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0月27日,沙河(现东海县沙河镇)北街口,临近中午之时。
正在街边吆喝着“卖大饼”的鲍尤平突然听到,街北面传来一声刺耳的枪响,紧接着同一方向附近,便开始枪声大作起来。
街面之上,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闻声顿作鸟兽散,惊慌的人们蜂拥着跑向街外。
鲍尤平也赶紧收拾好饼子,挑起挑担,跟随着狂奔的人群,向着外面快步疾行。
然而,才走出十来步远,鲍尤平便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人斜挎着盒子枪,斜刺拉地窜入了人群当中,混在人群之中朝外挤去。
因为距离不远,鲍尤平看得十分真切,当即便将对方认了出来,这人便是县武工队员——王波荣。
一看到对方,鲍尤平便立即猜出了,刚才街北枪响的原因,后面那群开枪的敌人们,十有八九,追的就是王波荣。
鲍尤平没吭声,他挑着担子,跟在人群之中,随着大伙儿一起向外走。然而,不多时,他便感到原本向前移动的人群,突然一滞,随后一股难以抗拒的推力,反涌而来。
“都不准乱跑,一个个过来接受检查!”人群前面,突然传来了一声厉喝,鲍尤平听罢,登时心里“咯噔”了一声。
敌人已经将这里包围设卡了!
鲍尤平看了眼不远处的王波荣,对方面露凝重之色,身子已经开始向后面悄悄退撤着。
鲍尤平不禁替对方担忧起来,看眼下的这个情形,敌人设卡盘查,必然十分严密,身挎盒子枪的王波荣,想要逃出去,确实很难。
怎么办?
鲍尤平心下发急,想要帮助对方脱困,但又想不出一个可行的办法。正当其左右为难之际,鲍尤平突然瞥眼看到身旁装着大饼的那两个筐子。
“有了!”鲍尤平脑海中突然灵光乍现,想到了一个险中求生的“好办法”。
“老王!”鲍尤平停下脚,低声喊道,王波荣循声望去,一看是鲍尤平,登时一喜,随后便拨开人群,来到了鲍尤平的身前。
“前面街口有敌人的哨兵,后面那些敌人们估计也快追过来,你就这样混在人群当中,早晚会被他们给查出来的。”鲍尤平附在王波荣的耳旁,低声劝说着。
“我何尝不知道呀,”王波荣叹了口气,望了下四周,实在是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实在没办法了,我就跟他们拼了!”
“别冲动,我有一个主意。”鲍尤平将王波荣拉到旁边的一个小巷口处,趁着左右无人之际,将卖剩下的一筐饼子取出,然后看向王波荣:
“快,快藏我的饼里来。”
王波荣一愣,旋即明白了鲍尤平的安排。眼下敌人四下围困,自己实难脱身,王波荣也顾不上多想,随即跳进框内,将身子迅速蹲了下去。
“千万别吭声!”鲍尤平小心交代着,然后再次取回大饼,将之盖在了王波荣的上面,余下的大饼则一股脑地装在了另外的筐子之内,随后,鲍尤平又在附近搬了几块石头,将之放在盛放大饼的筐内,以平衡挑担的平衡。
就这样,鲍尤平挑着担子,随着人群,晃晃悠悠地来到了前面的卡哨跟前。
“过来!”前面的哨兵大喝一声,抬枪指着鲍尤平,示意对方走上近前,接受检查。
鲍尤平神色自若地挑着担子走到对方近前,然后淡定地放下挑担,从扁担杆上取下毛巾,擦了擦脸,带着一丝讨好的表情,弯腰向对方打招呼道:
“老总,有什么指示?”
那名伪军走到跟前,揭开一个挑担筐,里面的大饼,叠放的十分齐整。
“老总,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您拿着吃几张。”鲍尤平见对方首先查看的,不是藏人的筐子,心下暗道庆幸的同时,赶紧弯腰从筐中取出了几张大饼,直接递给了对方。
“老总,我是咱们这边卖大饼的鲍尤平呀!”鲍尤平陪着笑,“怎么,不认识了?您这还真是贵人多忘事。”
那哨兵看了鲍尤平一眼,停住了检查,接过大饼之后,对方便没再去查王波荣藏身的那个筐子,随后便挥了挥手:
“少啰嗦,快走吧。”
鲍尤平听罢,赶紧起身,挑起挑子,然后不紧不慢地离开了敌人的包围圈。
出了镇子之外,王波荣便跳出了筐子,随后急匆匆地返回组织驻地了。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381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消息:《东海县文史资料》,鲍俊洪回忆