等异族统治了近300年后,使得北方的经济文化水平大幅落后于南方

于是朱元璋大笔一挥,就将主考刘三吾和副主考白蹈信打入了蓝玉和胡惟庸的余党行列,惨遭发配边疆的待遇。而固执的坚持公平第一、不能深刻领会“圣意”的调查团首席调查员张信,更是落得个凌迟处死的下场。同时老朱又钦点北方士子61人入皇榜授官,比南方还多了10人,故称北榜。

从此大明朝的科举便南北分卷、分别录取,颇类似前些年的高 考分省出题。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文化教育、促进了落后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但其弊病也是显著的,别的不说,明中期以后朝中的齐、楚、浙、秦等诸党党争,科举分榜制度就是其诞生的温床之一。

02

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为国选材,理论上是为皇帝服务的。可问题是儒家士大夫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撬皇帝家的墙角……于是他们就鼓捣出个名为“座师”的怪胎出来。

文官一直在跟皇帝政权,这一点在明朝表现得尤为显著

啥叫座师呢?就是对于考中进士的读书人来说,给他们启蒙、向他们传道授业的师长不是他们真正的老师,让他们成为“天子门生”、享受荣华富贵的皇帝也不行。真正被他们认可的、愿意与之荣辱与共的真·亲·老师,是他们参加礼部会试时的主考官。

天地君亲师,是在当时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只要当上主考官,随便批批卷子、点个名字就能得到一大批官 场新秀的终生效忠——别说背叛了,哪怕是稍有违逆都会遭到所有人唾弃的那种效忠。请问,世间还有比这更高回报的投资吗?

所以从两宋到明清,历届科举的主考官都会被抢破头。若非权势、德望以及文名达到一定高度的,连参与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一旦能捞到一届主考,“门生故吏遍天下”就不再是一种奢望。这样一来,哪怕将来自己下台了,也能遗泽子孙,保证家门不堕。所以这样的好事,岂容他人破坏?

要是主考官自己作 弊被抓住了,无论砍头还是流放都是活该。可像刘三吾老爷子那样,明明公平取士结果却被朱元璋甩锅,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这谁受得了?

所以士大夫们很慌,拼命的想辙找补,无论如何也得弄出个让谁都挑不出毛病的取士的办法出来。就这样,八股取士才应运而生。

这就是科举的“考场”,条件和环境跟监狱差不多

其实八股的雏形,早在北宋就已经出现了。王安石变法时,就针对科举进行了改 革,废诗赋而改考经义,将考试内容限 制在儒家经典的狭窄范围内。南宋时对考试文章的文体有了进一步的限 制,要求“首有破题,破题之下有接题,有小讲,有缴结”(《作义要诀·自序》)等固定格式。元朝时,更是将考题的范围限 制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书”的范畴之内,可以说“八股取士”的大趋势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到了明朝成化年间,经多名大臣倡议,科举考试逐渐形成比较严格固定的八股文格式,谁要是敢不这么写,就等于自绝于举途。

为啥八股文就能解决“文无第一”的问题,使得科举取士不但能做到公平公正,还能让人挑不出毛病,堪称主考大人的保命神器呢?我们拿一篇八股范文解读一下就一目了然了。

03

王鏊,明朝名臣,官至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王鏊可是当年的顶级学霸

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王鏊参加礼部会试,以《百姓足,君孰以不足》为题作下一篇流传千古的经典程文,打动了全体考官,最终荣膺榜首“会元”:

“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此段为破题)

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此段为承题)

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盖谓:公之加赋,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此段为起讲)

诚能百亩而彻,恒存节用爱人之心;什一而征,不为厉民自养之计,则 民力所出,不困于征求;民财所有,不尽于聚敛。间阎之内,乃积乃仓,而所谓仰事俯育者,无忧矣;田野之间,如茨如梁,而所谓养生送死者,无憾矣。(此段为起股)

百姓既足,君何为而独贫乎?(此段为虚股)

藏诸闾阎者,君皆得而有之,不必归之府库,而后为吾财也;蓄诸田野者,君皆得而用之,不必积之仓廪,而后为吾有也。取之无穷,何忧乎有求而不得?用之不竭,何患乎有事而无备?(此段为中股)

牺牲粢盛,足以为祭祀之供;玉帛筐篚,足以资朝聘之费。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给之也,其孰与不足乎?饔飨牢醴,足以供宾客之需;车马器械,足以备征伐之用,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应之也;又孰与不足乎?(此段为后股)

吁!彻法之立,本以为民,而国用之足,乃由于此,何必加赋以求富哉!(此段为大结)”

全文共8段、337字(不含标点),先是破题、承题、起讲,之后4段皆为对仗文,谓之“四比”,一比两股——这就是“八股”的由来。最后一段为大结,至此全文搞定。

在文体上,破题、承题、起讲和大结通常都是用散文的写法,既要观点明确、言词简练,还得辞藻华丽、吸人眼球,让考官清楚的认识到你不但把经 文倒背如流了,还能用最简单而且最优美的文字对其加以阐述。简单说,就是对经义这玩意,你不但读了、懂了,还能拿来浪着玩了。

另一篇标准的八股范文

而中间那4段八股,可就万万不能浪了,更不能随心所欲的继续“散”下去。必须使用严格对仗的排偶句式,阐述全文的中心思想并举例说明——无论是八股的文体还是内容出了问题,那么恭喜这位考生,可以提前预备下次进京赶考了。

当然不是说把4段对偶句写得完美就万事大吉,其余部分也很重要。像是破题,考官在阅卷过程中往往只看这一段就可以决定一名考生的命运,要是破错了题或破得难看、啰嗦,这张考卷可能就直接被黜落了。其余像承题、起讲、大结虽然没这么重要,但主要考验文笔。要是考生写得干巴巴的让考官直打瞌睡,即便不会被直接黜落,也注定得不到好名次。

04

科举考试通常要考好几场,考试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明朝会试通常要考三场,第一场考四书题3道,五经题(任选一经)4道;第二场考公文写作,包括论1道,判语5条并在诏、诰、表中选答1道;第三场考经、史、策5道题。

科举考试不但科目多,层级也不少,与如今的小中大学升级淘汰体制一脉相承

也就是说,在整个会试期间每个考生要写19篇文章。而明清时每次会试的参考士子至少也有4000人以上,这意味着啥?意味着最多不超过20人的阅卷官(通常为17~18个同考官阅卷, 2个主考官负责复审及决定名次),需要最少批阅76000篇文章。即便每篇文章按300字计算,也足足有2280万字之巨。

而且如此巨大的阅卷量,还必须在15天内完成。哪怕超时一个时辰,考官都要受处分。

更让阅卷官爆肝的,是朝廷对批阅考卷的变 态要求。打个比方,一份考卷的破题要是破错了,后面的内容哪怕写得再出神入化,也逃不过惨遭黜落的下场。那么是否意味着,阅卷官就不用搭理这份卷子了?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根据要求,阅卷官不但要对考卷进行断句,还必须将其中的所有错处标记出来,并用文字加以说明。为啥?因为考完放榜之后,考生是有权查卷的,阅卷官要是不把错处标记出来而且写清楚错在哪儿了、怎么错的,人家可是要找你麻烦的。所以一旦出现漏标、错标等情况,朝廷是要对阅卷官处于警告、罚俸、降级乃至于免官处分的。

大家挤破头抢个考官当当,是为了给自己的仕途锦上添花,可不是找罪受的。因此在阅卷过程中,哪怕再烂的文章也得强ren着恶心一个字眼一个字眼的抠,生怕一个不留神导致自己前功尽弃。

这就导致了哪怕考官们在半个月内不眠不休,也不可能在不出错的情况下批阅完这么巨量的考卷。

这不是在考试,而是考官在阅卷

于是乎潜 规则就出现了,那就是考官只以考生在第一场考试的第一道四书题的成绩,来决定最终的名次。至于其他18道题,只要不是错得离谱或犯了忌讳,甭管是答得妙笔生花还是能把阅卷官恶心得连年夜饭都吐出来,通常都不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因为《四书》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其正确性和权威性在当年无人可以质疑。因此将考题的范围限 制在《四书》之内,同时对《四书》的注释和解说仅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准,绝对不允许自 由发挥,文体上必须采用八股文的格式——这样一来,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本来属于主观题的写作文,就被这帮脑洞大开、更重要的是为了偷懒和甩锅的士大夫们,活生生的给改造成了客观题。

既然都是客观题了,批卷就变得简单多了。比如格式错的,就能刷下一大批考生;破题错的或是破得难看的,又刷下一大批;对偶对得不够完美的,再刷下一大批;文笔不够优美的,还能刷下一大批——这么刷来刷去,还能剩下多少考生?

反正搞八股文的明清两朝,每次开科都要录取300~400人呢,也就大差不差了。

这是一份经考官批阅过后的试卷

为啥不从文章内容的高度和质量上刷人?呵呵,一群只知死读书、读死书的书 呆 子,谁还指望他们有啥真知灼见?

05

自从八股文一统科举以后,我们会发现诸如“一门数进士”、“父子皆状元”(或榜眼、探花啥的)之类的“盛况”愈发常见。早已在唐末灰飞烟灭的世家豪门,因为科举又有了死灰复燃的迹象。比如海宁陈家,号称“海内第一望族”,有“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之称;比如常州庄氏,在明清两朝中进士35人、中举人79人,出仕为官者达200人以上,跟魏晋时期的顶级士族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这种满门进士的情况在八股文出现之前是很罕见的

科举本是为了限 制士族门阀垄断仕途而生,最后怎么又成了孕育世家豪门的温床?答案就是八股文在搞鬼。

为啥这么说?

既然八股文把写作文弄成了客观题,那么就自然有大把的套路暗藏其中。就像我们考试时遇到难题所秉承的“三短一长选最长,三长一短选最短,实在不行就选C”那套“真理”一样,搞清楚了八股文的实质,便很容易总结出一套应试“秘籍”。

明末大思想家、被称作狂人的李贽,26岁初试便中了举人,觉得科举这玩意实在是无聊,自叹“此直戏耳”(《焚书·卷三·杂述》),干脆连进士都懒得再去考了。

为啥?因为他考举人之前既未熟读经典,也没狂背程朱章句,就背诵了几百篇前人时文。考试时也不管出的是啥题,只管从各种范文中寻觅佳句在东拼西凑一番就交了卷,然后……就中举了。

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还真有。李贽根据自己的经历进行了研究,发现什么八股文阐述圣人微言大义,全是狗屁!一句圣人之言不懂,也能写出高分八股文。怎么写?他总结出一套写作八股文的公式,然后要求学生再死记硬背几百篇范文,等到考试的时候就套用公式和范文对文章进行截搭,这样就可以拼凑出各种命题的八股文。如此一来,考生既不需要熟读四书五经,也无须把程朱章句背得滚瓜烂熟,只要照章写作,大概率就能过关。

李贽只是点破“皇帝的新衣”的那个孩子,别人只是没说出口而已

这就等于将八股文章,从士大夫口中最高端的脑力劳动,直降到了跟老农种地没区别的体力劳动。

李贽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教育口当官,而且还口无遮拦的大讲特讲他的应试“秘籍”,而且极擅押 题,因此一度成为大明朝首屈一指的“辅 导天 王”。后来他调任姚州(今云南姚安),靠着这个办法居然给这个教育极端落后地区培养出了大票的进士、举人,甚至引来全国各地的考生不远千里跑到这个西南边陲的小城,只求能上李 老师的辅 导班。

李贽当然是天才,但肯定不是唯一的天才,否则那些一口气能蹦出上百个进士、举人的家族是怎么来的?

只不过人家只占便宜不吭声。要是都满世界嚷嚷,让写高分八股的秘密弄得举世皆知,他们还怎么再连续高中?

这就是个大明版的皇帝的新衣的故事——大家都睁眼说瞎话的赞美八股的光鲜亮丽,唯独李贽大喝了一声,这货光着腚呢!

这让大家伙情何以堪?又让大家伙以后再怎么保持高高在上的尊荣?所以李贽成了众矢之的,被骂得狗血喷头:

“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四库全书总目·卷五十·史部第六》)

所以李贽最终落得个入狱后自尽而死的下场,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06

八股文的问题肯定有一大堆,这个无需我多说。

八股的问题再多,也遮掩不掉它的合理性

但科举发展到最后,变成了八股文一统天下,就是十分合理的事情了。

在唐朝时,进士科考试的试题是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后来又加试杂文和诗赋。北宋王安石变法后废诗赋改试经义策问,但遭到了激烈的反对,后来又恢复了诗赋。到了明清两朝,想考中进士在事实上只需考好经义一门即可,也就是写好八股文就行了。

实事求是的说,这是一种进步。

想让一帮闷头读书至少十年八年、没有过任何任事治事经验的书 呆 子讨论国家大事,怎么看都是个愚蠢且注定收获失败的尝试。当然也存在像诸葛亮那样宅在家里就能纵论天下的天才,但科举是一次性录取几十乃至数百人的选官考试,谁敢想象一次性的蹦出几十、数百个天才?所以考策问可能偶尔能喜获个把诸葛亮,但绝大多数弄到手的可能都是赵括,这是与为国选材的初衷相违背的。

考诗赋就更离谱了。毕竟朝廷不是作协,作协也治不好国。

所以在儒家一统天下的时代,科举考经义是最合理的,而用八股文来阐述经义,也是最合适的方式。

八股文因何而生?当然是科举;而科举又是为了什么?当然是选官。八股文固然禁锢、限 制了思想和创新,可是官员、而且不管是古今中外的官员,真的需要有那么多乱七八糟、可以不受限 制的胡思乱想吗?

科举的目的,本来就是选取循规蹈矩的官员,而非天马行空的异类

当然不需要。

在任何一个时代,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今、不管管理国家的人叫做皇帝还是其他别的什么称呼,他或他们都是凡人而已。要统治偌大个国家,都必须依赖无数个助手、也就是官吏的协助。因此对于管理者而言,官员不能没有思想,但更不能胡思乱想,必须把他们的思想控制在一定的范畴之内,也就是管理者需要的范畴之内。

所以八股文依然是选官最好的应试文体。它可以保证选拔 出来的官员不是那种整日乱唱反调或者想入非非的家伙,也可以保证不会选拔出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的古怪人物,更不可能选拔出想一出是一出、弄出一篇让考官头疼不已的的长篇大论的考生——这种脑残直接罢黜就可以了。像这种格式固定、范围受限的文体,千篇一律又一目了然,很容易拟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在这个标准之下优劣之分又显而易见——这样的考试领导喜欢,考官喜欢,考生也喜欢,连培训机构都喜欢,怎么可能会被 干掉?

所以今天考公为啥要考申论?

八股文这种强调格式的文体之所以存在,就在于其格式固定严谨、审阅便捷、符合习惯。这些优点哪怕到了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八股文绝对不死,而且可能永远存在。

8 阅读:2241
评论列表
  • 2023-05-23 00:26

    老兄,八股只是考试格式啊,就像科学杂志只发表论文一样

  • 2023-05-20 18:28

    朱元璋在南京建国,江南的士人地主阶级拒绝承认他的政权,为了拉拢掌握土地和人力资源的江南士人地主阶级,朱元璋不得不向江南士人妥协,采用江南士人占有绝对优势的《朱子四书》为科举指定思想规范,并用八股文为科举规定行文方式。

  • 2023-05-21 02:56

    小编深得考试精髓[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3-05-29 12:40

    很多人人抨击八股文,其实八股文就是试卷的标准化,在框里发展才华,才算牛笔,就像谁都可以走路,但在梅花桩上走路才是牛人,现在的高考应该向八股文学习,废除作文,通通永选择题,而且是不定项选择,每个提可能有不止四个选项,包括数学题,答案有时是多选

  • 2023-05-29 23:13

    应为八股文里出来的人才 才是那些人需要的人 腐乳

  • 2023-05-30 16:37

    看看那些八股文,现在看来都是很牛逼的,科举内卷越来越严重得体现

  • 2023-05-21 01:22

    小编在放屁![手纸][手纸][手纸],夫子的六艺呢?

    长平 遗魂 回复:
    有个状元的和印刷体一样,书法一看就知道,不用比。
    新的开始 回复:
    很简单,就以书法来说。你写楷书,他写草书或者行书,那怎么评判?所以考试一定要有标准,同理提拔干部也就要看资历这些。
  • 2023-05-26 08:34

    八股文只是格式,问题主要出在题目上,强行从文章中扣出几个字来。

    高俊 回复:
    考官:吉位得(de/dei)诸子,有两种题意,臣等如何判?皇帝:是吗?朕怎么不知道?御史:陛下,考官乃胸无点墨,无才无德之辈,得此官职,背后必有奸弊,定要严查!内侍:此题乃是陛下闲时偶著,不是考题。皇帝:来啊,把考官、御史、内侍都杖毙了,这五个字以充下届恩科考题[呲牙笑]
  • 2023-05-30 15:08

    笑古人八股文,现在高考不一样?

  • 2023-05-22 19:45

    八股文就是议论文啊

  • 2023-05-22 22:27

    八股文杀出来的都是流弊人物。

  • 2023-05-25 13:37

    科举问题一堆,公考呢[笑着哭]

  • 2023-05-30 00:55

    白居易被时人誉为“诗王”,但他肯定不敢去问问元稹和刘禹锡对此是否服气;苏轼被门下大弟 子黄庭坚吹捧为“落笔如风雨,真神仙中人”——这要是被他师祖欧阳修看到了,兴许屁 股都得被揍成八瓣。 事实上,白居易对自己的诗很有自信,他是真的讥讽过元微之,李绅的。欧阳修大概率会表扬黄说得好,欧阳修看了苏轼的文章,说当放此人一头地,他是对苏轼真的欣赏。

巧凡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