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途中
【唐】杜牧
田园不事来游宦,故国谁教尔别离?
独倚关亭还把酒,一年春尽送春时。
杜牧的一生经历大起大落,晚年寄身异乡,亲朋息迹。盛唐不再之痛,年华迟暮之悲,孤身独处之苦,有志难骋之愤,不时袭上心头,又面临着大好春光的逝去,内心的抑郁、烦闷自不待言。春尽,顾名思义是抒写春天消逝的感慨。
五月,春未尽而夏初来,季节悄悄在转换。一如季节的转换,明明是春尽夏初这一大好时节,诗人却为何只看到春尽而满目苍凉,诗人在首句点出了,诗人现在所处的状况是“游宦”。何为游宦,指的是下层文士漂泊、蹉跎,四处求官入仕,但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杜牧家境优渥,不存在游宦之说,那么我们可以理解此处诗人暗指不被他人赏识,四处游历,以希遇到自己的伯乐,出人头地,做出一番功绩。而这方面对杜牧来说是最无法接受的,杜牧自幼就有深厚的家学功底,早在他参加科举考试之际,就曾以一篇《阿房宫赋》传诵于文士之间。太学博士吴武陵击掌称好,甚至跑去向主考官登门直荐。幼年的一帆风顺,成年仕途的坎坷,深深地打击了这位才子。
而第二句则把这层的愤懑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诗人第二句说“故国”,而故国是什么,是已灭亡的、在历史车轮下的、无可追悔的过去,是已灭亡的国家。诗人为何这样说,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杜牧处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气息已一去不返,诸帝才庸,边事不断,宦官专权,党争延续,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如蚁穴溃堤,大唐之舟外渗内漏。杜牧确实有才华,而且政治才华出众,却是空有相才,而无相器。诗人只好以故国来比拟盛唐,借以抒发心中报国无门、明珠投暗、生不逢时的感慨。熟读史书,看透时局,杜牧无法力挽狂澜,只得无奈将一腔悲愤交于酒肆。对于杜牧而言,饮酒成了疗伤祛痛的乐事。
从第三句开篇一个“独”字,写尽了诗人寂寥孤苦、无人赏识的愤慨之情,更是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情景交融,哀景衬哀情,这与他仕途失意、抑郁不平的心境不无关系,诗人仕途的坎坷、生不逢时的寂寞跃然纸上。
结尾处故意宕开一笔,借关亭把酒,略解自己的春愁,表面上冲淡了全诗的悲剧色调,实际上将那种世无知音的落寞感含蓄得更为深沉,表达得更耐人寻味。
从诗中感受到杜牧的郁闷无从排遣,唯有借酒浇愁而已,感慨那暮春三月一去不还。人生就像一条漫漫长路,不知来路,亦不知归途,而自古就有诗人感慨这人生宛如在途中,古有《途中寒食》这一名篇,讲的是诗人在路途的马上度过晚春的寒食节,可惜在江边的码头上望,却看不见来自洛阳灞桥的离人,虽然被贬为下臣放逐到南方,心中还是惦念着北方的英明君王的故乡家园,令人伤心断肠的地方,经历了日日夜夜之后,新的柳条又长出来了!而这一景致与杜牧何其相像,一在寒食一在春尽,都有绝世之才,却都不被人赏识,内心寂寞、愁苦之情无以言表,唯有借酒消愁。
通篇扣住“春尽”抒发情怀,由惜春引出身世之感、家国之悲,一层深一层地加以抒发,而又自始至终不离开春尽时的环境景物,即景即情,浑然无迹,这就是诗篇真挚动人的力量所在。
惜春
【唐】杜牧
春半年已除,其馀强为有。
即此醉残花,便同尝腊酒。
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
谁为驻东流,年年长在手。
颂春是古典诗歌的传统主题,美好的风光象征人生的大好青春年华,杜牧身怀建功立业、匡时济世的远大理想和豪迈志向,面对春天的美景,迸发出积极进取的热情。这首作品鲜明地体现出杜牧对青春和人生价值的深邃思考和热烈情怀。
“春半年已除,其馀强为有”——春天过半,一年也就过去了,其余的时间也就随意地度过了。此处运用了夸张修辞,鲜明地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突出了春天对于作者的重大意义。“春”呼应了题目,诗人在首联直接描写了时间的飞逝,“强为有”表明诗人一直碌碌无为,没能被人赏识和重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叹,为全诗奠定了淡淡哀愁的感情基调。
“即此醉残花,便同尝腊酒”——此时醉酒于暮春的残花丛中,就好像在腊月寒冬的新年前饮酒。这两句将作者对于春天行将过去的痛苦之情,展现得如此凄苦悲凉。本联中的“残花”“腊酒”呼应了首联的“年已除”,同时这两个事物充满着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惋惜和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其中“残花”衬托出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境的悲凄。诗人寓情于景,将自己对岁月流逝的惋惜之情寄于“残花”和“腊酒”之中。
“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惆怅地看着春天离去,殷勤地扫那满地的落花。伤春之情更加悲苦,体现出无可奈何的痛苦,本联中诗人描写了“送春杯”和“扫花帚”这两个平凡但却冥冥中带有悲凉气氛的意象,渲染了一个寂静哀婉的氛围,进一步表现诗人当时内心的寂寥。
“谁为驻东流,年年长在手”——谁会让时间因为我而停留,永远都为我留住这美丽的时光!尾联中诗人将时间比作东去的春水,无人能抵挡住时间的脚步,就像是流水,不论你紧握还是放开都会从指缝中一滴滴无情地溜走。“年年”运用叠词,使诗有节奏感和音乐性,也有助于诗人更好地抒发情感,好似杜牧举着别春的腊酒轻轻哼唱的咏叹调……“长在手”描写诗人想要让时间不要那样快地流逝,表明作者对时间的珍惜,点明题目中的“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